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在云南省内多年的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对西南边疆省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排水系统、排水体制、管材、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选型、深度处理及再生利用、污泥处理及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刘智晓  刘龙志 《给水排水》2011,37(11):25-31
近些年,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及数量飞速发展,在缓解环境压力、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污水处理厂设计水平及质量与后期运行效果密切相关,从设计环节保证后期的可靠、稳定运行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调研结果,从运营角度,剖析了污水处理厂设计将面临的各种考验,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水环境的氮磷污染现状和来源、国家控制水体氮磷污染的水环境标准、提高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能力的紧迫性以及相应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和发展.脱氮除磷工艺如A/O工艺、A2/O 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其变型工艺(ICEAS、DAT-IAT、CASS)和UNITANK.工艺在我国都有应用.我国自主开发的倒置A2/O工艺,A-A2/O和改进AB工艺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北京汛期对卢沟桥污水处理厂运行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夏季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水质水量发生突变,影响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针对降雨水量水质特点,分析探讨汛期对北京市卢沟桥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汛期降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降低了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改变了污水组分、降低了系统脱氮的能力,但此时除磷的效果却有所上升.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对污水处理厂汛期运行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工程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工程设计中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首先分析了系统总污泥龄与好氧污泥龄的区别,强调好氧污泥龄不宜盲目取大,可用满足硝化功能的最小污泥龄乘以适宜的安全系数求得;其次,指出仍沿用设置初沉池时的f值进行无初沉池A2/O系统的工程设计会带来约40%~60%的误差,对系统产率系数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建议不设初沉池的生物除磷脱氮系统采用反映系统综合性能的净过程产率系数Yn或总产率系数yBOD进行设计计算;最后强调了活性污泥总量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6.
介绍北京排水集团各污水处理厂的氮磷考核标准以及2005年脱氮除磷的运行情况,并对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率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UCT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坂雪岗污水处理厂是深圳市第一个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万m3/d.采用改良UCT工艺,进水采用两点进水方式,80%的污水进入厌氧区,20%的污水进入缺氧区,由配水井和配水堰板配水;通过阀门调节,可实现UCT、常规A2/O、改良A2/O、A/O4种工艺的变换.介绍了工艺特点及其设计、运行参数,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随着受纳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污水处理厂尾水N、P排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实际情况,在脱氮除磷改造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处理构筑物,提出增加厌氧池或缺氧池以确保生物除磷或脱氮效果.改造采用基于两段A/O的生物处理工艺,工艺论证采用IWA使用的ASMs系列模型进行模拟,模型参数使用污水处理厂多年运行数据进行率定,模拟结论可信.此方法可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设计中,特别是对污水处理运行诊断和实际运行节能减排过程优化具有优势.通过合理调整运行工艺参数,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尾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调控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多对酒仙桥和清河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作的实践,结合运行数据摸索最佳的工艺参数并及时进行调控,分析2006年两个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数据,总结出提高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水平的控制参数,以及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A~2/O—MBR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A2/O—MBR组合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半年内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工艺的影响以及组合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得系统出水CODCr、NH3—N、TP分别为30 mg/L1、mg/L、0.37 mg/L,去除率分别为90%、94%、91%,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并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概述了我国城市供水状况和用水结构,指出了水资源短缺引起的各种供水问题的严重性,探讨了进行污水再生利用,推进污水资源化的重大意义。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情况,包括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能力、实际利用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技术经济效益等内容,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实际运行除磷效果差、出水TP不能达标排放的问题,通过监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出水水质和生化反应池运行参数,分析除磷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并研究其解决措施,寻求最优的运行参数和工程改造措施,提出优化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强化污泥处理系统污泥水的处理,以及启动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化学除磷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解决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已刻不容缓。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小城镇污水处理进行规划与设计,使工程能更切合北京市小城镇的具体实际,对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规划设计中有关工程规模、进出水水质、厂址选择、处理工艺选择、污水消毒与污泥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获得较佳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二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时出水氮、磷指标很难同时达到一级A标准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优化工艺运行参数,包括优先利用碳源进行生物脱氮、增加缺氧反硝化池容、降低回流混合液DO等方式,进行强化生物脱氮,首先使出水氮指标达到一级A标准,然后在深度处理单元采用化学方法除磷,使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一级A标准。并通过生产性试验,探讨了强化生物脱氮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采用UNITANK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强化生物脱氮,出水氮指标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Biowin软件为模拟平台,利用补充的实测数据(如μmax,20和溶解氧)对初步校正的模型进行了二次校正,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二次校正后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拟效果更加可靠。然后,使用经校正和验证的模型以高明污水处理厂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出水一级B升级到一级A为目标进行了升级改造的策略分析,通过对内回流比、外回流量、泥龄、溶解氧等单因素分析出水达标的可行性。利用这些因素的敏感性确定了一个最优的组合方案,并针对高效生物除磷前提下的化学除磷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植物提取液进行污水处理厂除臭。简要介绍了植物提取液除臭的机理:利用喷雾系统将提取液直接喷洒在臭气源附近,喷洒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使异味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污水处理工程污水量5万m3/d,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区域,总控制面积2 500 m2。工程总投资200.5万元,运行费用9 773元/d。系统运行时,H2S和NH3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DAT-IAT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DAT-IAT工艺的设想,通过试验证明,污泥龄为13d时,改进后的工艺可以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DAT-IAT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DAT-IAT工艺的设想,通过试验证明,污泥最佳回流比在200%~300%时,改进后的工艺可以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截至2009年底,全国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共1 91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10 594万m3/d,平均日处理水量8 132万m3/d,设施平均利用率为76.8%。对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的统计分析表明:以小型污水处理厂(5万m3/d以下)增长最为迅速;大型污水处理厂和采用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平均利用率均相对较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污水处理能力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除了大西北地区,其他七大区域的平均利用率均在7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与GDP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主体工艺类型和设计规模,有效提高设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漓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流域水污染控制角度出发,对漓江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漓江流域城镇经济、技术水平特点,对流域的城镇排水的体制、出路进行了分析;根据污水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水环境容量分布,确定了流域内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在分析了几种适合中小城市特点的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后,提出了4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作为流域不同类型城镇的城市污水处理的优选技术;为保证流域水污染有效控制,建议实行流域水环境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