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温度与时间对氟化石墨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KF·2HF电解液制取氟气,并将其经二级净化设施纯化后,再与鳞片石墨粉(含炭>99%,粒度<40μm)在高温下直接进行反应,制得氟化石墨。在本工艺条件下,保持温度500℃,经15小时合成反应所制备的氟化石墨经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在波数1219cm-1处的吸收谱带强度最大,且其真密度、电阻率、含氟量和F/C值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BaCO_3、TiO_2为原料,SiC微球为微波良导体材料,原料经球磨,砂磨细化后与SiC微球均匀混合,采用微波微区加热技术合成BaTiO_3粉体。利用XRD、Raman和FT-IR确定合成温度以及定性分析、SEM进行形貌表征,PSD进行粒度分析,BET测试比表面积。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固相法,引入微波良导体SiC形成微波微区域加热制备出粒径400 nm,粒度分布均匀的四方相钛酸钡粉体,相比于传统固相法粒径更小,分散性良好。为钛酸钡粉体的微波固相法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氟化石墨作为一种非常理想的润滑剂你要想将它弄湿是根本不可能的,它不仅这一性能突出而且还有其它许多潜在能力。它在室温及高温条件下稳定且无毒、易制备。其非凡的表面性质为它提供了许多潜在的用途,从而给它带来了一个光明的商业前景。在此  相似文献   

4.
微波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明  余林  余坚  郝志峰  余倩  彭兰乔 《功能材料》2006,37(12):1978-1981,1984
以乙酸镁和草酸为原料,用微波固相法制备了立方晶系结构的纳米氧化镁.TGA对前驱体的热分析表明微波处理能降低分解温度.采用XRD、TEM和IR对不同制备条件下MgO的晶型、晶粒尺寸、以及表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时间、微波加热时间对粒径影响较大;在600℃下焙烧3h制备的MgO平均晶粒尺寸为14.33nm.  相似文献   

5.
固相法合成铜酞菁及热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酐、尿素、氯化铜等为主要原料,以钼酸铵和硼酸为催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铜酞菁;采用TG对其进行了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固相法合成铜酞菁,生产工艺简单易行;铜酞菁的热稳定性好,且主要取决于本身的结构,而与催化剂的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6.
纳米氟化铈(Ⅲ)的微波固相氧化还原合成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首次在微波场作用下,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快速合成了氟化铈(Ⅲ),通过XRD、TG-DTG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方法对样品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讨论了两种合成方法以及微波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本方法合成的CeF3,晶型为类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0nm。  相似文献   

7.
熔融—固相缩聚法中固相聚合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L-乳酸单体为原料,熔融-固相缩聚法合成了聚乳酸,重点研究了固相聚合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绝对压力60Pa,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分段控温,可使聚乳酸的粘均分子量提高到固相聚合反应前的5.3倍。通过对固相聚合产物的结晶度和熔点的分析,探讨地固相聚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隐晶质石墨的固定碳含量,扩大隐晶质石墨的应用范围,采用湖南郴州地区的隐晶质石墨为原料,用氟化铵-盐酸法对其进行纯化处理。研究了氟化铵的用量、反应温度、液固比以及反应次数对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氟化铵-盐酸法提纯隐晶质石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氟化铵的含量为45%,液固比为3∶1,恒温70℃反应2h,重复5次的条件下能够将隐晶质石墨的固定碳含量从83.08%提高到99.47%。研究表明氟化铵-盐酸法可以有效提高隐晶质石墨的固定碳含量。  相似文献   

