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肃北马庄山金矿矿化蚀变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哲  汪建彪 《甘肃冶金》2006,28(3):58-59
本文通过对马庄山金矿矿体及围岩蚀变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发现,与马庄山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类型有金属硫化物蚀变、叶腊石化、碳酸盐化和次生石英岩化,与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的蚀变有土化,而与金成矿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的蚀变类型为绢云母化和绢英岩化。  相似文献   

2.
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之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内。古远古代吕梁运动,区内发育大面积岩浆弧花岗岩,该酸性侵入岩携带含矿热液形成初始矿源层,晚志留-早泥盆世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对初始矿化进行了叠加改造,形成了区内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及断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蚀变岩矿石及含金石英脉矿石。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石矿物为金,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萤石。岩石碎裂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是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类型,其中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碎裂岩化、绢英岩化、褐铁矿化。经研究该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区域侵入岩标志、矿床蚀变特征、构造及化探异常标志等可以作为矿区及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阜新水泉沟金矿点位于辽西大巴-瓦子峪-后三角韧性剪切带内,矿体赋存于断裂带中,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等,其中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水泉沟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宇建平群大营子组,多阶段、多期次的构造活动促使地层中金活化,含矿流体随着岩浆沿着构造裂隙迁移,最后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矿床类型为韧性剪切带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前河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火山岩内的区域断裂蚀变带中,平面上呈线状分布;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豆荚状,沿走向及倾向具膨缩、分枝现象;矿体近东西走向,倾向北东,平均67°,总体为陡倾斜脉状矿床。成矿阶段即为矿物生成阶段,共划分为钾长石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自然金-石英(绢云母)-黄铜矿-黄铁矿阶段、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碳酸盐阶段五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成矿阶段为第三阶段。当矿体中大量出现方解石脉时即预示着成矿基本结束。矿石中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少为黄铜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及绢云母。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其中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化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烧锅营子金矿区按含金矿脉排列、矿脉构造、产生条件、矿石组合和建造,可将矿脉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复合脉型和复脉带型等四种矿化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水平,垂直分带趋势和矿化地质特征.矿区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分带因矿化类型不同,其发育程度各异,复合脉型金矿系矿区最重要的金矿类型,其蚀变分带模式,以含金石英脉为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黑云母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状黑云母花岗岩→碳酸盐化黑云母花岗岩→钾长石化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蚀变作用期次可划分为成矿前钾长石化,成矿早期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成矿期硅化、黄铁矿化,成矿晚期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者乃是硅化、黄铁矿化.  相似文献   

6.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成矿带,其金矿储量在青海省矿产资源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果洛龙洼金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为一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又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矿床,目前在该矿床已发现7条金矿化体,找矿潜力较大。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进行分析,认为该区矿化体类型主要是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及硫化物蚀变岩型矿体,矿石矿物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根据矿区出现的脉状矿化、细脉侵染型矿化特征,矿区剪切带成矿系统中具有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系列,对在该地区深部及外围的进一步找矿,扩大矿床规模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合作市录斗艘金矿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随成 《甘肃冶金》2009,31(3):49-51
录斗艘金矿位于西秦岭海西褶皱带的北缘,金矿化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并与围岩蚀变密切相关,与其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电英岩化、绢云母化、毒砂化、辉锑矿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毒砂化则表明矿区两种主要载金矿物的富集程度。分析认为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和岩石强烈褪色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荆竹大山金矿位于湖南省临湘市北部,属于湘东北金矿矿集区。矿区处于扬子地台褶皱区的南部,新华夏系北东向沙湖-湘阴深切断裂的东侧,临湘山字型弧形构造的中心部位,区内构造复杂,有利于成矿。出露元古界冷家溪群地层,岩性较单一,岩浆岩不发育。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成矿条件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该矿床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沿断裂带局部充填石英脉,并出现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矿化蚀变。该金矿成因类型应属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其中蚀变破碎岩型金矿是区内的主要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9.
