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志诚  何苗  汤峰  陈云富 《净水技术》2021,40(z2):11-14,70
为探究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相关性,试验分别以实验室条件下的纯藻种和水源型水库中的天然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对叶绿素a、藻密度的变化对比及线性相关性分析得出,实验室条件下单一藻种的叶绿素a与藻密度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水源型水库中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相关性具有季节性特征,并通过LINEST函数模拟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线性方程,构建叶绿素a-藻密度预测模型,可为水厂的藻类预警监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朱志诚  何苗  汤峰  陈云富 《净水技术》2021,40(z2):11-14,70
为探究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相关性,试验分别以实验室条件下的纯藻种和水源型水库中的天然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对叶绿素a、藻密度的变化对比及线性相关性分析得出,实验室条件下单一藻种的叶绿素a与藻密度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水源型水库中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相关性具有季节性特征,并通过LINEST函数模拟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线性方程,构建叶绿素a-藻密度预测模型,可为水厂的藻类预警监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去藻247处理滇池藻类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艳  胡开林  陈玉松  王浩  韩冰 《辽宁化工》2006,35(12):722-724,742
滇池现属重富营养化水体。本文采用国外一种新型除藻剂去藻247用于处理滇池水样。投加四个不同浓度的除藻剂,通过监测叶绿素a、总磷的变化,得出去藻247在处理滇池水样时对叶绿素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当投加量为4mg/L时效果最佳,对叶绿素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6.7%和38.9%。  相似文献   

4.
分光光度法测定滇池藻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滇池水域中取藻样,过滤、接种在MDM培养液中,置于光照温室中培养,提取出叶绿素,然后测定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用叶绿素法计算公式计算出叶绿素a含量,可间接地测定滇池藻类的生长情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滇池藻类的叶绿素吸收光谱有两个最强的吸收区:一个是在波长为400~460 nm的蓝紫光部分,另一个是在波长为640~660 nm的红光部分.采用分光光度法在645 nm波长处测定Zn2 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太湖流域日益严重的藻类污染,以太湖采集的浓藻浆为实验原水,对照使用传统混凝剂,探讨了壳聚糖改性粉煤灰吸附性混凝剂对浓藻浆的藻水分离效果及去除藻类物质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吸附性混凝剂对浓藻浆的藻水分离效果良好.经投加量为2×10-4(质量分数)的改性粉煤灰吸附性混凝剂处理后,原藻浆产水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9%以上.壳聚糖的吸附架桥作用及改性粉煤灰的吸附作用增强了对原藻浆的分离去除作用,对后续藻的脱水处理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硫酸铜灭藻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硫酸铜灭藻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确定出硫酸铜灭藻的最佳工况条件.方法以叶绿素a法作为检测方法,通过烧杯试验,确定处理含藻水的最佳硫酸铜投加量、接触反应时间、pH等参数.结果硫酸铜最佳投加量为1.5 mg/L;硫酸铜适宜的接触反应时间为8~12 h;pH值6.6左右时,硫酸铜藻类去除率较高,pH值>9时,藻类去除率显著降低.结论 pH值对硫酸铜灭藻效果的影响较大;温度对硫酸铜灭藻有一定的影响;水中还原物质浓度对硫酸铜灭藻影响较小;藻类浓度不同对硫酸铜灭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滇池水含藻量高,现已属重富营养化水体。采用两种国外除藻剂ALGAWAY、ENVIRO-116-P及国内常用混凝剂(PAC)分别用于处理滇池水样,通过监测叶绿素a、总氮、总磷、浊度的变化,得出ALGAWAY在处理滇池水样时性能优于PAC和ENVIRO-116-P。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藻华暴发对环境与经济的冲击有增加的趋势。藻华暴发通常会对人体健康和渔业资源造成重大危害,因此掌握藻生物量情况,合理预测藻华越来越重要。这同时对藻类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实验室藻类检测方法繁多,但是没能找到一种或几种普适性强,精确度高,在不同藻生物量浓度下选用何种方法的方案。为找到一种快速有效地实验室藻类检测方法,本实验通过对细胞计数法、分光光度法、叶绿素α法这三种实验室常用方法的研究探讨,根据各种方法在藻生物量浓度变化范围内的精密度不同,从而确定不同藻生物量范围内的最优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性粉煤灰吸附性混凝剂处理太湖藻浆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太湖流域日益严重的藻类污染,以太湖采集的浓藻浆为实验原水,对照使用传统混凝剂,探讨了壳聚糖改性粉煤灰吸附性混凝剂对浓藻浆的藻水分离效果及去除藻类物质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吸附性混凝剂对浓藻浆的藻水分离效果良好。经投加量为2×10-4(质量分数)的改性粉煤灰吸附性混凝剂处理后,原藻浆产水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9%以上。壳聚糖的吸附架桥作用及改性粉煤灰的吸附作用增强了对原藻浆的分离去除作用,对后续藻的脱水处理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厂废弃的粉煤灰,变废为宝,制取应急处理藻华的絮凝剂.研究了各种方法改性的粉煤灰的除藻能力,并研究了改性酸浓度、改性温度、改性时间3个因素对盐酸改性粉煤灰除藻能力的影响.确定了酸改性粉煤灰的最佳改性条件.制得的改性粉煤灰在投加量为56 mg·L-1时,对藻类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2.4%.用它来应急处理藻华具有成本低、用量少、有效范围宽、沉降时间短,絮体密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李娜  杨建  吕刚  张军  季玉祥 《水处理技术》2012,38(4):35-38,44
采用"O3+GFH+BF"工艺作为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水质维持措施,为了考察该组合工艺的有效性及确定起决定作用的处理单元,将各工艺段出水置于气候培养箱,模拟外界自然条件开展藻类生长试验,结合水质变化规律,考察不同处理单元出水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开始前"O3+GFH+BF"保障工艺出水相较于二级出水,BOD5、COD、TP、NH4+-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71.8%、49.4%、96.6%、93.7%和15.3%。经过一个藻类的生长周期(约1个月)的培养后,各处理单元出水中均出现丝状绿藻;人工湖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53 mg.m-3,远低于二级出水中的220 mg.m-3。"O3+GFH+BF"保障工艺能有效抑制再生水景观回用过程中藻类的生长。试验中磷是主要限制因子,确定了GFH工艺是防止景观湖防富营养化的决定性工艺。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对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紫草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新疆紫草细胞生长和紫草素合成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悬浮培养的新疆紫草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低功率长时间或高功率短时间的超声处理对细胞生长比较有利. 在优化条件下(200 W超声处理1 min),培养结束时的生物量比对照提高61%. 超声波也可以提高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的紫草素含量和产量,接种后即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功率密度为39.9 mW/cm3、超声时间为3 min时,细胞紫草素含量和产量最高,达到2.72%和294 m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4%和135%. 超声波是通过提高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来强化紫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滇池蓝藻为载体,利用其抗紫外特性,用卡波姆树脂包裹蓝藻-阿维菌素(Avermectin, Av)粉,制成阿维菌素抗紫外缓释剂,利用FT-IR, SEM和HPLC等对蓝藻和缓释剂进行表征,研究其吸附与释放行为. 结果表明,Av在异丙醇中的饱和吸附量为160.81 mg/g,包裹10%卡波姆树脂的抗紫外缓释剂具有很好的缓释功能,在乙醇/水(4:1, j)中释放20 d,累计释放率为51.8%,释放机制是Fick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双重机制. 经4 h紫外光照射,含蓝藻的制剂中Av残留量为61%,不含蓝藻的制剂中Av残留量为39%.  相似文献   

