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城乡规划正处在新的发展环境之下,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已经迈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党和政府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新要求.针对城市发展的现状需求和未来趋势,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开展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城乡规划取得了成效,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理念需要转变,规划目标需要提升,规划内容需要优化,规划技术需要创新,规划政策需要衔接.  相似文献   

2.
胡波 《城乡建设》2020,(3):27-28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展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速度优先转向存量挖潜、质量至上,这标志着城市发展的存量时代已经来临。提高城市生活品质,重塑高质量城市人居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其本质就是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因此园林绿化在城市存量发展的时代理应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也孕育出源远流长的城市文明。《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以图文述说的形式,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而这恰恰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中的写照。这样的撰写逻辑轻易地打破了在西方城市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偏见,即认为城市文明是西方文明的特有产物。书中指出,中国城市承载了独特的中国文明,它代表着与西方城市不同的另一种城市类型。它的演变,也体现出中国文明的演变。而此书的主要目的则是在历史的视角中寻找当今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
随着国家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结合各城市规划·建设的推进,市民精神文明追求提高,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功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园林建设规划应与城市发展的进程相匹配,特别在树木的配置、植物与建筑物协调、各项园林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和效果,政策的出现使我们建设生态国家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林业发展作为促进生态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主体,在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了,承担着光荣的使命。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进行充分的理解。认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森林环城,林水相依",这已成为"新梧州"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这一理念和城市发展趋势,今年3月,梧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目前,创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做好各项创建准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7.
滕腾 《城市住宅》2021,28(4):133-134
由于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以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圈.通过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变化情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城市自然公园生态建设中不妥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尹秀华 《城乡建设》2013,(1):40-42,4,5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设计的一个子课题."黄蓝"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使得东营市区域发展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强化,东营迎来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着手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方面的研究,从城市形象定位角度审视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战略重点,有利于城市内在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城市形象定位的科学界定,阐明城市形象个性化定位的重大意义,指出城市形象定位是东营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分析了东营城市形象定位中个性化要素和定位,提出了建设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灵魂的追述     
30年!中国经济已飞奔了30年。这30年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付出的代价也不敢言轻。王石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快,以至我们灵魂无法追上我们,我们应该慢下来,好让灵魂跟上我们的步伐。"是的,城市的灵魂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代社会已从工业文明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应该说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第一代城市理论:人与城市,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形态;到第二代城市理论:人与人,强调社区功能,人本精神;到第三代城市理论:人与自然,注重人与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顾朝林 《城市规划》2006,30(3):26-31
从信息化、全球化和高技术发展正在重建世界出发,概述了中国城市已经参与全球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出现某些新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城市体系内不是所有城市的快速增长,而是一些与全球化进程相连接的关键城市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几个城市的城市功能的全球化,城市规模的巨型化,城市间交流的快速化,以及城市联盟及其一体化,以发展中的全球城市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正在发育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