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枫  李辉  徐艳 《风景园林》2020,27(10):19-22
城市中的自然空间在城市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基于湿地资源调查评价的深圳市湿地资源保护总体规划为例,并在以往城市生态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学角度的城市自然空间保护方法及建议:1)湿地保护规划从“零”突破;2)科学管控城市自然空间,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协同发展;3)注重城市自然空间与城市合理的干扰互动,并加强城市自然空间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20,(1)
类型学与形态学主导的规划技术在意大利战后至今的历史中心、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再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讨论了意大利类型学与形态学主导的规划技术的起源与差异;以博洛尼亚为例阐述类型学主导的规划技术如何通过管理建筑类型以指引规划行动,以乌尔比诺、卡尔塔吉龙、斯基奥为例阐述形态学主导的规划技术如何通过定义形态学单元以管理历史城市景观;进而结合我国城市保护的现状,探讨该技术对我国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发展目前正由高速变化转为优化更新,改善城市风貌也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城市风貌由制度性的规划控制细则和技术性的城市设计方法来引导、控制。以建筑学为母体的城市规划,其相关规划控制细则主要由建筑学视野制定;主要从建筑学背景出发的我国现行规划控制细则,无法全面保障城市空间的公共利益、良好地引导城市山水风貌的保护。文章从风景园林视野出发,对广州现行与城市山水风貌相关的规划控制细则进行文本分析,总结现行规划控制细则的不足,在国际城市相关规划控制经验的基础上,从“对山景的眺望保护”、“对水景的眺望保护”、“水景与人的关系处理”、“山景的延续”、“完整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6方面提出对广州山水格局规划控制细则的完善建议,以拓宽建筑学视野,完善城市规划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4.
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任务之一就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法律依据。在广东省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和实践过程中发现,各城市总体规划中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编制深度不一,提出的保护内容和有关措施也存在巨大差异,操作性不强,规划得不到具体落实。此外,作为城市总体规划补充部分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等各类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导致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往往在出现问题后才提出补救措施,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被动局面。因此,通过把城市总体规划中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专题模块化,为我省城市总体规划中文化遗产保护编制工作者提供思路;也希望城市总体规划中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得到落实,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贵利 《规划师》2001,17(6):18-21,26
为促进城市生态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证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城市生态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分区规划;城市扩展用地适用性分析;城市脆弱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以及城市社会区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11年11月通过了有关城市保护的最新国际建议——《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历史性城市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理念和方法是指导历史城市保护的新路径。《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借鉴这个新的保护理念,在保护规划中做了一些实践探索,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包括历史城区的评估认定,维持历史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理想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城市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规划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分别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生物多样性信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途径,并提出了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框架.最后得出城市规划中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各方协调,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8.
潘京 《消防科技》2009,28(7):528-530
通过分析“5&#183;12”大地震中城市消防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对四川省城市消防规划中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保护、消防站设置、避难地设置的编制规划在抗震救灾中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城市消防规划工作提供依据,以提高城市抗御地震等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晖  万谦 《华中建筑》2008,26(3):160-163
该文对现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规划期限、审批程序、效力等方面的不够明晰之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图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关系.提出了涉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体系框架及相关配套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山体是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决定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规划在山体与城市空间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从山体保护和利用两个方面,对萧山城区内的十二座山体作总体及分项的综合保护规划研究。规划分别从保护和利用两个方面构建体系和方法。在山体保护上,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保护体系;在山体开发利用上探寻山体开发容量控制及山体开发利用模式。规划的创新点在于以数据为支撑,在定性判断、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结合了定量的分析,应用数字高程模型,针对不同的山体分别提出开发容量控制建议标准等。  相似文献   

11.
苏畅  陈一秀  郭懿娴  郭诗怡 《园林》2022,(11):60-67
城市是生物多样性关注的热点区域,亦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风景园林、城乡规划领域既往研究中多次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然而对具体的保护方针措施及政策研究较为笼统,不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充分开展。围绕日本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绿地规划热点,基于深度案例解析其生物多样性导向下城市绿地总体规划相关施策;并以日本新宿区为核心案例,分析城市中心区范围内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厘清日本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具体流程;总结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绿地系统规划经验,以及国内绿地规划实际,讨论其规划施策经验在中国相关领域的可借鉴性,为未来国内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划管控施策及理论方法层面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10,(Z2)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了广州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历史文化街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面临政府公共干预失效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广州近现代花园洋房民居历史文化街区是构成广州城市传统风貌和特色空间形态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保护规划应完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面向实施和管理,改进保护模式和方法;从城市设计出发优化规划保护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规划信息     
《城市规划》2005,29(3):5-8
<正>建设部:城市湿地公园属于规划强制性内容 为规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申请、设立以及保护管理工作,建设部2月2日颁布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办法》指出,已批准设立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已批准设立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需在一年内编制完成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并划定绿线,严格保护。国家城市湿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容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编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动植物本底资料缺乏、涉及学科门类多、编制要求不够具体等,并对规划编制的实际操作提出了相应建议。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部分除科学配置观赏性植物种类外,应合理配置观果、观花种类,为各类动物提供食物;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应以构建保护各类动物的栖息地为编制重点,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鸿茹 《城乡建设》2011,(6):1-I0002
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处于最关键的阶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留住城市之根,才能延续城市历史,让城市焕发出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 重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科学规划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规划确定历史文脉的保护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落实保护的范围、等级和地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正一步步逼近城市的风貌底线。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威海市出台了对城市风貌进行管控的首个实体性地方法规—《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并要求编制《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名录》。城市风貌保护名录作为一种全新的规划形式,国内外相关实践甚少。基于此,文章首先基于对《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的解读,阐述了城市风貌保护名录的特征与价值,突显编制名录对城市风貌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而使其他获批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正视风貌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其次,针对城市风貌保护名录编制过程中的五个难点,总结编制城市风貌保护名录的方法;最后,以威海市为例,详细阐述城市风貌保护名录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利用要求及表达方式,以期对其他城市在未来编制相关规划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景慧 《城市规划》2011,35(12):9-12
1982年我国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初衷就是设立一项保护措施,从城市角度保护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与城市行政管辖有关的历史文化概念,它的保护范围和具体内容在保护规划中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规划范围应该一致,重点是中心城区的规划。从城市历史文化内在联系的角度遴选保护内容,确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建筑分类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俭  张恺 《城市规划》2001,25(1):38-42
对建筑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从城市特色的角度 ,对建筑的价值、要素进行分类分析 ,将有助于以保护规划措施与条例制定及其实施为目的的保护规划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城市在快速城市化冲击下城市生态隔离区保护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生态隔离区规划应对策略,强调以城乡统筹发展观为认识基点,变消极保留为积极保护、统筹发展,实现规划、发展"先入为主",并以厦门市后溪北部生态绿楔片区为实例,从项目策划、生态保护、发展经济及规划控制等方面探讨城市生态隔离区的规划思路与要点.  相似文献   

20.
"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与城市建成区联系最紧密的城市绿心中,进行城市绿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该实践有别于常规的生态修复规划,针对生态条件优越的场地提出了生态修复与优化提升策略。通过学习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心的建设经验,探索城市绿心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术策略,并以武汉市东湖绿心为例,提出前期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网络构建与规划绩效测算的具体技术方法,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