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在界定城市边缘区毗邻隔离住区概念的基础上,归纳其形成路径,从住区类型、公共配套设施和居住人口结构三个方面总结其特征,得出空间封闭和社会经济差异是造成居住隔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开放住区模式,探讨消除居住隔离、促进交流的应对策略,并通过划分小尺度居住空间、引入街道、消除道路隔离效果和营造线性开放空间四个步骤探讨城市边缘区毗邻隔离住区中不同群体交往的可能性,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于住区更新研究。遵循"判定社会资本存量→明确障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的研究思路,探讨打破隔离状态、促进住区和谐发展的策略,建立城市毗邻隔离住区更新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关注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形态双重隔离现象,重点分析了住区公共空间异化与社会隔离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既有住区更新居住融合的社会目标,指出了通过公共空间重构促进居住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最后,以公共空间重构为切入点,探讨了居住融合导向下的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将混合居住理论应用于既有住区更新研究中,在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毗邻隔离住区类型进行概念界定与特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融更新的策略,并尝试在微观层面上深化混合居住理论,增进混合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住宅建设的不断发展下,以居住小区理论为指导建设的封闭住区出现了主区生活和城市隔离、住区活力下降、住区设施利用率高、交通拥堵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当下城市资源和住区资源共享的趋势,从住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绿化景观和开放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友好边界:住区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  钱才云 《规划师》2012,28(9):40-43
我国住区模式源于"邻里单位"和"单位大院",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被喻为"孤岛"和"碎片"。住区与城市的隔离,带来了城市结构的破坏、街区尺度的增大和城市交通的拥堵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索与城市良性互动的"住区友好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设计策略包括:内向延伸城市街道空间,面向城市开放住区边界空间,构筑融入街道生活的住区边界空间网络。  相似文献   

7.
杨震  伍秋橙  孟圆华 《住区》2021,(2):72-82
城市发展过程中,外来移民群体同质性聚集形成“移民住区”,居住隔离现象反映了移民住区面临的空间问题与融合困境.在既有的居住隔离应对实践与研究中,较多关注宏观层面,微观视角相对缺失.本文以美国波士顿北端移民住区为例,详述其在“居住空间修复、商住空间更新、住区边界缝合、人文场所塑造”四方面的微观空间营造作法,总结归纳出“政策...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6):63-67
在拉美城市中,城市边界迅速扩张,强势群体占据了环境优美地段的高级住区,这成为城市消费景观环境不平等的有力实证。强势群体利用自身的经济、政治优势占据了城市中环境和设施相对优越的区域,并形成与周围区域隔离的堡垒式高级住区,成为拉美城市司空见惯的现象。本文以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大都市区为例,基于其城市高级住区和消费景观毗邻分布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探讨并分析了这一现象,期望能为我国现阶段政府调控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城市消费景观环境不平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传统封闭式住区与城市界面隔离,公共空间内向,公众参与缺乏等弊端逐渐显露,街区型住区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国家提倡推广街区型住区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对街区型住区的相关设计研究更显迫切。街区型住区相对于传统封闭式住区较易形成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对这些住区现有建成环境的评估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使用后评估方法的研究,结合街区型住区设计理论,对上海五角场地区的典型案例"创智坊"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评估,建立量化的评估因素体系并就其中重要因素提出设计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住区户外空间承载着居民日常的锻炼健身、休闲娱乐、交往交流等活动,对促进居民健康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城市住区户外活动空间供需矛盾的问题,通过对湖北省9个市54个住区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城市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现存问题及主要原因。基于共享理念,从基础、核心、方法、保障四个维度提出了更新策略,并结合居民行为特征构建城市住区户外空间三级共享体系,来应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不足的问题,以期为城市住区户外空间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洋 《工业建筑》2014,(9):11-13
以建筑人居环境劣化、团结户问题和地域经济性损耗等为代表,老工业住区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衰退而逐渐边缘化,同时住区居民结构变迁引发社会性衰退。以武汉市青山区"红房子"住区为例,通过梳理"红房子"住区建设演变机理,分析提出"红房子"住区物理性衰退的表象及居民结构变迁引发的社会衰退,并提出了工业住区保护与更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汪坚强 《城市规划》2002,26(7):43-46
结合近年来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的现状特点 ,在分析我国旧城更新改造走“民主化”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初探了旧城更新改造中的“民主化”的更新改造之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更新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它是对城市中衰落区域进行重建、整治和功能改变的目的性行为。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绘制得出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对近20年来(1996-2015年)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对聚类图谱、关键词中心度和突现度的研究发现:(1)目前的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已较为成熟,且双方的改造对象相似;(2)国内该领域以实证研究居多,国外则是实证和理论研究相结合;(3)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问题,国内外有各自的侧重点;(4)"三旧"改造是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的一个新研究热点,而国外研究也不断出现新的分支。  相似文献   

