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本之策。黄金行业积极响应国家碳减排政策号召,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发展整体布局。通过搭建绿色低碳技术标准体系框架、规划“双碳”“绿色”重点标准、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黄金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门槛、规范和倒逼作用,最终实现绿色低碳标准引领黄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已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解析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有色金属行业和某有色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某有色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7个主要路径: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开展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工艺技术进步、提升电气化水平、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有色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主要政策建议: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摸清企业碳排放结构,科学量化“双碳”目标,通过政策导向和金融支持引导有色企业发展新能源,推动信息化、智能化能源管控系统的应用等。通过某有色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探讨,为我国有色行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矿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这与我国提倡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矿业环保的理念相悖。为了实现对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保护矿区环境不受破坏,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变得至关重要。以我国煤炭复杂矿井开采活动为例,分析绿色开采技术及其在复杂矿井中的应用,并阐明绿色开采技术在复杂矿井开采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然  张智峰  刘小杰  李欣  李宏扬  吕庆 《钢铁》2022,57(5):1-10
 当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绿色减排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相应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目标,并以“1+N”等政策体系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义务的核心支持。钢铁工业作为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自然而然成为节能减排战役中的“排头兵”。目前,复杂的高炉生产工艺仍然以煤、焦等化石资源作为主要燃料,使得其成为钢铁流程中的碳耗大户、碳排放大户、污染排放大户,因此高炉炼铁工艺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从背景介绍、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这3大部分对低碳绿色炼铁技术进行论述,其中对绿色低碳炼铁技术发展动态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就优化节能低碳操作和构建循环经济环保圈两个层面,从精细炉料操作、提升生产技术等多个角度讨论了如何实现高炉工艺低碳绿色炼铁;其次从非高炉领域入手,对直接还原工艺和熔融还原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与分类汇总;之后从创新型炼铁工艺(氢冶金、智能化炼铁)角度探讨了此类技术的发展态势。最后,综合当前绿色低碳炼铁技术发展最新动态进行了5个方面的展望,明确了“绿色低碳为方向,节能减排是目标”的任务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福明 《中国冶金》2021,31(11):1-8
高炉炼铁的物理本质是铁素物质流在碳素能量流的驱动和作用下,按照设计的流程网络和运行程序,经过一系列复杂物理化学冶金反应过程,将铁矿石转变/转化为液态生铁的过程。碳素不仅是铁矿石还原过程的能量驱动源,也是生成铁水的重要非金属合金元素。面向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形势,传统高炉必须在已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和创新,努力实现低碳化、高效化、绿色化、智能化等多重目标。提出了未来高炉在实现高效低碳的同时,必须从功能设计、装备设计和流程设计入手,遵循节能减排、低碳绿色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工艺优化、结构优化和技术开发,使传统高炉更加适应于炉料结构和燃料结构的变革,减少焦炭消耗和对其依赖,在碳素能量输入降低的条件下,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体系,进而实现高炉低碳高效炼铁的工程演进和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的提出,八钢作为大型国企,勇于承担责任,持续推进低碳冶金技术创新与项目示范,为实现中国宝武“双碳”目标探索出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通过重点描述八钢公司为尽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构建低碳生产过程中“双碳”管理体系及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提出创新体系对同类企业提升“双碳”专业管理能力,助力减碳增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且储量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在降低矿产资源深部开采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深部岩体中蕴藏的地热能,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矿产资源开采中的热害难题,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在梳理当前可能伴生有地热资源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对现有的矿?热资源共采技术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展望了未来矿?热资源共采的新模式,介绍了基于卤水循环系统的矿?热资源共采、基于开挖技术的矿?热资源共采、基于充填采矿法的矿?热资源共采、基于溶浸采矿法的矿?热资源共采和基于废弃矿井再利用的矿?热资源共采等技术方案,同时指出了矿?热资源共采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加强矿?热共同赋存区勘探、发展深部高温坚硬岩层破岩与掘进技术、加强深部多场耦合环境岩石力学理论与试验研究、建立矿?热资源共采热能分级利用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旨在释放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地热能发展潜力并促进地热资源的规模化利用,可为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开采和地热资源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开展矿产与地热资源共采战略研究,有望为推进我国深部资源开发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翔 《炼铁》2022,(1):49-53
结合我国高炉炼铁生产现状,从优化炉料结构、提升高炉操作水平、关键节能降碳技术创新、能源高效回收利用、突破性的低碳新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双碳"背景下我国炼铁工序的碳减排路径.认为,应在保持炼铁生产绿色、高效、智能的前提下,发挥多种措施和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炼铁系统本身的"碳中和"依靠现有工艺技术难...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6,(1)
通过对高炉炼铁的功能解析,以及流程集成与结构优化,论述了面向未来的低碳绿色高炉炼铁技术发展方向,指出高炉精料、炉料合理分布控制、高效长寿、高风温、富氧喷煤、煤气干法除尘等关键共性技术,仍是未来高炉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认为现代高炉炼铁要构建动态精准、高效运行的生产体系,以高效率、低成本、低排放为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高炉炼铁"高效、低耗、长寿、低碳、绿色"的协同发展目标,着力提高综合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绿色制造。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因此现阶段有关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以及开采质量都需要上升到新的高度,才能够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影响矿产资源开采量以及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探矿工程的效率。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探矿工程范围出现了持续的扩大,并且在强度方面也在不断加深,但是考虑到探矿工程无法避免的,会引发环境破坏问题,这使得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的尖锐。近几年我国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环保是重要的战略方向,因此在关于探矿工程的开展,也需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体现出对于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齐头并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有必要围绕探矿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保护策略进行分析,在促进探矿工程作业对环境友好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矿产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深部岩体相比浅部岩体具有强流变性、强湿热环境和强动力灾害等差异,相关岩体力学理论和开采技术不再适用于深部金属矿开采.因此本文对深部岩体力学、深部建井提升、绿色开采、智能开采这4个金属矿深部开采的关键理论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针对性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最后,基于现阶段深部金属矿开采的关键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极深部岩体力学理论、进行原位流态化开采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及建设超大型深部智慧化无人矿山这3个方面的展望.随着金属矿开采深度不断下降,亟需研究金属矿深部开采相关理论技术,确保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地进行开采.  相似文献   

12.
