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成矿田位于昆仑—秦岭褶皱区、西秦岭海西—印支地槽褶皱带西部。甘肃省徽县某大型铅锌矿床位于西成矿田东部,为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西成矿田内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为进一步指导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工作,结合该区已取得的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物质(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能量、介质、通道(导矿构造)、空间(容矿空间)等方面,深入讨论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与成矿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D_2a~2)及第三系(T),其中,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上层(D_2a~(2-2))为富矿层位;(2)矿床整体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矿床整体产状、规模及厚度变化较大,沿倾向、走向形态复杂多变,具有膨大窄缩、尖灭再现的特点,多呈囊状、透镜状产出;(3)矿区矿床主要受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D_2a~2)及层间破碎带、人土山—两当断裂及黄渚关深大断裂、印支期糜署岭花岗闪长岩及岩浆热液;(4)通过对比西成矿田内各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明确了徽县某铅锌矿床成因,认为其成因类型为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5)矿区有利的找矿标志为含矿地层及其岩性组合特征、地表出露的呈黄褐色的铁碳酸盐化千枚岩层、人土山—江洛大断裂北侧、地表出露的赋矿地层(碳酸盐岩地层)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1)矿区深部隐伏矿床的有效控制方式为钻孔或坑道;(2)矿床东西部地区找矿前景较好,矿床北部勘探程度较低,宜增加勘探工程量;(3)在矿床外围找矿过程中,矿床西部地区可适当增加工程控制深度,东部地区可适当减少工程控制深度;(4)矿区盲矿体找矿潜力较大,可首先综合运用物化探方法圈定异常,然后进行地表查证及坑钻探验证,有望取得理想的找矿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藏尼木岗讲铜钼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重要的矿床之一。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岗讲矿区探矿工作步伐,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工作总结,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成岩成矿时代,探讨矿床成矿机理,总结直接间接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岗讲矿床属于斑岩型矿床,矿体多数由斑岩体内接触带细脉-浸染型板状铜钼矿(化)体构成,二长花岗斑岩是最主要的赋矿岩石。在中新世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两期含矿热液沿岩体裂隙叠加贯入是成矿关键。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疆鄯善县沙尔湖地区地质勘探成果,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盐类矿床形成条件及成因类型、矿体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1该区盐类矿产资源以钠硝石和NaCl(石盐)为主,共圈定了盐类矿体42个,含矿总面积2 310 km~2,平均厚度0.64 m,盐类矿产资源量5.62亿t;2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属多源表生孔隙卤水蒸发沉积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含芒硝石盐质盐类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地形地貌、盐渍化、矿物共生组合等找矿标志,供区内进一步开展盐类矿床找矿勘探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藏尼木岗讲铜钼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重要的矿床之一。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岗讲矿区探矿工作步伐,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工作总结,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成岩成矿时代,探讨矿床成矿机理。结果表明,岗讲矿床属于斑岩型矿床,矿体多数由斑岩体内接触带细脉-浸染型板状铜钼矿(化)体构成,二长花岗斑岩是最主要的赋矿岩石。在中新世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两期含矿热液沿岩体裂隙叠加贯入是成矿关键。  相似文献   

5.
齐求五金矿位于新疆托里县境内,成矿区带划分属安齐金成矿带,该带是新疆最重要的十大金成矿带之一,成矿条件优越。结合该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1)齐求五金矿位于天山—兴安岭地层区、准噶尔地层分区、玛依勒山地层小区,区内仅出露有中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地层和少量包古图组地层,以及第四系等;(2)NE向断裂构造(安齐断裂)为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NE向次级断裂构造内;(3)矿区尽管未出露岩浆岩,但区外频繁的岩浆活动为区内Au的活化、迁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矿区内已发现的3条金矿(化)体均赋存于太勒古拉组凝灰岩及凝灰质砂岩中,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赭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等,成矿阶段可划分为钠长石-石英阶段、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石英-方解石阶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1)齐求五金矿床成因为中—低温浅成地下卤水热液矿床,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古火山机构等为有利找矿标志;(2)安齐成矿带西南部剥蚀程度较高,很多矿体已露出地表,NE向剥蚀程度较低,地表矿化现象不明显,但其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石墨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3位,是我国石墨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来源地之一。因此,加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进行成矿区带划分、总结成矿规律和研究矿床成因,对于成矿预测、找矿潜力评价及促进矿产开发至关重要。