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区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试验,以前都是由各供电局自行安排的。由于受试验设备的限制,一般都是分段进行,并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每段所加电压比按有效长度比例折算的数值增大20%,每年检出的不合格工具较少,大约2~3%。从1981年起,区电力局规定带电作业工具绝缘试验(包括每年两次的定期试验和新工具验收试验)必须送区电力试验研究所做整段工具的工频耐压试验。从近年来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标准对110kV和220kV工具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首次进行的特高压绝缘的操作冲击试验情况,给出导线-杆塔间的U50%与间距离D的关系曲线及绝缘子串的U50%与串长之间的关系曲线,求出了绝缘子串的临界波头时间及U50%min。  相似文献   

3.
目前检测机构对特高压带电作业绝缘工具开展操作冲击耐压试验时,电极布置仍沿用低电压等级标准,但试验电压和放电间距大大增加,经常出现绝缘工具间、试验电极对大地或周边构架等非试验通道放电的情况。开展了典型作业工况及试验工况下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标准波头操作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并对试验工况下放电路径进行统计,提出了采用8分裂U型模拟导线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8分裂U型模拟导线可显著降低非试验通道分散放电的概率;对多个试品同时进行试验时,由于存在空气间隙拉弧,试品挂接的水平间距建议不小于5 m;试验电极改进后绝缘杆6.3 m放电电压为2 417 kV,较标准电极增加6.9%,较典型作业工况下最低放电电压增加32.1%,进行绝缘工具耐压试验时建议根据作业工况的耐压要求对试验电压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
5.
特高压真型塔长波头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3,他引:8  
特高压输电线路操作过电压的波前时间 tf 比 50 0k V输电线还长 ,可能达数 ms,故试验研究了典型棒 -板间隙和真型特高压拉 V塔相对地间隙的长波头操作冲击放电特性 ,发现按 >3 ms长波头冲击试验所得间隙小于按标准操作冲击试验所得  相似文献   

6.
朱凯  方玉群  余光凯 《中国电力》2021,54(7):132-140
针对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绝缘工器具的试验电压偏严格,造成工器具非正常损坏的问题,深入分析了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况下的工频及操作过电压水平,同时开展了1000 kV特高压带电作业绝缘工器具试验的电压选取及其安全裕度研究.综合分析后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试验电压以及安全裕度范围,并对提出的修订...  相似文献   

7.
胡毅 《高电压技术》1999,25(4):54-55
对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预防性试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强电场对绝缘工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温智慧  潘玲华 《电气开关》2014,(1):23-24,30
基于高电压技术及带电作业技术标准体系,对带电作业绝缘工具耐压试验取值进行计算分析,为电力系统实际过电压倍数不同或海拔高度发生变化时的带电作业绝缘工具耐压试验取值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设计中,空气间隙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影响输电线路中杆塔的尺寸,以及变电站或换流站中各种带电结构之间的距离。空气间隙的合理设计既关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一般情况下,与工频、直流或雷电过电压相比,耐受操作过电压所需的空气间隙最大,因此,杆塔和变电站或换流站中典型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是影响输电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操作电压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与电极的形状、电极间的距离、施加电压的波形等因素有关。通过对国内外空气间隙在操作冲击电压下的试验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各种典型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以及影响该特性的各种因素,从而为今后更加深入地研究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结构尺寸大、局部场强畸变更严重等特点给带电作业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为研究1000 kV特高压交流线路采用吊篮法等电位作业的最优路径,文中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作业人员等电位作业过程中的体表场强动态分布,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等电位作业的最优路径,最后对路径安全性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压交流直线塔带电作业人体表面最大场强约为2468 kV/m,现有防护措施能够保证带电作业人身安全;试验数据验证了路径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特高压线路其它塔型等电位作业路径选取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文件中对电力绝缘工器具有若干规定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因此有必要对新安规绝缘工器具的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交流变电设备相间操作冲击的放电特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取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设计依据,结合晋东南—荆门百万伏级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研究了交流变电设备的相间操作冲击电压特性。用电压分别为5400、3000kV的冲击电压发生器联合进行相间试验,通过适当调整时延实现相间试验时2台冲击同步;采用升降法获得5~9m距离的环、管型母线、4分裂导线相间操作冲击电压放电特性曲线;通过计算得到其相间操作冲击的间隙系数k,并分析电压分配系数α对相间50%操作冲击击穿电压U50的影响。试验表明,U50随着α增大而增加,且通过长间隙放电理论中临界电荷法解释相间绝缘的U50随着α增大而增加的原因,试验结果与IEC等国外类似试验相接近,证明本次试验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雷兴列  彭勇  肖宾  刘庭  刘凯  张准 《中国电力》2019,52(12):54-61
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结构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差异,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方式以及电场防护要求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距离分别为6.3 m、6.5 m,比常规塔型要求分别高0.3 m、0.4 m;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可采用沿复合横担进入等电位的方式;沿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进出等电位时,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头部、肩膀区域,且比常规塔型线路情况高,带电作业过程中应对该区域加强防护。其研究成果可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钢管塔已大量投运到实际特高压线路工程中。为保证特高压钢管塔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仿真计算并对比分析了特高压钢管塔、角钢塔塔身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以1∶1钢管塔模型试验获得各种典型带电作业工况下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确定了各工况下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通过钢管塔和角钢的冲击放电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塔型结构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成果可在特高压钢管塔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胡毅  刘凯  刘庭  肖宾  彭勇  苏梓铭 《高电压技术》2012,38(8):1809-1820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行,为给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交流750kV、1 000kV和直流±660kV、±800kV输电线路特点,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获取了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确定了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原则,研制了大吨位绝缘提线工具和绝缘子更换卡具,并根据研究成果制定了超/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标准。现场应用的成功开展表明,超/特高压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超/特高压输电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带电作业的安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7.
刘振  周春雨  余芳  郭洁  袁亦超 《高电压技术》2009,35(10):2401-2406
研究特高压交流线路的操作过电压波形发现,特高压输电线路操作过电压的波前时间比500kV输电线路长,可达数ms,98%的操作过电压波前时间>3000μs,但国内对长波前间隙放电的基础研究不多。为进一步研究长空气间隙长波前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搜集整理了国内外的长波前试验研究数据,并对750kV紧凑型输电线路模拟塔和1000kV环-构架模型空气间隙进行了标准操作冲击和长波前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波前修正方法不合理;随着距离的变大,长波前与标准操作波50%放电电压的比值有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