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灰石浮选增效剂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吸附量,ζ电位测定、IR光谱、XPS能谱测试间接和直接地研究磷灰石表面吸附机理,表明:作为增效剂的SDBS,是以化学吸附于矿物表面,分子状态的油酸 化学吸附的油酸和SDBS之间,以分子合形式共同吸附于磷灰石表面。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北方磷矿厂的选矿成本,提高浮选指标,东北大学研制了一种常温磷灰石捕收剂DN-6。为检测DN-6的浮选性能,进行了单矿物浮选试验,并通过Zeta电位检测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该捕收剂在磷灰石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H=7.6,矿浆温度28 ℃,DN-6用量为166.7 mg/L的浮选条件下,捕收剂DN-6对磷灰石单矿物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7.59%。Zeta电位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H<4时,DN-6在磷灰石表面发生键合吸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增效剂(MA)和油酸钠作为捕收剂,在哈里蒙德管中浮选磷灰石和白云石的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物。试验结果表明,MA和油酸钠组成的混合药剂有协同效应。在碱性矿浆中,能选择性地分离磷灰石和白云石。 研究中,测定了捕收剂胶束浓度和吸附量。结果表明,MA可以改变油酸钠的预胶束浓度,促使油酸钠在磷灰石表面吸附,油酸钠和MA以物理和化学吸附,共吸附于矿物表面。 相似文献
4.
金红石与磷灰石浮选分离中硫酸铝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在FL108作捕收剂条件下,硫酸铝强烈抑制金红石而使磷灰石上浮,采用“FL108+Al2(SO4)3”的浮选药剂制度可实现两矿物的分离。通过分析Al^3+和金红石表面Ti^4+和金红石表面Ti^4+磷灰石表面Ca^2+的水解特性,还阐述了Al2(SO4)3的选择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来源广、成分稳定的石油化工副产品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新型脉石抑制剂YI。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原为液状的YI, 经干燥制成粉状后, 在胶磷矿浮选中的抑制性能保持不变, 在磨矿细度-200目占90%、浮选温度45℃、碳酸钠5.4 kg/t、水玻璃1.32 kg/t、YI1.18 kg/t、脂肪酸皂0.62 kg/t的条件下, 对含P2O5 18.69%的原矿, 经一粗二精闭路流程选别, 可获得含P2O5 31.02%的精矿, 回收率85.06%。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巯基乙酸作为含铁硅酸盐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在弱酸性介质中成功地实现了赤铁矿与霓石的浮选分离,并通过动电位和吸附量测定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增效剂Tween80对磷灰石浮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增效剂Tween80对磷灰石浮选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Tween80用量为捕收剂Ps-5用量10%时,具有最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用增效剂Tween80可减少捕收剂Ps-5的用量,闭路试验最终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2.07%和4.27%。 相似文献
9.
磷灰石常温浮选溶液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油酸浮选的增益剂,进行了磷灰石-石英人工混合矿分离实验。当SDBS为油酸用量的10%时,在低温(10℃)条件下,可使浮磷回收率提高40%左右,达到单独使用油酸加温浮磷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添加抑制剂的浮选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浮选脱硫的原理,通过对西曲8号煤泥性质的分析,进行了浮选过程中加入XW抑制剂与不加抑制剂硫分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XW抑制剂可以通过控制浮选过程,有效降低8号浮选精煤的硫分。 相似文献
11.
12.