14.
藻类叶绿素a提取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飞  孙昕  杨娌  何飞飞  王垿 《化工学报》2019,70(9):3421-3429
叶绿素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基础物质,是衡量水体藻类生物量以及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90%丙酮、无水乙醇、无水乙醇∶90%丙酮(1∶1)、无水乙醇∶90%丙酮(1∶2)、无水乙醇∶90%丙酮(2∶1)五种有机溶剂萃取已知浓度标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传统萃取叶绿素a的计算公式加以修正,并且在超声辅助破碎藻细胞的前提下分析了该五种有机溶剂对普通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中叶绿素a的萃取效果。确定了无水乙醇∶90%丙酮(2∶1)的萃取效果最好,而无水乙醇从效果、安全、环保等角度考虑为最优溶剂。通过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对不同时间段的浅水型湖库水体中的叶绿素a进行监测,验证了在超声条件下无水乙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了无水乙醇萃取叶绿素a的最佳条件。对于叶绿素a测定的优化研究使得以后野外水体大量测量叶绿素a的过程变得更为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5.
水华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众多影响因素共同导致藻类生长、水华爆发。常用的分析工具难以分析、预测实际情况下藻类的生长。该文利用当今世界上最大型的统计与图表分析软件之一STATISTICA对2008年和2009年奥运森林公园主湖的监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TATISTICA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适用于藻类生长分析,并发现除了已知的藻类生长影响因素(营养盐、温度等)之外,景观湖中底泥的累积效应也应纳入分析之内。  相似文献   

16.
王立  高崇  王小艺  刘载文 《化工学报》2017,68(3):1065-1072
为解决现有蓝藻生长动力学模型难以有效描述实际水体中蓝藻生长时变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导致水华预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构建蓝藻摄食和营养盐循环模型,并考虑水温、光照等主要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对蓝藻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建立蓝藻生长时变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其常值参数采用遗传算法与数值算法结合的方法进行优化率定,对其时变参数采用多元时序方法进行建模预测,根据分岔理论及时变系统理论分析水华暴发行为的非线性动力学机理,实现对蓝藻生长时变系统的水华预测。通过太湖流域监测实例表明,与现有研究相比,引入时变参数的蓝藻生长动力学模型更能反映蓝藻生长时变系统下水华暴发行为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其水华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上游地区用于水源热泵系统冷热源的湖库水藻含量高和钙镁离子浓度大的特点,开发设计出适合于湖库水源热泵的水处理设备-超声波除藻型过滤器。新型过滤器采用微滤技术和超声波技术协同作用达到除藻阻垢的目的,同时超声波空化作用产生的机械力能够强化过滤器的自动反冲洗效果,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经过一年的现场测试,分析了超声波除藻型过滤器的水质处理效果;与"旋流除砂器+综合水处理"这一常用的地表水源热泵水质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藻型过滤器在去浊、除沙、控藻、防垢阻垢方面均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将是长江上游地区地表水源热泵适用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化学需氧量( COD)作为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能够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COD数值越高,表明水质有机污染越严重。本文以Zn(NO3)2·6H2O为主要原料,Na2CO3·10H2O为沉淀剂,采用溶液直接沉淀法制得纳米ZnO。以纳米ZnO作为吸附剂和杀菌剂,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纳米ZnO对滇池水CO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ZnO的加入量为8 mg/L(滇池水)、吸附时间2 h时,滇池水COD值降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