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FZ/T 01057.2—2007,FZ/T 01057.3—2007,FZ/T 01057.4—2007,FZ/T 01057.8—2012标准,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PHBV/PLA)共混纤维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PHBV/PLA共混纤维的燃烧特征及显微镜下观察的表观和截面形态与常见的合成纤维的特征相似,燃烧特征的具体表现为靠近火焰时熔缩,接触火焰时有熔滴现象且冒白烟,离开火焰时继续燃烧,燃烧时具有特异气味,残留物呈黑色硬块状; PHBV/PLA共混纤维的横截面形态为近似圆形或略呈多边形,纵面形态为表面光滑或略有不平整,未见较深沟槽;使用燃烧法和显微镜法,能够较易将PHBV/PLA共混纤维和棉、毛等天然纤维、粘胶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相区别;PHBV/PLA共混纤维在常温下溶于98%硫酸、二氯甲烷,70℃下溶于甲酸/氯化锌溶液,通过溶解法,可将PHBV/PLA共混纤维和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常见合成纤维相区别;PHBV/PLA共混纤维在1 722 cm~(-1)和1 748 cm~(-1)处出现了双吸收峰,PLA纤维仅在1 748 cm~(-1)处出现了吸收峰,均属于酯基中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二者的红外光谱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玄武岩纤维的定性鉴别没有相关标准,借鉴纺织纤维鉴别方法采用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等对玄武岩纤维的燃烧特性、外观形态、溶解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玄武岩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结果表明:通过燃烧法对玄武岩纤维在靠近火焰时不熔不缩、接触火焰时微卷发红无烟、离开火焰时自灭,燃烧时无气味以及残留物易碎脆块的现象进行初步鉴别。根据玄武岩纤维只在氢氟酸中溶解,其硬度较高,表面光滑,截面呈圆形,在红外光谱中998 cm-1处有一特征峰等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对玄武岩纤维进行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3.
1 燃烧火焰构成分析 燃烧火焰构成分析见表1,火焰分区见图1。2 煤粉起燃(点火)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挥发物越高的煤粉起燃性就越好。在450~500℃即可起燃,而固定碳要到800℃以上才能起燃。南方无烟煤因挥发物太低,几乎是0,等于直接用焦碳起燃,所以一定要创造起燃条件;另外固定碳燃烧时间是挥发物燃烧时间的10~20倍,而窑内固定碳必须在瞬间燃尽,否  相似文献   

4.
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PB O)是一种高性能的芳杂环聚合物,PBO纤维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高耐热材料等领域。PBO纤维是迄今为止耐热性最高的有机纤维,其分解温度高达650℃,可在300℃下长期使用。接触火焰时不收缩,移去火焰后基本无残焰,碳化长度小于5nm,特别是在750℃燃烧时,产  相似文献   

5.
以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和2-硝亚胺基-5-硝基-六氢化-1,3,5-三嗪(NNHT)为含能添加剂应用于含RDX或HNIW的CMDB推进剂中,考察了BTATz和NNHT对推进剂燃速、火焰和熄火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BTATz能大大提高推进剂的燃速,而NNHT有助于推进剂产生平台燃烧,分别完全取代RDX后,推进剂的燃烧显现出不同于RDX-CMDB推进剂的独特的暗区形貌,在暗区内部存在由燃烧表面发出的发散火焰束,这主要得益于BTATz和NNHT自身高燃速特性及其燃烧时不存在如RDX的熔融过程;含与不含高氮化合物的RDX-CMDB推进剂火焰形貌类似,熔融态的RDX妨碍了燃烧表面高热碳粒的生成,较少的高热碳粒不利于RDX-CMDB推进剂燃速的提升;常用的铅-铜-碳催化体系对于推进剂的燃烧同样也具有理想的调节作用,在该催化体系与NNHT的协同作用下,8~22MPa范围内NNHT-RDX-CMDB推进剂压强指数降至0.19,降幅达76%,NNHT-HNIW-CMDB推进剂压强指数降至0.42,降幅达50.6%;该催化体系对BTATz、NNHT、HNIW不敏感,催化体系本质上还是主要作用于双基基体,发生在燃烧表面及近燃面的凝/气相区,使得燃烧表面结构发生明显改变,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降解法,探究了过氧化物对聚丙烯(PP)纤维料性能的影响。选取2种不同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A和过氧化物B),对比其对PP纤维料熔体流动速率(MFR)、力学性能、熔融、结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气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氧化物质量分数的增加,MFR明显增大,明确了改进PP纤维料性能的最佳固体过氧化物添加量。相同有效浓度下,过氧化物A与过氧化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气味、30 min内热稳定性能表现相当。过氧化物A的质量分数在0.13%~0.17%时PP纤维料力学性能改善较佳。  相似文献   

