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田自红 《治淮》1997,(2):10-11
河南省在水利投入上,按照“分级建设、分级负责”,“谁受益、谁负担”和“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原则,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拓宽水利筹资渠道,完善水利投入机制,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资办水利的新格局。 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大水利投入力度。省委、省政府为增加水利投入,制定了“关于增加水利投入十条意见”,省级财政从1989年起增加水利投入1亿元,并且规定市(地)、县、乡财政每年拿出本级财力的5%—10%用于水利建设;1994年省政府又决定省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为强化水利基础产业地位,确保水利建设顺利进行,江苏省走“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路子,推出水利投入新机制。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对多方面、多渠道等集水利建设资金作了7条政策规定: 1、各级财政要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从1992年开始,省、市县按当年本级可用财力的2~4%安排水利投资。水利投入增长速度应高于财政实际支出增长水平。 2、建立农业重点建设基金。  相似文献   

3.
一、江苏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现状 20世纪50年代,江苏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主要来自国家投资;60年代,开始了从社会集资;70年代开始明确分级建设、分级管理、分级负担;80年代,国家投入逐渐减少,地方投资和群众投入逐步发展。 到90年代,大量的投入靠地方各级增加投入,经营收入还微弱。进入“八五”时期以后,尤其是“九五”期  相似文献   

4.
去年首次跨进广东省水利水电工作先进县行列的电白县,坚持“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宗旨,采取多项新举措,大力拓展水利投入渠道,使去冬今春水利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至3月底止,全县已到位冬春水利建设资金达8924万元,其中县财政安排950万元,镇自筹1520万元,群众自筹5984万元,均比上年同期增加五成以上。该县本年度水利建设做到了投入最多、上重点项目多,完成水利施工任务也是最好的年份之一。  相似文献   

5.
调整水利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是落实水利基础产业政策,加快水利发展的核心。目前山西省水利资金和劳力投入,从总体上看,难以维持现有工程的简单再生产和确保现有防洪能力和灌溉面积。根据山西省水利发展计划,“八五”、“九五”共上项目138项,预算总投资149.2亿元,年平均18亿多元。筹集这么多的资金,靠财政拿钱显然是不可能的,出路只能在改革。除国家对水利投资政策倾斜外,还应引入市场机制,变一级办水为分级办水,变国家办水为社会办水。一年来,山西省水利部门,  相似文献   

6.
一、加大投入,2007年财政投入增幅达70% 近年,宁波市市级及市级以上投入的财政民生水利资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2007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其中,市级及市级以上投入的财政水利资金7亿多元,较2006年增加34%。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泰安市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年年干,常年干,但仍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大中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滞后。主要原因是水利投入不足,特别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高度重视,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入研究水利投入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水利投入的新机制。 一、水利投入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1、财政支出中水利支出总量虽有所增加,但水利支出占的比重下降。泰安市水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由“六五”期间  相似文献   

8.
《治淮》1997,(11)
党的十四大以来,河南省水利工作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省水利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有7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不断深化改革投资体制,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入体系。省委、省政府把水利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施政方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千方百计增加水利投入。省财政增加水利基本建设投资4000万元,并规定各级财力的5—10%和新增财力的5%用于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佳木斯郊区依傍松花江,城内有10余条中小河流通过,力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水资源。为了保证工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区委区政府把水利建设当做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来抓,特别是近些年区里坚持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方针,广泛筹措资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自力更生大办水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地方投入。压缩其它开支,重点投放水利建设。制定下发了《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管理暂行办法》,把每年收缴的灌溉水费的20%用于区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80%用于乡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1995年区财政拿出40万元用…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职能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水利局近期提出了水利改革的构想和框架。概括起来就是增强“六个观念”、建立完善“六个机制”,具体是: 1.增强投入观念,完善分级负责,社会办水利的水利投入新机制。一是收好、管好、用好”两费一金”;二是各市县都要建立水利建设基金;三是发动社会集资;四是积极争取各种投资,如农业开发,以工贷赈、商品粮基地建设和扶贫等资金。五是积极回收周转金,保证水利建设所需资金有固定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加快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增强全民的水患意识,着眼于预防,加强防洪建设,要确认水利的商品属性,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水利滚动开发的运行机制,追求水利更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要按照“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构想,走社会集资开发水利之路,增加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佳木斯市水利建设“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宏伟而艰巨。要圆满实现这一目标,水利战线职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建设的两个接轨。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水利现代化接轨要加快水利建设的发展,就应主动地朝着水利现代化的方向迈进.逐渐形成全市水利设施建设的新模式,力争在短期内大见成效。一要实现投入多元化。多元化投入体系是突破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现代化投入运行机制。根据“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及水利部制定的“三办”…  相似文献   

13.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水利建设。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长江、黄河的水灾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今后十年要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防洪、蓄水、引水的大中型项目,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巩固和完善现有灌溉工程,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积极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可见,“八五”期间和今后十年水利建设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这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水利财务体制改革,大力增加投入,强化资金管理,为水利建设和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下面对此谈点个人意见。一、进一步增加对水利的投入,以增强水利发展的后劲。应当承认,在当前国家财政比  相似文献   

14.
建立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理论上讲,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对水利投入应该是有利的。主要是: 一、分税制确定于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资金保障。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属于社会公共工程,水利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供给,其各项投入属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出范围。目前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其基础产业的地位极不相称,国家对水利投入的不足是主要原因。分税制可以强化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逐步增加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是中央为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夯实防洪保安体系的重大决策,也是实现“变水患为水利”目的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实施“社会办水利”的战略绝非权宜之计,而是强化水利基础产业建设的重要出路。从实践来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办水利”对水利建设的驱动效应,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办水利、口号投入上,必须在强化“社会办水利”的运行机制上着力使劲,扎扎实实地做好有关工作。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临淄区积极探索新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坚持政府投入是引导、农民投入是主体的思路,实行“谁建、谁有、谁管、谁用”的政策,调动了群众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实现了“要我办水利”到“我要办水利”的转变,农民个人投资成为水利建设投入的重要形式,涌现出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河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小型水利股份合作制工程的发展,各级领导把采取股份合作制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一并进行。省委副书记李炳良多次强调:河北省在开展以节水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资金来源除国家投资外,要引导集体和农民增加投入,并逐步使农民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主体。一是加快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推动小型水利工程自我滚动发展。二是群众投劳、集资办水利,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股份合作制等方式,鼓励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水利建设的特点,提出要运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科学地评价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市场经济要求,建设和发展我国水利社会服务市场,推行水利建设社会负担和水利有偿服务的政策机制,促进水利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保障水利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增加水利投入,完善支持政策,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从推动建立稳定的水利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水利投入的有关重大政策、突出支持重点、创新财政支持机制、规范和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积极构筑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各级财政始终把支持水利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政策体系、资金投入、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支持水利建设。一是投入规模大幅度增长。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水利投入3655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一倍还多。二是投入结构逐渐优化。中央财政先后设立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专项资金,并不断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建设等专项资金规模,设立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制定了水资源费中央和地方分成规定,完善了水利建设基金政策,进一步拓宽了水利投资渠道,优化了水利投入结构。三是支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各级财政逐步完善了支持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政策体系。四是水利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级财政和水利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预算信息公开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水利资金管理,水利资金使用效益和水利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