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些年,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及数量飞速发展,在缓解环境压力、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污水处理厂设计水平及质量与后期运行效果密切相关,从设计环节保证后期的可靠、稳定运行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调研结果,从运营角度,剖析了污水处理厂设计将面临的各种考验,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工程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工程设计中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首先分析了系统总污泥龄与好氧污泥龄的区别,强调好氧污泥龄不宜盲目取大,可用满足硝化功能的最小污泥龄乘以适宜的安全系数求得;其次,指出仍沿用设置初沉池时的f值进行无初沉池A2/O系统的工程设计会带来约40%~60%的误差,对系统产率系数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建议不设初沉池的生物除磷脱氮系统采用反映系统综合性能的净过程产率系数Yn或总产率系数yBOD进行设计计算;最后强调了活性污泥总量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水务》2006,(1):38-40
介绍北京排水集团各污水处理厂的氮磷考核标准以及2005年脱氮除磷的运行情况,并对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率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受纳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污水处理厂尾水N、P排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实际情况,在脱氮除磷改造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处理构筑物,提出增加厌氧池或缺氧池以确保生物除磷或脱氮效果.改造采用基于两段A/O的生物处理工艺,工艺论证采用IWA使用的ASMs系列模型进行模拟,模型参数使用污水处理厂多年运行数据进行率定,模拟结论可信.此方法可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设计中,特别是对污水处理运行诊断和实际运行节能减排过程优化具有优势.通过合理调整运行工艺参数,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尾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解决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已刻不容缓。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小城镇污水处理进行规划与设计,使工程能更切合北京市小城镇的具体实际,对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规划设计中有关工程规模、进出水水质、厂址选择、处理工艺选择、污水消毒与污泥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获得较佳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以Biowin软件为模拟平台,利用补充的实测数据(如μmax,20和溶解氧)对初步校正的模型进行了二次校正,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二次校正后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拟效果更加可靠。然后,使用经校正和验证的模型以高明污水处理厂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出水一级B升级到一级A为目标进行了升级改造的策略分析,通过对内回流比、外回流量、泥龄、溶解氧等单因素分析出水达标的可行性。利用这些因素的敏感性确定了一个最优的组合方案,并针对高效生物除磷前提下的化学除磷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DAT-IAT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DAT-IAT工艺的设想,通过试验证明,污泥龄为13d时,改进后的工艺可以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DAT-IAT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DAT-IAT工艺的设想,通过试验证明,污泥最佳回流比在200%~300%时,改进后的工艺可以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截至2009年底,全国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共1 91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10 594万m3/d,平均日处理水量8 132万m3/d,设施平均利用率为76.8%。对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的统计分析表明:以小型污水处理厂(5万m3/d以下)增长最为迅速;大型污水处理厂和采用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平均利用率均相对较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污水处理能力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除了大西北地区,其他七大区域的平均利用率均在7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与GDP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主体工艺类型和设计规模,有效提高设施利用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