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山~麻栗坡断裂带是滇东南重要的区域断裂之一,其力学性质及构造型式与文山巨型旋钮构造体系一致,属平移压扭性构造,该断裂控制了文山~麻栗坡一带区域构造格局及成矿条件。断裂中段红石岩矿田内的几个矿床具有相近的成矿特征,其中典型矿床有小洞锑矿、甘沙坡铅锌(铜)矿、红石岩铅锌铜矿、荒田钨矿、马安山铅锌重晶石矿等,矿床(点)的空间分布及元素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区成矿作用方式及找矿规律。  相似文献   

2.
文山-麻栗坡断裂带是滇东南重要的区域断裂之一,其力学性质及构造型式与文山巨型旋钮构造体系一致,属平移压扭性构造,该断裂控制了文山-麻栗坡一带区域构造格局及成矿条件。断裂中段红石岩矿田内的几个矿床具有相近的成矿特征,其中典型矿床有小洞锑矿、甘沙坡铅锌(铜)矿、红石岩铅锌铜矿、荒田钨矿、马安山铅锌重晶石矿等,矿床(点)的空间分布及元素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区成矿作用方式及找矿规律。  相似文献   

3.
阳春盆地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麻料矿区位于阳春盆地南缘,是新近发现的一处铅锌多金属矿床,矿脉主要受NWW—NW向和近SN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详细分析了麻料铅锌金属矿地质特征,并对其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祁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以中温热液充填型为主。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区内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时间上与印支期—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相匹配。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并讨论了留书塘铅锌矿床、石桥铺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区内主要找矿标志为基底(深大)断裂带旁的次级断裂、岩浆岩、围岩蚀变、物化探组合异常、地表露头、民采老窿或采坑;(2)岩浆岩周边的基底断裂破碎带为该区找矿预测的优选部位,如关帝庙岩体内部及西侧、清水塘隐伏岩体、羊角塘隐伏岩体周边破碎带为该区寻找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最佳部位,尤其是断裂发育、物化探异常地区。  相似文献   

5.
曾公嶂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闽粤沿海中生代锡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西部,粤东中—新生代断陷区—莲花山深大断裂西侧,其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盆地内及周边已发现有多个矿(床)点,与火山成矿作用有关,具多阶段的多金属矿化特征,矿种类型包括Sn、Pb、Zn、Sb、Cu、Ag等。从曾公嶂中生代火山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结合区内典型矿(床)点地质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总结了该区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为本区下步勘查工作提供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周虎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8):152-154
翁源县石背山铅锌铁多金属矿床属于粤北曲江构造盆地的一部分,而此盆地是广东省重要的铅锌矿产地,并且区内矿床成矿模式相同;通过矿床的成矿环境进行研究,对其控矿因素中地层、构造和岩浆岩进行分析,合理地推究出其成矿机理,从而为区内同种类型矿床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英将铅锌矿位于华南板块闽赣粤造山带武夷褶皱带北缘华南板块之板块碰撞缝合带―萍乡—广丰古缝合断裂带的南侧,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分布普遍,是赣东北地区重要的找矿远景区。总结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对矿区找矿工作具有一定实践意义。通过查阅英将铅锌矿成矿与找矿的成果资料,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总结了英将铅锌矿地质特征,并就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大兜 《现代矿业》2020,36(9):6-11
胶莱盆地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优越条件,是胶东地区又一重要的金及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为探讨该金矿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通过对龙口—土堆金矿及周边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得出: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总体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桃村断裂、龙口—土堆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统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的混合区,含矿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萃取了荆山群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在(120±10)Ma沿盆缘北东走向的滑脱构造系统及其次级断裂内交代、充填成矿。在酸性流体环境下形成以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为主的黄铁矿化蚀变岩型金矿。提出了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集区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阐述青峰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分析与断裂带有关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其控矿因素、成矿模式作了初步探讨,并首次阐明该区铅锌矿床为沉积喷流~改造型矿床。总结出了改造富集成矿期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提出了新的找矿靶区,为本区寻找铅锌多金属矿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家山金矿位于郯庐断裂带皖东段北部西侧,金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密切,构造对矿床具多级控制特点;(1)郯庐断裂带是区域上一级控矿构造,控制着金矿矿带的空间展布;(2)燃灯-鹿塘断裂,大溪河-总铺断裂为引导成矿流体运移的二级控矿构造;(3)中家山,马山,凤凰山构造破碎带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1.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2.
石岗—塘坪铅锌矿床成矿条件优越,是佛子冲矿田西部成矿带中找矿前景较好的矿床。根据赋矿层位、控矿构造、矿体产出特征及物化探等工作成果,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并提出塘坪复向斜东翼、石岗倒转背斜西翼、石岗勘查区南缘、塘坪深部和架桥冲—磨刀河断裂带等5处找矿预测区,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4.
 姐拉各普金矿是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内最新发现的金矿床,为了解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探讨其成矿机制,对金矿床中含矿石英脉中绢云母开展Ar-Ar年代学测试,以及氢氧同位素示踪,并与矿集区内铅锌金锑矿床开展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姐纳各普金矿成矿时代为17.6±1.8 Ma,与矿集区内铅锌金锑成矿时代,以及错那洞穹窿中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形成时代相一致。结合同位素示踪,本文认为扎西康矿集区铅锌金锑成矿系统受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控制,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16.6~18.7 Ma,中新世岩浆活动提供的热量驱动地下水循环,并萃取地层或喜马拉雅基底成矿物质,在少量岩浆流体及成矿物质的参与下,沿南北向及其次级断裂构造部位上移聚集成矿,构成穹窿—岩浆—地层—构造四位一体的控矿系统。  相似文献   