9.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等电子元器件。本研究以碳酸钡和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形貌均匀且四方性高的BaTiO3粉体,系统研究了合成工艺(合成温度、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对BaTiO3粉体的影响。通过TG/DTA、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BaTiO3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主要影响BaTiO3粉体的四方性,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主要影响BaTiO3粉体的粒径和粒度分布;原材料经过90 r/min球磨24 h后,在合成温度1050℃、升温速率5℃/min和保温时间3 h的条件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0 nm、四方性(c/a)为1.009 1的形貌均匀的BaTiO3粉体。本工作为固相法制备高可靠性MLCC用纯BaTiO3粉体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郝占忠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0,18(5):653-656,661
以Gd2O3和NH4HF2为原料,利用TG-DTA分析方法和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研究了氟化氢铵氟化法合成氟化钆过程的反应机理,考察了系统压力、温度、时间和原料摩尔比对氟化率、氟含量、氧含量和氮含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合成过程包括NH4GdF4的低温缓慢合成反应、NH4HF2熔化后的NH4GdF4快速合成反应和高温时的NH4GdF4分解反应;氟化过程系统压力增加,氟化率和氟含量增加,氧含量降低,氮含量增加;温度升高,氟化率和氟含量增加,氧含量先降后升;氧含量随摩尔比增加而减少,氟含量随摩尔比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悬浮法合成了含氯量为1.O%~16.3%的氯化聚偏氟乙烯并考察了其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经氯化改性后,其结晶性与粘度下降,而溶解度和附着力增加。从而克服了PVDF不溶于普通溶剂、对基材的附着力差且需高温烘烤等缺点,扩大了PVDF在涂料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细鳞片石墨制备膨胀石墨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细鳞片膨胀石墨,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将100目-160目的细鳞片石墨置于硫酸:硝酸=5.0-7.5:1.0的主酸化液中酸化,并分步加入6W/%-7W/%的强氧化剂(KMnO4),6W/%的插入剂(FeCl3)继续搅拌2h以上,经水洗至 pH=5-7,烘干后在900℃-1000℃的高温下膨胀,可制得膨胀倍数为180倍-200倍,松装密度在0.0125g/mL,灰分为2.063W/%-2.470W/%,硫分为0.213W/%-0.233W%,挥发分为4.5W/%-8.5W/%的优质膨胀石墨。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所使用硝酸的比例降低了30%-60%,且一次性完成酸化处理,工艺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3.
负泊桑比石墨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断裂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具有平面负泊桑比石墨纤维/环氧树脂非平衡层合复合材料的断裂问题.与具有正泊桑比的常规平衡复合材料相比,这种材秆具有很高的断裂韧性.它抗裂纹扩展能力强,缺口断裂强度高,缺口敏感性低,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柔性石墨板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量了不同密度柔性石墨板的拉伸强度、压缩率和回弹率等力学性能,研究了可膨胀石墨膨化倍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认为柔性石墨的抗拉强度主要来自于膨胀石墨解理表面起伏之间相互锁合的机械力-一种内部静摩擦力,又利用SEM、XRD、AF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柔性石墨的内部微观结构,并探讨了微观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观孔结构对柔性石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量了不同密度柔性石墨纸的抗拉强度、压缩率、回弹率和基本断裂功。研究了可膨胀石墨化倍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又利用SEM、XRD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柔性石墨的微观孔结构,并探讨了微观孔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和先进流变扩展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VDF熔体在较宽剪切速率范围(1×10-2s-1~5×103s-1)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在极低的剪切速率范围内,PVDF熔体黏度几乎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而在较高的剪切速率范围内,PVDF熔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表现出强烈的剪切变稀行为,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同时探讨了分子量、剪切速率、温度对PVDF熔体非牛顿指数、粘流活化能等流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掺杂石墨导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制备了一系列掺杂石墨并研究了其导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制得的纯石墨相比,掺杂石墨的导热系数均有较大的提高,掺杂钛组元可使石墨材料的导热性能有所提高,而硅组元的加入可大大提高石墨材料的导热性能,硼组元的加入则使石墨材料的导热性能明显下降,这与硼原子可溶入石墨晶格而造成晶格缺陷有关,XRD分析结果表明掺杂石墨都具有大的晶格尺寸,高的石墨化程度,这与掺杂组元的催化石墨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双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PP)制备相容剂PSM,并研究了PSM在PP/Talc/TPU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柔性石墨强度的物理模型和已知的石墨性能与结构参数,同时考虑到压轧过程中回弹率和微晶取向角的变化,利用有关的摩擦学知识,探讨对理想柔性石墨抗拉强度进行计算机模拟,最终计算求得柔性石墨的理论抗拉强度,进而比较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讨论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的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将GICs形成过程划分为熔融、活化、扩散和成键等阶段,分析了各阶段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氯化铜、氯化镍、GICs的合成实验为基础,根据SEM对石墨膨胀前后,插层后的形貌分析,以及膨胀石墨合成GICs反应前后体积变化分析,认为GICs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