磷灰石絮凝——浮选工艺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在磷灰石絮凝—浮选工艺方面的进展.详细地论述了磷灰石及其脉石矿物的分散、选择性絮凝和絮团浮选工艺的理论,并通过实践环节进一步证实了选择性絮凝—浮选工艺是选别磷灰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铜铅互含选矿难题,研究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在不同浮选条件下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抑制剂重铬酸钾、羧甲基纤维素、亚硫酸钠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自然pH至弱碱性条件下,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在选矿厂铜铅混合精矿闭路验证试验中,获得的铜精矿含Cu 28.05%、含Pb 6.88%、Cu回收率84.16%、Pb回收率3.79%,铅精矿含Pb 65.54%、含Cu 1.98%,Pb回收率96.21%,Cu回收率15.84%,表明该药剂制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细菌可以粘附在矿物表面上,并影响这些矿物的浮选行为。本研究通过吸附测量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枯草杆菌和分支杆菌在白云石和磷灰上粘附,然后比较在不同pH值下这些微生物对上述矿物进行油酸盐浮选的影响。在酸性和近中性pH值下,枯草杆菌和分支杆菌在白云石上的粘附比在磷灰石上容易;在弱碱性pH值下,枯草杆菌在白云石上的粘附比在磷灰石上容易,它对白云石的抑制作用比磷灰石强。但是,在碱性pH值下,分支杆菌在磷灰石上的吸附量比在白云石上的多,其结果表明,它是白云石弱的抑制剂,但是与枯草菌相比,它是磷灰石强的抑制剂。细菌吸附特性上的这些判别归因于这两种细菌体和这两种矿物表面的不同性质。二者均具有碱性等电点,但是枯草杆菌对Mg(Ⅱ)离子的亲合力大于分支杆菌,因此,枯草杆菌通过Mg质点吸附在白云石上的能力比分支杆菌强;然而,分支杆菌有较疏水的表面。其结果是两种细菌都吸附在白云石上,并起到白云石抑制的作用,也起到磷灰石弱抑制作用。最终结果表明,在白云石-磷酸盐矿石阴离子捕收剂浮选中,二者均起抑制剂作用,但是枯草杆菌起更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白云石。本文讨论了从白云石中阴离子浮选磷灰石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新型赤铁矿反浮选大分子抑制剂MOD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计合成的新型赤铁矿反浮选大分子抑制剂MOD对赤铁矿反浮选脱硅进行了纯矿物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研究,单矿物试验表明在阳离子反浮选工艺中,大分子抑制剂MOD对赤铁矿表现出良好的高选择性,同时对石英的可浮性影响不大。人工混合矿试验表明,在p H值11左右时,MOD用量5 mg/L,赤铁矿品位可达65.24%,回收率为98.29%。另外,Zeta电位测试及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抑制剂MOD在赤铁矿表面形成了吸附,从而使得赤铁矿得以抑制。 相似文献
16.
磷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大多数磷矿与白云石共生,且品位低,需要经过分离
富集后才能有
效利用。因此,拟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的白云石正浮选抑制剂——PSSMA,以取代传统的磷矿
反浮选抑制剂的使
用,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试验考察其对磷灰石与白云石的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 FTIR、Zeta 电
位和 XPS 等表征手段研究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SSMA 可以有效地抑制白云石,而几
乎不影响磷灰石的浮
选;在 PSSMA 浓度为 10 mg/L 的条件下,人工混合矿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磷灰石的回收
率高达 94.29%,而白云
石的回收率低至 28.19%;FTIR、Zeta 电位和 XPS 等测试结果表明 PSSMA 以化学吸附的形
式作用在白云石表面,而
在磷灰石表面以氢键形式进行吸附。NaOL 能够取代磷灰石表面的 PSSMA 而不能取代白云石表
面的 PSSMA,从而
实现磷灰石和白云石的浮选分离。因此,PSSMA 作为一种用量少、选择性好、成本低、无毒环
保的新型高效的白云
石抑制剂,对解决磷矿正浮选脱镁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工艺矿物学和溶解行为对碳酸盐型磷灰石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取自Morro da Mina矿床的两种磷矿石(一种是标准矿石,另一种是难选矿石)的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用下列方法和技术研究了各组成矿物:显微探针、红外光谱、哈里蒙德(Hallimond)微量浮选管、Z电位测定以及钙离子溶解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云母类矿物特征上的差别,以及它们的溶剂化产物对磷灰石表面性质的影响,是难选矿石指标差的主要原因。在小型闭路试验中,添加Na_2CO_3可提高难选矿石的P_2O_5回收率5.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