7.
3 自增碳燃烧措施上述天然气的特征和性质中 ,叙述了热传递问题 ,火焰的热辐射是由于碳氢化合物分解成碳粒子而形成 ,这些碳粒子不断燃烧和不断的分解就形成了火焰强烈的热辐射 ,使火焰厚实而有亮度。玻璃正是通过火焰强烈的热辐射给热而加速了熔融。我们研究燃料燃烧的目的之一就是促成熔化玻璃能获得热辐射强烈的、厚实而有亮度的火焰 ,但是天然气的困难问题是它的主要成分甲烷 (CH4 )不易裂化 ,增加热辐射的碳粒子不足 ,火焰亮度不够 ,给玻璃液的传热较差 ,被烟气带走了 2 .5 %~ 3%的热损失。3.1 自增碳燃烧机理天然气火焰缺乏热辐射…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初,大谷杉郎发现PVC的热解熔融产物经空气氧化后具有不经熔融保持原状而炭化的性质,从而考虑用热解熔融产物(MP)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然后在惰性气体中加热制取炭纤维。可见,只有引入不熔化过程后,从MP制炭纤维方得以实现。能使熔融热解产物形成不融化炭的物质很多,其作用方式也多种多样,HNO_3就是这种物质之一。至今,有关HNO_3对MP纤维的不熔化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本文藉助红外光谱(IR)对MP纤维在HNO_3作用下的不熔化原因进行了探讨。 1.实验 1.1 实验原料实验所用原料为煤的热解熔融产物制得的光学各向同性沥青纤维,其性质见表1。  相似文献   

9.
彩色火焰蜡烛是指点燃后,燃烧的火焰能发出红色、紫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各种颜色的蜡烛。这种蜡烛主要用于喜寿宴庆,烛光舞会等场合,使人们感到典雅、舒适。1 彩色火焰蜡烛的构成彩色火焰蜡烛主要构成如下:1.1 主燃剂:通常选用氨基甲酸乙酯,它燃烧时产生淡紫色火焰,接近无色,熔点为49℃,是理想的彩烛主燃剂。但是,它是低分子的氨基甲酸酯,粘结性能差,因而成形性  相似文献   

10.
改良法测定含高铌钽量的铀矿余柏年,中国化学会会志15卷3期170(1948)——(1)熔融0.5克200筛目之矿样加5克焦硫酸钾,在铂坩埚中混合,加盖,然后在低火焰上加热至熔融,调节火焰使能平稳熔融,全部熔融后,加大火焰,至坩埚底呈暗红色。一小时后内容物逐渐稠厚,放冷。完全冷却后,用热水洗入250立方厘米烧杯中,加热至沸,铀即以UO_2SO_4形式进入溶液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种低散发耐刮擦汽车内饰用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对PP复合材料耐刮擦性能和气味散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时,PP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耐刮擦性能和低气味散发特性,且其力学性能不受影响.该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各种汽车内饰件.  相似文献   

12.
支持向量机在炉膛火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监测炉膛火焰燃烧状态的方法。通过对几种监测方法的对比发现,对于火焰图像,基本都是从火焰亮度(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将其分解为R、G、B三原色图案)、火焰面积(摄像机录像的燃烧火焰像素面积)等几个方面提取数据,来分析并最终得到火焰状态的监测结果。在分析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语言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对图像原始数据的分类分析。在炉膛火焰强度监测中,首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取炉膛火焰燃烧的原始数据(火焰亮度的R、G、B三原色数据),然后利用SVM算法找到图像数据分类最佳的平面(最大间隔超平面),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辨识分类,以获得火焰强度监测结果。通过对炉膛火焰原始数据的分析,提取完全燃烧图像的数据点,与火焰图像总的燃烧像素点进行对比,可以得到较准确的燃烧效果分析图,即把结果分为优(完全充分燃烧)、中(大部分充分燃烧)、坏(少部分充分燃烧)三类,然后通过对分类结果的观察分析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分析火焰燃烧图像,可以有效地、实时地判断出火焰的亮度及燃烧状态并准确的分析其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氮气气氛下,采用全氟十四酸(FS)对纳米铝粉(nmAl)进行了表面包覆,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激光点火装置和低压火药燃烧测试装置对表面处理前后纳米铝粉的点火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氟十四酸包覆的纳米铝粉(nmAl/FS),其分散性提高,颗粒分布更均匀;全氟十四酸羧基中的两个氧原子与纳米铝粉表面的A1原子以桥接的方式相结合;与未处理的纳米铝粉相比,在激光热流密度较低时,nmAl/FS的点火延迟时间短;在激光点火燃烧过程中,nmAl/FS的燃烧反应较剧烈,火焰亮度高,在低压火药燃烧测试装置中燃烧时,其燃烧火焰更集中,火焰亮度更高,燃烧更充分.  相似文献   

