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研究了储能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及支持政策。首先结合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对于储能的技术需求,分析了储能在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重点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一步借鉴国际储能发展政策经验,从近期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中远期参与现货和容量市场以及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新型政策探索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储能发展的支持政策建议,为推动储能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能可有效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引致的电网调节能力不足、频率稳定难度上升等问题.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并将储能纳入其中,对激励储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发电侧、负荷侧资源不同,储能具有能量有限、快速响应等物理特性,其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也应有其特殊性.为此,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在储能参与市场的价值分析、框架体系与交易机制方面的研究;关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业界实践,着重介绍在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841法案下,各独立系统运营商为适应储能物理特性,在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输电资产方面做出的机制探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储能参与市场的普遍性问题,并结合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对中国未来推动储能参与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各类相关产业政策集中出台,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产业呈现出规模化和商业化的趋势.在分析新型储能产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电力设计企业参与储能项目实践情况进行调研,为产业发展政策和电力设计企业发展储能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与运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及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储能在整个能源电力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储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已基本具备了推广应用条件。该文从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出发,分析了储能在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压、电能质量治理、供电可靠性提高及多种应用综合等方面的作用;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等不同角度结合电价结构分析了储能的运营模式;并从储能应用技术、发展模式和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储能应用的发展建议:(1)加大对基础材料和核心技术的支持力度,形成核心竞争力;(2)出台储能配套政策,形成储能应用市场的良性发展机制;(3)整合上下游产业和应用市场,推动储能技术快速发展;(4)鼓励多种储能技术竞争与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从征求意见到正式出台,历时6个月的首个储能产业独立性指导政策文件《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终于正式发布。"《指导意见》属于引导性的支持政策,至少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对储能的支持态度,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为未来储能产业化和规模应用梳理了政策方向。"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表示。"《指导意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  相似文献   

6.
王思雅 《电工技术》2023,(14):70-74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的大力支撑.如何发展储能,以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储能的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同时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情况对 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储能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 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能源局再次表态,大力支持包括电化学储能在内的新型储能发展。8月27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就关于国家对电化学储能电站鼓励政策的咨询做出明确答复,将持续加强对新型储能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和政策机制的部署。科技司表示,国家能源局近几年一直大力支持包括电化学储能在内的新型储能发展,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新型储能项目一律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实施备案制管理,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结构的变革促成了电力系统的转变,储能加入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因此,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从“十四五”期间国家及地方出台的储能产业相关政策出发,着重梳理了新能源配储、电价机制完善以及电力市场改革三方面的政策,研究在政策指导下,储能将自身功能效益与经济效益变现的方法。其次,将储能应用场景与储能现有技术类型相结合,明确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价值定位。最后,基于当前采用“自投资+自运营”储能商业模式时投资方难以找准收益点的现象,对该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为后期储能产业的大规模商业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储能列入"十三五"规划百大工程项目,首次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同时,储能行业"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政策亦已开始编制,后续有望陆续出台。预计"十三五"期间储能将成为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的方向之一,科技经费将持续支持储能的前沿技术、示范应用及对商业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手段,合理的储能政策及市场机制将会对新型储能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必要借鉴储能发展较好国家的先进经验。首先对德国的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的规划及发展现状开展调研,从经济性、政策刺激、补贴政策等方面分析新型储能增长的内在因素,进一步研究德国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及主要收益模式。然后分析江苏新型储能规划发展现状、市场机制、调用模式。最后对比江苏与德国储能发展的差异性,提出了可供江苏电网借鉴的新型储能发展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储能产业相关政策出台和落地实施,中国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快速发展,已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个环节得到示范或商业化应用。但目前电化学储能总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在盈利模式、发展规划、规范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还有待清晰和完善。从发展规模、技术经济性、政策环境等方面阐述中国电化学储能发展现状,提出电化学储能的具体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和投资回报机制,并量化分析不同场景下的项目经济性,围绕项目投资属性、发展规划、电价及市场机制、接入和调度运行管理、安全防护、共享平台等6个关键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电化学储能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兆瓦级储能调频示范应用现状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能技术作为人类社会从化石能源时代迈入清洁低碳能源时代的推动技术,在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并网引发的区域频率稳定性控制问题背景下,以其灵敏精准的出力特性逐步在电力系统调频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全球有近20个国家在建或投运了共164项兆瓦级储能调频应用项目,涉及发电端、输配环节和需求侧。本文通过对兆瓦级储能调频项目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现状,重点针对选型因素分析不同类型储能与调频相关的参数特点;从已应用的4种储能调频运行模式出发,分析应用区域现有的与其模式相关的政策与市场需求;基于国内外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现状调研,分析调频服务不同计量方法、政策规则对储能调频商业化应用的影响。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从3个角度出发对如何促进中国储能调频商业化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储能技术应用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海雪 《电源学报》2015,13(5):34-40
综述了现代储能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概述了各种型式的储能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介绍了国内外MW级储能项目的发展情况,简单讨论了储能容量的配置、经济成本及其市场规模,最后介绍了我国储能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储能产业日益成熟,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全球范围内装机呈倍数增长态势,尤以我国为最。但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各类安全事故频发。仅韩国就发生了27起储能系统火灾事故,在美国、我国等均有类似的储能设施着火事件,储能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化学储能标准来防范此类事故的频发。通过对比国内外已发布的储能标准,分析了储能标准中针对消防安全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法,对现有国内外标准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可为今后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特征,给出了广义电力储能的定义,提出了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2种应用模式。对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储热、储氢等将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储能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的协调规划和调度技术、基于储能的能源路径和能源分配策略、储能与能量转换装置的集成设计和协调配置、考虑储能的能源交易机制是储能在能源互联网应用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容量保障、新能源消纳带来巨大挑战。将需求响应资源引入电力市场,发挥需求侧资源在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系统供需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的有机衔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机制,介绍了需求响应内涵与资源类型,研究了以美国、新加坡和英国为代表的国外需求响应发展现状,分析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中国需求响应发展策略与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储能度电成本(LCOS)模型和财务评价方法,以吉林省为例,研究在风电场配置储能系统的经济性问题。不同情景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当前储能系统经济性最主要的因素是储能系统的电池成本和峰时电价。目前投资建设储能系统尚不能取得良好收益,但在积极情景中储能系统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的二次调频服务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预期随着储能系统总成本的逐步下降以及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将越发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度重视储能发展,电网侧储能是实现储能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储能技术经济特性和电力系统需求,提出中国电网侧储能应用的几点总体认识。电网侧储能应在能源电力规划中统筹考虑,综合衡量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总量规模、分区布局和技术类型。针对保障安全、保障输配电功能、降低网损、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等典型场景,开展电网侧储能典型案例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抽水蓄能作为系统级的调节手段,应保持一定规模;电化学储能作为一种电网元件,目前成本仍然比较高,仍须通过统筹规划,提高应用经济性,未来规模化发展需要依赖市场。  相似文献   

19.
现货市场的开展为以微电网运营商为代表的市场新兴主体提供了处理不平衡电量又一渠道.但如何协调其与储能技术的配合,成为市场主体运营的关键之一.首先,对含有微电网主体的现货市场交易和不平衡电量的处理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跟随偏差电量数值变化的动态考核方法.其次,根据不同来源性质的偏差电量,针对性地调用储能系统的不同单元,构建各市场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模型,并采用改进和声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微电网储能系统接收偏差的最佳选择.最后,采用双目标权重模糊处理方法,对构建的储能单元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明确储能电池各单元的具体出力情况.中国南方某地区实际案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可以对市场主体的偏差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各主体自身利润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