在对河南省石墨矿勘查成果资料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赋矿地层、矿床特征和成矿区带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石墨矿床类型单一,为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2)太华岩群水底沟岩组、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和陡岭岩群大沟岩组,均具有孔兹岩系特征,石墨矿化最强,为主要赋矿地层,找矿潜力巨大;(3)银鱼沟群赤山沟组具有黑色岩系特征,石墨矿化相对较弱,为次要赋矿地层;(4)河南省石墨矿总体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易选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在对全国成矿域(Ⅰ级)、成矿省(Ⅱ级)、成矿带(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河南省石墨成矿区带划分为4个石墨成矿亚带(Ⅳ级)和8个石墨矿集区(Ⅴ级),石墨成矿亚带自北向南分布,石墨矿化自北向南由弱变强,与赋矿地层分布及其矿化规律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指导大红山矿区深、边部找矿工作,在对该矿西矿段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段及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Ⅰ~#、Ⅳ~#矿带的矿化特征、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Ⅰ~#铜铁矿带主要赋存于曼岗河组石榴黑云片岩夹变钠质凝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Ⅳ~#铁矿带赋存于红山组角闪变钠质熔岩底部,呈似层状、透镜状;(2)Ⅰ~#、Ⅳ~#矿带具有显著的成矿专属性,Ⅰ~#矿带受控于曼岗河组地层火山喷发—沉积相岩性,Ⅳ~#矿带受控于红山组熔岩与侵入岩的接触带;(3)Ⅰ~#、Ⅳ~#矿带严格受控于火山喷溢中心及火山-沉积旋回,Ⅰ~#矿带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矿床,Ⅳ~#矿带属火山气液+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铁矿床;(4)通过分别构建不同矿化类型的成矿模式,提出二道河、坡头—秀水及曼蚌一带为矿区下一步的关键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托帕铅锌矿床是产于塔里木盆地北侧向斜内的典型热卤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在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矿床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特征、成矿条件。研究表明:(1)矿床自上而下发育有砂岩型铜矿化、砂砾岩型铜矿化及碳酸盐型铅锌铜矿化,矿体严格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顺层产出;(2)矿体主要赋存于古新统乌拉根组(E_1w~(1~5)),赋矿岩石为一套海侵砂、砾-泥碳酸盐岩建造,岩石粒度与矿化强度呈正相关;(3)金属硫化物具有纹层状、条带状、浸染状及团块构造,偶见铜矿物沿裂隙分布,反映矿床经受早期热卤水喷流及后期构造热液充填叠加改造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成矿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找矿模型进行了构建,认为乌拉根岩性段及向斜/背斜构造活动叠加地段为重点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织金县新麦铅锌矿床位于贵州省五指山铅锌矿田区内。对该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矿区内铅锌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矿区主要分布有NE、NEE、NW向等断层,NE向断层为控矿和导矿断层,NW向断层为导矿和容矿构造;(2)矿区内铅锌矿与MVT型铅锌矿相似,主成矿期为印支—燕山期,在构造、岩性耦合的情况下,含Pb、Zn的成矿流体与赋矿地层中的富硫低温流体发生混合作用,在断层或断层旁侧的有利空间内形成矿体;(3)区内铅锌矿床成因为沉积初始富集成矿+改造成矿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圈定了大垭口重点工作区、雨活庄工作区、白泥坡—陶家洞工作区、冷坝工作区、喻家坝工作区以及核桃冲工作区,并对各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康晓涛  李蓓  王昭  张冰  常晓磊 《中州煤炭》2023,(11):181-186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通过对含矿性较高的白云母型伟晶岩和锂云母型伟晶岩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测温实验,发现存在有熔融包裹体、纯CO2包裹体与NaCl—H2O溶液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82.2~384.5℃,盐度为7.7%~10.61%。白云母型花岗伟晶岩中的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581℃,捕获压力P为177.3 MPa;锂云母型花岗伟晶岩中的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517℃,捕获压力P为165.5 MPa。以上结果说明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流体体系。本次研究认为豫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因为花岗岩浆结晶分异自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镇巴—城口震旦系毒重石成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陕交界镇巴-城口震旦系毒重石成矿带,是我国唯一的毒重石成独立工业矿床的大型成矿带。毒重石矿层严格受Z^b2地层控制。成矿介质为SO4/HCO3-Cl-Na-K型热卤水。成矿场所为受同生断裂控制的拗陷盆地。后期快速堆积的重晶石矿层是BaCO3矿层的保存条件。毒重石矿床属热水沉积成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
依山口矿区位于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该矿区主要以生产建筑石料用灰岩等工业类矿石为主。经过实地勘察发现,该矿区矿床属于I类,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所以,相关部门通过对依山口矿区灰岩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的简单阐述,深入分析了本地区灰岩矿成矿条件与其矿床成因等几方面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了本地区水泥用灰岩矿找矿的方案,明确了找矿方向,为后续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竹园西铜钼矿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成矿区带属桐柏—大别钼成矿带,为铜钼多金属成矿有利地区。为深入研究该区成矿潜力,在区内开展了1∶10 000地质测量、1∶10 000土壤测量、1∶1 000地质剖面测量及槽探、钻探等系统的矿床勘查工作。