14.
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城市社会学视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马航 《城市规划》2007,31(1):26-32
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深圳城中村是非农化农民群体“小传统”依附的“新社会空间”,是保护和实现他们的多重利益和权益,以及与城市顺利接轨的媒介,这是目前的城中村改造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同时结合国外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教训和经验,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明前 《城市规划》2001,25(12):21-24
对上海自 1990年以来的前一轮旧区改造的特点和教训作了简要回顾和总结 ,并就新一轮旧区改造规划理念、发展和保护、公平与效益、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深圳城市更新实践作了简要回顾,重点剖析了当前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更新政策分散、管理权限分散、空间范围分割、政府计划缺位,以及城市规划不适应更新管理需求等。指出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建设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体系;设立城市更新的专职机构;以政府计划引导城市更新有序进行;以城市更新单元统筹城市更新空间范围;以及改革城市规划体系,适应城市更新规划管理要求等。  相似文献   

17.
林坚  叶子君 《城市规划》2019,43(11):9-12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议题,并在国家发展阶段有其特定的历史任务。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城市更新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发现绿色城市更新的时代价值,分析我国绿色城市更新在"点"、"线"、"面"上的既往探索及现实挑战,结合绿色城市更新的国际动向,提出"十四五"时期有关绿色城市更新的若干建议。包括:(1)绿色城市更新规划先行;(2)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网络;(3)探索绿色零碳社区更新;(4)创新绿色城市更新机制,探索增存挂钩"绿色折抵"、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深圳城市更新地区规划标准编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深圳城市规划标准的由来与演变入手,分析当前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更新工作对规划标准的新需求,进而构建针对更新地区的规划标准与准则的主体框架;在对比介绍香港、上海、长沙等城市在规划标准编制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深圳城市更新地区规划标准的编制思路及主要内容;并对当前更新规划编制与审批中问题比较突出、需求比较迫切的更新对象、更新范围、更新模式、功能引导、开发控制、公共设施等标准做了探讨性研究,以期能够完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体系结构,满足政府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阴劼  司南  张文佳 《城市规划》2021,45(1):39-45
从新马克思主义租隙理论出发,构建中国模式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以深圳为例,发现土地性质和实施主体对租隙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正规用地和非国企主导的更新中租隙的变化规律更符合自由市场理论;在非正规用地和国企主导的更新中,政府的影响更显著.通过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内部协调与外部平衡机制,国有企业可以承担在一定区位上的租隙损失,帮助政府实现所需要的城市更新目标.  相似文献   

20.
林强 《城市规划》2017,(11):52-55,71
城市更新是盘活存量用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深圳市为例,通过与政府主导旧城改造的政策比较,分析深圳城市更新政策的制度优势。同时,剖析了城市更新政策的制度短板,包括对法定图则空间资源配置的影响、对规划管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对局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最后,从加强城市更新规划评估、健全城市更新容积率管理、改进城市更新地价规则等方面提出完善城市更新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