15.
篁村铅锌银矿床地处赣东北多金属成矿带中段、赣东北深断裂南东侧约2km处。区内出露有震旦-寒武系浅变质岩系,北北东向断裂(F1)和北东向断裂(F2)是主要控矿和储矿构造。矿体主要赋存于青白口系登山群板竹坑组变余岩屑砂岩中,多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明显受构造断裂—层间破碎带控制,物探电法异常显示与下伏矿体对应较好。结合成矿地质背景,阐述了矿床成矿特征,重点分析了控矿因素,探讨和提出了矿床找矿标志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佐思孔矿床是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交汇部位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由于矿床同时存在多种矿化类型而备受关注,然而针对矿床成矿特征差异性缘由尚未厘定,有关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尚显薄弱,整体成矿模式亟待成立。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体赋存于早元古代大红山群基底地层的石英脉及上三叠统地层与下伏大红山群地层不整合面的层间构造裂隙带中;燕山期末—印支期的构造作用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大红山群作为矿源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成矿元素在构造作用的驱使下得以活化、运移,断裂构造为矿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赋矿场所。  相似文献   

17.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裂隙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18.
湖北青峰断裂带地区铅锌矿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位于扬子地台中段北缘青峰断裂带地区的铅锌矿床,较严格地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属层控~改造型铅锌矿床.上震旦统灯影组碎裂状白云岩是有利的矿源层及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床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成带性,受深部构造及成矿物理化学场等多种因素控制,铅锌矿床集中分布在青峰断裂带分布区的上扬子台缘褶带区,较明显地受青峰断裂旁侧以灯影组为核的短轴背斜并迭加有与之平行的次级逆冲推覆断层破碎带控制.该区成矿条件充分,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位于扬子地台中段北缘青峰断裂带地区的铅锌矿床,较严格地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属层控~改造型铅锌矿床。上震旦统灯影组碎裂状白云岩是有利的矿源层及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床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成带性,受深部构造及成矿物理化学场等多种因素控制,铅锌矿床集中分布在青峰断裂带分布区的上扬子台缘褶带区,较明显地受青峰断裂旁侧以灯影组为核的短轴背斜并迭加有与之平行的次级逆冲推覆断层破碎带控制。该区成矿条件充分。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西大明山多金属矿集区是广西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关注地区,在大规模找矿工作的推动下,新发现了弄屯大型铅锌矿床,目前对该矿床的成矿特征尤其矿床成因方面的认识仍停留在表象阶段。为了查明弄屯铅锌矿床的成矿机制,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前人工作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弄屯铅锌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弄屯铅锌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其成矿流体起源于岩浆流体,后期混入大气降水,流体在长距离运移途中萃取了地层中的Pb、Zn等矿质元素,并与来自岩浆流体的S结合形成[HS]-配位体络合物,在断裂带中汇聚并向浅部运移,进而形成脉状铅锌矿体。鉴于此,本文建立了弄屯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为今后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