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证自然崩落法采场的正常生产,实现高效、科学的放矿管理,在分析自然崩落法放矿管理工作流程基础上,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交互式图表工具,使用C#作为编程语言,开发了自然崩落法放矿管理系统,实现了最佳放矿高度、担负矿量、平均品位计算,放矿点分层品位计算,排产计划、出矿品位预测,放矿点状态管理,实际出矿量管理,生产日报表、月报表生成,出矿计划及实际出矿量数据图形分析,放矿高度图形分析等功能。系统能够有效地帮助放矿控制和排产工作,实现快速、高效、现代化的放矿管理。  相似文献   

2.
自然崩落法中放矿品位预测研究旨在提高放矿品位预测精度,降低损失贫化。针对铜矿峪矿自然崩落法放矿高度为120 m的特点,进行了放矿物理模拟试验。通过统计放矿口上方每一层(共13层)颜色的颗粒在不同的放矿量下所占的比例并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任意放矿阶段出矿品位预测模型,品位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解决了原有的品位计算模型不能针对任意放矿量下的放矿品位进行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产品位的控制矿块崩落高度内矿量的估计、岩石力学和其他因素对于编制矿山计划是头等重要的。为了控制和监测品位,矿石大样是在放矿时直接从放矿点采取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可采单元的克里格估计数是指整个矿块崩落高度内矿石的估计吨位,而大矿样的数据则是指从这些放矿点放出的部分矿石的吨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然崩落法放矿易产生较大贫化损失的难点,开发出自然崩落法放矿与生产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解决自然崩落采矿过程中的出矿计划编制、出矿量控制、出矿品位预测、出矿大块率统计等管理技术问题,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智能化、指令输出数字化的总体目标。该系统的建立,对矿山高度智能化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埃尔·特尼恩特矿目前日产约10万 t 铜钼矿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应用矿块崩落法的矿山。矿床赋存于原岩应力很高的区域内,随着软弱次生矿的采完,开采正朝深部硬岩延伸.这就对新开采水平的设计提出一些特殊的问题,特别是岩爆灾害.在某区,1976至1980年间发生了一系列岩爆,致使2346m 水平的生产不得不放弃;若干年后又恢复生产,1987年12月在该水平下12m 处又遭到一次岩爆,摧毁面积达18000m~2.岩爆是由矿柱载荷由压变剪而产生的,因而应加大矿柱的厚度。对放矿点间距的加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大间距还将改善成本效果,因为在连续崩落中产生的不均匀料流有利于放矿点数的减少.但是最省钱的特点是矿块高度加大到260~300m,这既加大了矿石在重力流动过程中的破碎,又取消了一个中间开采水平,可节省4亿多美元.另外,本文对矿柱和巷道加固的选择也重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自然崩落法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地下开采方法,在国外有较好的应用。为更好推广应用自然崩落采矿法,对自然崩落法进行综合评述,包括自然崩落法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放矿理论、矿岩流动特性、放矿控制、放矿生产计划、放矿管理等方面,以及自然崩落法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可以得出:前期放矿理论研究,以矿岩流动概率密度函数和放出体形态为主,对矿岩流动过程中品位的变化考虑不足;放矿计划以均匀放矿为目标,没能实现日出矿品位均衡,放矿管理不能进行放矿反馈控制和主动控制。自然崩落法发展趋势是放矿过程考虑出矿品位均衡,使用数据库管理及系统集成,实现放矿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自然崩落法的放矿原理,阐述了劳伯斯特品位估值法的原理,针对目前该方法不能计算任意放矿阶段出矿品位的缺点,提出了连续品位预测模型,并采用VB语言和Access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排产品位预测软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然崩落法放出矿柱与开采工作面的相似性,建立自然崩落法放矿的地表沉陷预计物理模型,将物理模型与放矿计划相结合,把计划周期内放出矿柱视为开采沉陷预计中的条带状工作面,将多漏斗放矿下的地表沉陷预计转化为条带状工作面开采的地表沉陷预计,使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地表沉陷预计。设计地表沉陷预计数据结构和预计流程,并在数字矿山软件平台上用C++编程语言予以实现。实践表明:该方法方便地实现了自然崩落法多漏斗放矿下的地表沉陷预计。  相似文献   

