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城乡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定期就控规实施开展评估,既是《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也是应对发展现实、及时改进规划的需要。本文结合杭州市的经验,提出控规实施评估报告编制的方法,对评估对象进行了界定,总结常用的评估分析方法,阐述了影响控规实施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控规编制、控规实施中的问题,归纳了控规实施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最后,对资源最大化利用与城市品质的关系、保障公益性设施用地的落实、指标的量化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对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开发实际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Hopkins(2012)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中国城市的UGBs实施评估的分析框架,包括总规UGBs、控规UGBs、规划许可、实际开发这些环节之间的一致性(conformance)和绩效(performance).现将该分析框架应用于北京,利用北京2004版总规的UGBs、后续批复的一系列控规UGBs、发放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证)、利用遥感和人工手段观测到的城市开发数据(城市扩张即增量开发、城市更新即存量开发),对UGBs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显示:①控规与总规相比,UGBs有较大扩张;②控规与规划许可的一致性程度较高;③规划许可与UGBs对实际开发的有限控制力度主要体现在没有规划许可的非正式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不同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差异,本文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在对国内外已有的建筑碳排放测算结果归一化的基础上,构建了静态及动态的建筑碳排放流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木结构3种结构住宅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流,其中包括隐含碳排放期阶段、建筑运营期阶段、建筑废弃及回收期阶段的碳排放流。研究结果表明:1)3种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静态碳排放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钢结构住宅建筑的碳排放流量(1849)、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的碳排放流量(1 778)、木结构住宅建筑的碳排放流量(1 230);2)3种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时点碳排放流比较结果:隐含碳排放期阶段碳排放流由大到小依次为钢结构住宅建筑碳排放流(451)、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碳排放流(378),木结构住宅建筑的碳排放流(172);建筑运行期阶段碳排放流由大到小依次为钢结构住宅建筑碳排放流(29)、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碳排放流(28),木结构住宅建筑的碳排放流(26);废弃及回收期阶段碳排放流主要表现为负碳排放,钢结构建筑和木结构的负碳排放流量相近,分别为-52、-53,凝土结构的负碳排放流为-0.3,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论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2017年度长兴县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获取其碳排放数据,结合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与碳排放具有相关性的土地利用类型。然后依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数学模型,以模型为依据得到结论 :在各类用地中只有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林地和园地规模变化对县域碳排放总量有直接影响。其中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对碳排放总量影响较大,工矿仓储用地、林地和园地影响较小。除此之外,产业布局方式、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性、生态体系完整性同样对县域碳排放总量有明显影响。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的低碳视角下小城镇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量化和预测用地的碳排放是实现规 划控碳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城镇建设用地分 类体系,从城市用地建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核算视角,提出以“用地”作为碳排放的核算 终端和核算单元,基于PCA-BP神经网络建 立规划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来预测用地碳 排放。将调研获得的样本地块的碳排放数据 作为因变量,以其用地特征指标(包括:容积 率、建筑单体数量、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 筑高度、用地类型、用地兼容性、人口密度) 作为自变量,建立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以长 兴县老城区为实例,应用该模型预测用地碳 排放,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该方法能较准 确地预测用地的碳排放,为城市的低碳规划 和碳排放管控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沛儒  李铮伟 《规划师》2013,29(3):68-74
现有关于碳足迹评估的文献多数依赖由上而下的经济系统输入输出方法对国家范围或区域尺度进行分析,或者局限于应用由下而上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分析单一建筑系统。如何从街区或小区范围(即城市设计尺度)来评估低碳城市绩效,以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仍然有待研究。研究选取澳门城市中心区的2个面积约为1 km2的街区—新口岸区和佑汉区,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类型、能耗与碳排放关系的分析,根据建筑的碳排放和太阳能接受度分析结果,归纳出低碳城市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态对家庭建筑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空间形态、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举措.国内外学者已经证实空间形态对交通碳排放的显著影响,但其对建筑碳排放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对北京1 188份家庭碳排放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均住房面积每增加1%,建筑碳排放增加0.48%;家庭每增加1人,建筑碳排放量增加27.54%;家庭人均收入对于建筑碳排放有阶段性影响,呈曲线关系;人口密度与家庭建筑碳排放存在负向关系.因此,北京可通过构建紧凑型城市、加强房地产市场住房面积调控以及提升中高收入人群低碳意识等政策,降低家庭建筑碳排放,构建低碳城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日益激烈,亟需控规对其开发建设进行规范和引导。论文在述评当前旅游景区控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旅游景区控规特色,从资源、活动、环境、设施等四方面构建旅游景区控规系统,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出包含景物保护、用地使用、环境质量、建筑建造、设施配套等五大主题、十二个层次、30项控制指标的控制体系,并对主要指标的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旅游景区控规编制以及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形成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评审中,评估道路网的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把握道路网规划的交通容量与地块规划对应的交通需求是否平衡。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控规道路网"系统量化"评估方法,并以长沙老城区为案例,对控规道路网交通容量的供给、控规用地对应的交通需求以及两者的供需关系和空间关系进行评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提高控规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高层办公建筑体量大、能耗高、碳排放基量大,已成为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重点。根据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体系,将高层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建材生产、建筑施工、运行维护和拆解回收;梳理了各阶段的碳排放因子,将"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kgCO_2/(m~2·a)"作为碳排放计量参数,以消除使用年限、建筑规模不同的影响,便于开展计算结果的平行比较;进一步创建了高层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基于模型计算了天津市29栋高层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结果在48.3~66.1 kgCO_2/(m~2·a)之间,其中"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占比最大,达到89.3%,其次是"建材生产"阶段,占比10.4%,"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与"拆解回收"阶段减碳量可相互抵消而忽略不计。运用SVR(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对碳排放计算结果与影响变量进行拟合分析,构建出高层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得出的训练样本(22栋)、测试样本(7栋)碳排放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95,模型预测性能良好。该预测模型通过输入4个影响变量数据,即可得碳排放量预测值,能够极大地降低运算时间和工作量,实现了设计师在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初期阶段方便快捷的预测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推广绿色建筑在缺少激励性政策的背景下,探索国务院提倡的容积率奖励机制意义重大。