14.
知识卡片     
热喷涂热喷涂是指在基底材料上涂复另一种材料,涂复材料被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以足够的推动速度推到基底材料上,产生符合应用要求的键合强度。涂复材料包括各种陶瓷、碳化物、塑料和金属等,粉末或线材均可。热能由氧气/油或直流电弧提供,火焰温度为3090℃(氧气/油)~16650℃(等离子弧)。粒子速度决定了热喷涂沉积的密度一般为90~900m/s,粒子速度愈高,涂层密度就愈高。目前有五种不同的热喷涂工艺形式:(1)粉末燃烧  相似文献   

15.
阻燃腈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引 言 阻燃纤维是指纤维在中小型火源点燃下,不易发生火焰燃烧,一旦火源撤走,纤维产生的火焰便较快地自行熄灭,不会蔓延成灾。 近年来,美、英、日等国对化纤阻燃已  相似文献   

16.
《合成纤维》2013,42(6):48-50
<正>1纤维素纤维的熔融纺丝生物质原料代替来自石油的原料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纤维素是地球上大量存在的生物质,对其有效利用是实现循环型社会不可或缺的。表1是现有化学纤维的原料及纤维制造时所用溶剂的汇总。  相似文献   

17.
选用高收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HSPET-1)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高收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HSPET-2)与共聚醚酯(COPEET)作原料,经过纺丝、拉伸及热定型工艺分别制备了HSPET-1/PTT和HSPET-2/COPEET并列复合纤维,探讨了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热收缩率差异的形成与控制。结果表明:双组分适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冷结晶温度是制定并列复合纤维加工工艺条件的基础;拉伸-定型工艺是决定并列复合纤维双组分取向和结晶结构差异的重要手段;HSPET-1/PTT复合纤维的熔融热焓为65.06 J/g,与HSPET-1和PTT单组分纤维的熔融热焓的加权平均值接近;双组分收缩率的差异是并列复合纤维受热过程中形成三维立体卷曲结构的推动力,这种热性能的差异决定着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弹性;随着热定型温度升高,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大,卷曲弹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丹东轮胎厂为改进硬边自行车胎成型工艺,于1981年9月研制成功了一次包贴成型机(以下简称成型机),并正式投入生产使用.至82年初,已安装七台,形成了一条生产流水线(见图1)。迄今已生产24″~28″各种规格硬边胎逾百万条。产品经技术鉴定,物理机械性能、机床性能均可符合国家标准,(见表一、表二、表三)实际使用用户反映良好,在一次成型、生产效率方面已接近或达到日本BC—1型机的水平。该机目前已由丹东市化工机械厂  相似文献   

19.
1、燃烧法 鉴别基料是塑料还是橡胶,这与分析添加剂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简单的定性燃烧试验是用煤气燃烧器或火柴点燃试样,根据燃烧时发出的气味与状态来判断。 聚烯烃类:有燃烧石蜡的气味,软化、呈球状; 含氯聚合物:有盐酸的刺激气味,变黑; 聚醋酸乙烯,碳酸二乙烯酯-醋酸乙烯聚合物:有醋酸的气味,变黑,有时还变为  相似文献   

20.
对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LA/PHBV)纤维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收缩测试及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LA/PHBV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32℃左右,体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PLA/PHBV纤维的DSC曲线有两个熔融峰,PLA组分的熔融峰温度为149℃,PHBV组分的熔融峰温度为161.8℃;PLA/PHBV纤维的沸水收缩率为7.5%,表现出了良好的热收缩性能;PLA/PHBV纤维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