9.
放矿口对崩落法放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出矿设备投入使用使放矿口尺寸有增大的趋势。对此,本文研究了放矿口尺寸及散体放出速度分布对崩落法放矿的影响。发现放矿口对崩落矿岩移动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放矿口附近的一定范围内,且当放出速度分布不对称时会导致放出体轴线偏移。文中给出了放矿口显著影响放出体高度及其最高点偏移量的计算式,并讨论了有底柱崩落法底部结构中斗井口合理位置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高阶段崩落法放矿的放出体实验现象,分析了高阶段崩落法放矿的放出体形状与通常椭球体形状之间具的有规律性误差,进而对高阶段崩落法放矿的放出体形状、放出体基本特点与性质,及放矿过程中的颗粒移动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应用这一放矿规律进行了阶段自然崩落法覆盖岩下放矿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1.
黄明清  王贻明  高谦 《金属矿山》2018,47(3):151-155
为了优选自然崩落法低损贫的放矿方案,引进REBOP软件开展镍矿下盘、上盘及中部多排漏斗放矿规律三维数值模拟及损贫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匀放矿30 d后放矿点上方均形成近70 m的移动单元体及超30m的放矿单元体。矿体下盘、上盘及中部放矿时平均出矿率依次为85.6%、85.4%及85.7%,出矿品位依次为0.56%、0.43%及0.47%。此外,下盘放矿时极限放出矿量及放出矿石品位均优于其他方案,且放矿周期内矿石品位均达到设计品位,故优选为最佳放矿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由于选厂搬迁,程潮铁矿西区保安矿柱由充填法转为崩落法开采,原充填体人工矿柱在崩落法开采过程中易产生粒化,导致矿石贫化,因此,亟需开展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充填体细颗粒运移规律研究,为崩落法开采工艺参数确定提供理论支撑。利用PFC3D离散元软件制定充填体细颗粒运移初步试验与全面实验方案,对放矿过程中不同块度充填体细颗粒在矿石覆盖层中的渗移过程进行模拟,并开展不同放矿时期细颗粒运移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块度在0.3~0.7 m的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细颗粒渗移,造成矿岩覆盖层的混杂;②覆盖层散体与充填体的块度均对细颗粒渗移有显著影响,覆盖层散体块度的影响是高度显著的;③不同放矿时期细颗粒的运移方式有显著不同,且细颗粒的速度与其所处的相对位置有关。在此研究基础上建议将采场上方的矿石隔离层进行诱导冒落,合理控制其块度以减少细颗粒渗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随采矿装备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大,过渡分段相邻分段的采矿进路未形成标准的菱形布置方式,不同出矿进路的顶部矿岩空间形态不同。文章以黄山铜镍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调整的过渡分段为研究对象,采用3DMine软件构建矿岩分界面、放矿椭球体等三维实体模型,分别显现放矿椭球体包含的矿石和废石,并获取其体积信息,进而计算出不同出矿量时所对应的出矿品位、贫化率、出矿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制定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调整的过渡分段最优放矿方式,为各出矿进路实施差异化放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管理提供三维可视化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的放矿方案,采用DIMINE软件创建矿体模型和块段模型,并以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及贫损指标为基础,采用iOreDraw放矿管理系统进行金属价格敏感性分析和出矿范围确定计及不同经济条件下各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担负矿量,确保矿山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资源量回收率最大化。实践证明,基于iOreDraw放矿管理系统的放矿优化方案设计具有高效、快捷的优点,可减小矿山决策风险,为放矿控制和排产计划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普朗铜矿拟采用自然崩落法进行开采。结合普朗铜矿的实际情况,采用颗粒流数值软件模拟计算放矿过程,对放矿高度对放出体的发育情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矿高度低于60m时,放出体基本为椭球体形状,随着放矿高度增加,椭球体的偏心率逐渐增加,呈现"柱形"放出体形态;在放矿口间距为14m时,两漏斗在放矿过程中很快相互影响,没有形成明显的脊部损失和过早贫化现象,证明放矿口间距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分析大广山矿一期开采残留矿柱分布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崩落法结合受矿漏斗出矿的联合矿柱回采法,即先人工崩落矿柱,利用放矿漏斗在覆盖岩层下集中放矿,对分布矿柱回收工程的17m厚预留矿体隔层的稳定性和生产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经济分析评价结果说明矿柱回收工程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自然崩落法是一种大规模、低成本和高技术含量的采矿方法,其特点是崩落矿石和覆岩直接接触,在覆岩下出矿,因而回采矿石的贫化及损失较大。若放矿管理不当,将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和矿山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与崩落采矿法应用成败相关联。在利用iOreDraw软件方案设计提供的基础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矿山的计划需求矿量,放矿要求,构建放矿计划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保证出矿品位均衡且矿石损失贫化小,运用iOreDraw放矿管理系统进行放矿计划编制和计划管理,为矿山实际生产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王荣立  张哲 《现代矿业》2019,35(1):151-154
为保证自然崩落采矿法矿山企业正常生产,实现矿岩自然崩落过程中科学、高效的放矿管理控制。在目前自然崩落采矿法控制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QL Server Express数据库、MFC开发框架和VTK可视化工具,使用C++开发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开发了具有出矿计划编制、出矿量统计、放矿控制、矿石品位预测、大块率统计等自动化管理功能的自然崩落采矿法放矿控制集成管理系统,在自然崩落法采矿过程中通过该系统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放矿控制管理效率,实现高效、自动化的放矿管理。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方法是按每个崩矿步距(而不是整个矿块或矿体)计算收支平衡条件,从而确定放矿截止品位的。由于步距崩矿量小,每次都是在大量放出岩石后才停止放矿,所以产生贫化的次数多,这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贫化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放矿截止品位与矿石损失贫化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应以整个矿块乃至整个矿体为单位,拟出不同的截止品位,以各个截止品位值所对应的矿石损失贫化值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出最佳截止品位值。  相似文献   

20.
某矿原采矿方法为胶结充填采矿法,数年的采矿生产在矿石层上部形成了厚数十米的胶结充填体。现拟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回采,其废石覆盖层将主要由自然冒落的胶结充填体组成。本文结合崩落覆岩下放矿研究的需要,对构成废石覆盖层的胶结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的破碎性能及块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胶结充填体自然冒落不会产生大量的粉状物;放矿过程的二次破碎作用并不会使胶结充填体大量成粉;由于崩落矿石的块度接近甚至小于冒落胶结充填体的块度组成,放矿过程中冒落胶结充填体提前渗入崩落矿石并造成严重贫化的问题不会很突出。此次研究对矿石的回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回答了冒落胶结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严重贫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