温开浩 《甘肃冶金》2007,29(2):26-28
广东文官坪锡矿位于博罗新华夏系断裂带与纬向构造的交会处。近矿围岩为一套已发生浅变质的砂泥质岩石;矿区火成岩以酸性系列为主,其次是中酸性,极少量的基性、碱性系列,其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喷发岩在时空关系上与锡矿床的形成最为密切。交代蚀变作用种类较多,有些蚀变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成为锡矿化的重要条件。矿物组合主要有锡石石英组合,锡石、黄铁矿、绢云母石英组合,锡石、毒砂、黄铁矿、绢云母石英组合,锡石毒砂、铜铅锌硫化物、黄铁矿、绢云母石英组合,锡石、毒砂、锡矿、辉锑锡铅矿、黄铁矿、绢云母、石英组合等。矿石主要为不规则的半自形粒状结构,团块状、角砾状构造等。由此,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锡矿床属锡石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共生高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山西梨园金矿位于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上,出露地层为新太古界阜平群条带状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矿体总体呈手掌状,主要赋存于NNE向构造带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绢云母,贵金属为自然金(银金矿)。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主成矿期)又可划分为石英硅化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和室内分析,总结了含矿围岩及构造控矿规律,指明了找矿标志,并分析了成矿作用,认为梨园金矿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为区内找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河北丰宁凤山一带,张家口-丰宁-承德EW向金矿成矿带东段。矿床由13个金矿体构成,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和豆荚状,其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含金石英脉控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线状磁异常及线状激电异常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寻找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大坡顶金矿床位于西大别大磊山穹窿中部,矿体呈脉状、似板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中,走向和倾向上均具舒缓波状特征,厚度变化属于稳定型,金品位变化属于均匀型;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石英脉型矿石金品位一般高于蚀变岩型矿石,金矿化与多金属硫化物呈正相关;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黄铁矿化、硅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大坡顶金矿床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热液,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3年的多金属普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发现了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床产于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浅变质岩中,受乌德岩浆构造混杂带北侧断层控制,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糜棱状蚀变岩型两类。矿石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毒砂、自然金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偶见晶洞构造;矿石结构为交代反应边结构、交代港湾状结构、褐铁矿残留结构及环带结构等。围岩蚀变则以硅化、绢云母化及黏土化为主。流体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早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自然金主成矿阶段和碳酸盐-石英细脉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主期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流体密度约0.85~0.9 g/cm3,估算其捕获温度为190~370℃,捕获压力约为61~183 MPa,成矿深度约6.1~6.9 km。研究表明,哈力齐金矿床为低密度低盐度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勘探资料的深入研究和野外观察,初步确定金坪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方解石石英脉型,次为蚀变岩型。金矿化主要与硅化、黄铁矿化、铁碳酸盐化、绢云母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哈达门沟金矿床是内蒙古中部的一个特大型金矿床,矿化类型主要是钾长石化,而不是华北地台大多数金矿床所常见的绢云母化,矿床类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矿区内有山前和山后2条大断裂控制着成矿带的展布方向,这2条断裂也派生出许多次级断裂。山前钾化带是一条靠近山前断裂呈NEE向展布的砖红色钾长石化蚀变带,区内已发现的矿(化)体主要产于钾长石化蚀变岩内或蚀变岩中心的石英脉中。CSAMT法具有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对深部2 000 m以内地质体分布反映清晰明显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哈达门沟矿区找矿工作中,结果表明,数据反演异常对山前断裂和山前钾化带有很好的反映,并在深部发现了隐伏矿(化)体,证明CSAMT具有很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日干山金铜矿的矿化类型和控矿地质条件研究, 作者认为, 受近SN(或NNW)向压扭性断裂派生的密集裂隙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化是矿区找矿的主要目标, 硅化、绢云母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大新屯金及多金属矿床的地层、矿石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等,分析控矿条件,认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其中,北宽河组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促进成矿的发生;构造控矿明显,区内已发现的金、银及锑矿体均产于NW向断裂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分布在侵入岩体接触带中;浅成脉岩体为金及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和热动力条件。本区共圈定矿(化)体21 条,其中,金矿(化)体17 条,锑矿体3 条,银矿体1 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为了进一步开展深入找矿工作,建立了找矿标志,指出今后应围绕脉岩体内外接触带、碳酸盐化发育地段及化探前缘指示元素(As、Sb)富集部位寻找石英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金及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卧龙泉金矿床共分3个矿段,分别为独甸矿段、太阳沟矿段和王家崴子矿段.每个矿段由多条金矿带或韧性剪切带组成.金矿带赋存于盖县组一岩段云母石英片岩内,由走向大致平行、规模不等的韧性剪切带组成,呈北西向展布,总长度5000余m,金品位3.56~31.77 g/t.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含金蚀变岩型和含金角砾岩型;矿体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