矿区地质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内铜钼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岩体与构造,灵山岩体花岗斑岩为其成矿母岩,并在断裂交汇部位可形成富矿体;(2)矿区圈定的2条Mo矿体和1条Cu矿体均赋存于花岗斑岩中,矿床具有斑岩型钼矿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1∶10 000地质测量→1∶10 000土壤测量→1∶1 000地质剖面测量→槽探、钻探揭露的找矿技术流程,在区内圈定了2处钼矿找矿靶区(靶区A和靶区B),经工程验证发现靶区深部存在隐伏花岗斑岩体及多条钼矿体,且靶区A内钼矿体估算的(控制)+(推断)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综合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并与邻近同类型矿床进行类比,认为竹园西铜钼矿区中深部成矿潜力相对较大,可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世界上储量较大的沉积岩型铅锌矿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总结出每种沉积岩型铅锌矿床的容矿岩层、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同时将成矿硫源分为3类:地层卤水、火山卤水、海水。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矿床及其硫源,可以知道:(1)同生滑动柔皱、破碎构造以及纹层状构造为SEDEX型铅锌矿床的典型特征;(2)若SEDEX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来自火山卤水,往往还会具有隐晶质结构和喷流管道等特征;(3)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容矿岩系分别为MVT和SST型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4)成矿流体在各种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瓦石峡钾盐矿位于塔里木东南坳陷的瓦石峡凹陷盆地,为2017~2018年新发现的钾盐矿。通过对瓦石峡钾盐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矿成因为第四系内陆盐湖硫酸盐型卤水钾盐矿床。  相似文献   

16.
渝东南地区部分处于扬子准地台中部南缘铅锌矿化带内,是重庆境内重要的铅锌产地。总结了研究区内典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区内矿床类型主要为沉积-热卤水改造型,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类似。从控矿岩性、控矿岩相、控矿构造及成矿流体来源和矿床沉淀机制方面分析了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获得了对本区铅锌矿床成矿规律的初步认识,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南厂铅锌矿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北端,构造格局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厂铅锌矿体主要呈透镜状赋存于第三系云龙组(Eyb)及下白垩统景星组(K1j1)地层中,与围岩接触部位发育微弱褪色蚀变,云龙组下段(Eya)是矿体底板有效的“屏蔽层”;区内发育原生砂岩型矿石、灰岩型矿石和氧化矿石,沉积构造特征明显,局部具有热液、变质作用改造特征;矿区地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高盐度热卤水沿导矿构造循环至有利层位、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综合分析认为南厂矿床属热卤水为主的多成因层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亮山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南盘江以南地区,是滇南丘北卡林型金矿的典型矿床。结合矿区以往地质研究成果,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并进一步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矿区有利的成矿层位为中三叠统拖味组上段(T2tb),区内成矿活动与碳酸盐岩(白云质碎屑灰岩)关系密切;(2)矿区深部富含钠质的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源,F_1、F_2断裂推动了成矿流体发生运移和沉淀富集,矿床成因属低温热(卤)水卡林型金矿床;(3)通过对矿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认为激电异常、土壤化探异常以及岩石化探异常吻合度较高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地段,矿化严格受控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围岩蚀变一并构成了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La Yesca银多金属矿区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科迪勒拉褶皱带上,处于西马德雷火山岩带南部与墨西哥中部火山岩带西段北部的交汇部位。该矿位于墨西哥块状硫化物型Cu-Pb-Zn-Au-Ag成矿带北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查明该地区银多金属矿床资源潜力及其成矿规律,相继开展了1∶25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地质简测、1∶2 000地质简测、槽探、钻探施工等。研究表明:(1)新近系Tm组地层为主要的含矿层,矿床在空间上都与破火山口构造边缘同心状切向断裂、断裂带关系密切;(2)矿床工业类型为银锰铅锌型,矿床成矿元素分带展布,深部为铅锌银矿床,含少量锰,中上部及周边为银锰伴生铅锌矿床,顶部为锰银铅锌矿床;(3)矿区内共圈出了27条矿化蚀变带(矿带),33条矿体,矿床Ag平均品位为243.18×10~(-6),Ag金属量4 416 t;(4)La Yesca银多金属矿为一大型蚀变岩型低温热液银锰多金属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银多金属矿区的成矿规律,探讨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马拉格锡多金属矿床是位于滇东南锡矿带上的典型矿床之一。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矿区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进一步剖析了矿床地质特征,矿区构造、矿石组构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并对矿床的基础研究成果及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1)矿床主要赋存于北炮台岩体接触带、小突起及凹槽内,矿体呈透镜状或不规则状产出;(2)矿床的金属矿物以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为主,由花岗岩、矽卡岩及个旧组碳酸盐岩构成了矿床围岩;(3)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及岩体等因素共同控制,距岩蓬较近的地段成矿较有利,矿体的形态、产状主要受控于次级"表层褶皱";(4)岩体接触带及岩体突起、凹陷、岩舌等部位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