地热资源具有储量大、能源利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和节能减排等优点,是唯一不受天气、季节变化影响的地球本土可再生清洁能源,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和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国外中深层高温地热资源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并与我国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启示。总体来讲,我国传统水热型地热资源潜力巨大且开发程度不高,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针对我国地热流体中伴生矿产资源的相关开发依然存在着稀有元素分布特征不清、潜力不明、整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应在评估地热流体中伴生矿产资源潜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地热流体中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深度的加大和高温地热带周边相关工程建设的开展,高温热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目前深部矿井和工程建设中“热害资源化”的研究相对不足,造成了地热资源的浪费,应在“热害资源化”潜力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矿?热共采”及工程建设中的“热害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杨红 《中国锰业》2020,(1):95-98
陕西省一直坚持“主合作并购、辅承包转让”的模式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矿产资源合作,并取得较多良好成绩。但是,陕西省矿产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如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政府服务职能以及有待精简的审批流程等问题。作为“新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需要开发出一条更加适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矿产资源国际合作之路。研究认为,构建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共同体能够从“共担命运”“共同发展”“共享利益”3个方面解决陕西省矿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应全面坚持政企联动、多元合作、夯实合作关系、强化投资区位选择的方向,积极构建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其有效利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在矿产资源开采,尤其是地下矿山向深部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地温梯度影响,导致矿井温度过高,成为制约矿山生产的重要因素,为维持正常生产,矿山多采取加强通风或人工降温的方式进行处理。如何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将地热资源变害为宝,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双赢,是值得探讨的难题。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东部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地热和矿产资源具有相似的动力来源和运输通道,使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度重合性,诸多大型矿山不仅矿产资源储量大,地热资源也相当丰富,是最有望实现地热与矿产资源共采的地区。在分析胶东地区地热和矿产资源分布成因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低温地热资源利用的现状,认为胶东地区金矿资源埋藏和开采深度较大,建议对三山岛、金青顶、新城、玲珑金矿等利用相对成熟的低温地热供暖技术,治理矿山热害的同时实现矿产与地热资源的共采。   相似文献   

15.
协同采矿方法作为一类新型采矿方法,在开采复杂地下难采资源时颇具优势,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该类采矿方法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基于此,归纳了工程类常用的3种创新思维及其对应的创新技法;回顾并分析了2009~2018年我国学者发明的19种协同采矿方法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统计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所占比重,探讨了比重的启示作用。分析表明:组合创新思维及其对应的创新技法在协同采矿方法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一定时段内仍可继续发挥主流指导作用;移植创新和逆反创新2种思维应用较少,对应的直接类比法、逆向思考法等创新技法,未来也有可能被用以创造协同采矿方法。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未来协同采矿方法的发明创造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近10年来,金矿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东昆仑等区域发现青海省的“金腰带”,促进了青海省黄金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青海省金矿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对青海省黄金行业矿产资源信息和各黄金生产企业状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青海省岩金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金资源量、已开发的岩金矿石类型、选冶工艺、生产指标和研发平台等有了系统了解。重点介绍了青海省难处理金矿浮选、浮选尾矿环保提金、金精矿生物预氧化和中温中压预氧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青海省岩金矿开发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即加强工艺矿物学研究、选矿厂流程考察诊断和绿色矿山建设,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高效、循环、节约利用以及矿业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立足深地金属矿产资源开采,以当前铀矿原位溶浸采矿工艺为基础,结合“金属矿流态化开采”和“深部地热开发”的工艺技术特征,创新提出了深地金属矿流态化浸出过程强化?地热协同共采的工艺构想,探讨了实现该工艺构想的思路架构、潜在方式并给出了初步设想,从矿物浸出、环境感知、过程控制、能量置换、协同关联角度提出了关键系统,包括:致密固态矿产流态化系统、深地资源智慧感知系统、深地矿区溶浸液渗流控制系统、地热?溶浸液能量置换系统、热能置换?溶浸液循环耦联系统共五个方面开展重点研讨,系统分析了实现深地金属矿流态化浸出?地热协同共采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瓶颈、关键技术难题与未来发展趋向,相关研究旨在为深地金属矿流态化浸出过程强化与地热协同共采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光伏制造过程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未来绿色低碳将成为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研究了光伏制造过程的绿色低碳发展情况,涵盖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四个层面。结合政策、市场环境,重点分析了“十四五”我国光伏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关键问题,包括:全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将持续增加,在能耗双控制度下面临较大压力;双碳对光伏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降低产品碳足迹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上游资源需求量迅速增长,叠加能耗双控和双碳影响供给保障难度较大;光伏行业与环境关系更加复杂化,废旧电池组件回收再利用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