以2014年宁波市全年通过节能评估的居住建筑为对象,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能、节水量折合成碳排放指标,结合当年居住区实际水电耗量,测算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碳排放额度,建立容积率与人均用地指标的回归方程,得到基于碳排放的容积率奖励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测算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分为建材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使用和维护更新、废弃与拆除 5 个阶段,分别分析各阶段碳排放的来源,运用碳排放因子法确定各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模型,结合广州市某高校办公楼改扩建工程案例,分析各阶段碳排放特点与强度,为建筑碳排放测算研究提供参考。测算结果表明,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运营维护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大的阶段,分别占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 30.03%和 68.00%。同时也是减排潜力最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中国内陆城市使用再生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的环境潜力以便为工程决策提供参考,以山西太原为例研究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在确定系统边界和分析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与文献数据,确定了太原当地碳排放清单,建立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根据实际调研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运输距离等参数,分析太原2个典型混凝土结构分别采用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在骨料生产、水泥生产、运输和填埋过程中所产生的等效碳排放。基于太原当地碳排放清单和选定的边界条件,以典型案例的实际数据为基础,进行运输距离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太原当地碳排放清单、混凝土配合比和运输距离等数据的情况下,相比采用天然骨料混凝土,2个典型结构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等效碳排放可分别降低3.25%和8.39%,且显著降低天然骨料开采及填埋场占用土地,具有较为显著的环境效益; 确定了采用再生混凝土取代天然骨料混凝土具有相对碳排放优势的范围; 天然骨料从矿山运输至搅拌站距离、废弃混凝土从拆除现场运输至填埋场距离以及废弃混凝土从拆除现场运输至再生建材工厂距离的临界值分别为18.3、8.5、18.8 km。  相似文献   

14.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碳排放计算非常复杂。根据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和相关消耗定额进行估算,构建基于碳源消耗量和碳排放因子的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并提出优化节能减排施工方案、预报施工碳排放、构建建设工程施工碳排放交易机制、定量化评价绿色建筑与施工等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建筑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逐年增多,建筑 VOCs 减排是城市绿色治理的关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引入规范激活理论中个人规范和结果认知两个潜变量,构建居民建筑 VOCs 减排行为意向理论模型,研究居民建筑 VOCs 减排影响机理。基于 1088 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实证研究居民建筑 VOCs 减排行为。结果表明:个人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直接影响居民建筑 VOCs 减排行为意向。主观规范不直接影响居民建筑 VOCs减排行为意向而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影响,结果认知通过个人规范和行为态度影响居民建筑 VOCs 减排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6.
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建筑业活动及相关产品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为了定量分析建筑物GHG的排放情况,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模型。同时,为了探讨建筑业减排指标和减少建筑业碳排放的途径,本文选取木结构、轻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3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对其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了定量测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同样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木结构建筑相比其它2种结构的建筑具有较低的生命周期碳排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城市空间布局关键要素与碳排放关系的入手,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针对城市规划涉及的土地利用、交通组织、设施与建筑布局等方面,提出绿地碳汇网络、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土地混合使用、街区尺度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地下空间利用、结合气候的建筑布局等规划技术,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探索适合特大城市中心区进行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秦波  邵然 《城市规划》2012,(6):33-38
基于北京1400份居民的建筑和出行能源消费行为问卷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工具LISA确定高(低)直接碳排放居民的聚集社区,进而通过五个社区的案例研究,探讨居民直接碳排放和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建筑密度、土地利用形态、就业可达性和公交可达性均对居民的直接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合理规划空间形态是构建低碳城市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material-based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 over the life cycle of a bamboo-structure residential building prototype with innovative insulation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a typical brick-concrete building, the bamboo-structure building requires less energy and emits less carbon dioxide to meet the identical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i.e., envelope insulation and structure supporting.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 several scenario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LEED standard and the technical potentia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potential to reduce 11.0% (18.5%) of the embodied energy (carbon) for the use of recycled-content building materials and 51.3% (69.2%) for the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potentials varies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s and available technologies in the current market. The analysis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material-based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 over the life cycle of a building.  相似文献   

20.
Choosing the most sustainable deconstruction strategy requires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ntributing factors including prices and energy embodiment of the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the travelling distances, energy use and cost associated with the recycling processes, inflation rate, costs of designing the components for reuse-ability, costs of disassembly and re-assembly. Furthermore, a typical building comprises thousand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with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y affect their reusability and recyclability. These lead to an enormous amount of information that needs to be stored and made available for analysis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deconstruction stage.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and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various alternative de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n cost, energy use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construction using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typic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The results of a case study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