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规划师》2021,37(7)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经历了治理结构的变迁,也遇到了治理秩序失衡、治理失效等问题。《新城市议程》强调从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及社区尺度建立所有人和社区力量有效参与的治理体系,为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在系统梳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范式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治理思维、治理内涵和治理维度3个层面对《新城市议程》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范式转变进行解读,并提出关注多元主体、拓展治理内容、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技术和健全治理机制的城市社区治理建议,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急剧转型,城市外在形态发生了显著改变,其内在治理架构也应随之做出深刻调整。通过调研,总结北京S区初步形成以"综合"、"下沉"为特点的城市管理模式,但是,实践中仍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参与主体单一、体制机制不完善、综合执法无保障、城管信息化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亟需推动旧有的城市管理架构向城市治理体系转型。本文以治理理论为依据,构建目标层、理念层、动力层、任务层四个维度的城市治理体系理论框架,以指导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
社区文化治理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方式,解决社区存在问题。要发挥文化在社区的纽带功能,需要对我国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比美国社区文化治理的三级体系,研究美国地方艺术委员会、社区艺术组织和社区发展公司的具体工作内容、人事制度及其与社区文化治理的关系,本文提出我国应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社区文化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区、县地方艺术委员会工作内容和资金分配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改革社区文化服务机构;创新社区发展类中介组织等方面进行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的全面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2)
社区文化治理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方式,解决社区存在问题。要发挥文化在社区的纽带功能,需要对我国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比美国社区文化治理的三级体系,研究美国地方艺术委员会、社区艺术组织和社区发展公司的具体工作内容、人事制度及其与社区文化治理的关系,本文提出我国应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社区文化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区、县地方艺术委员会工作内容和资金分配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改革社区文化服务机构;创新社区发展类中介组织等方面进行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的全面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社区共治是近年来社区治理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各地社区共治工作已逐步由“制度构建”转向“落地实施”阶段。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构建研究范式框架解读四川省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优秀案例,基于主体间性转换和商谈伦理运用,阐释交往行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效果,从微观层面提出社区由共治走向善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郭紫薇 《城市规划》2021,45(1):54-61
后疫情时代,常态化与创新工作的叠加、 “秩序与活力”的平衡对基层治理与社区规划提出了巨大考验.面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理论与规划路径相互背离的困境,本文立足于中微观层面,运用“制度-生活”分析范式,梳理了我国城市社区经历的“管制-管理-治理”三个发展阶段,并建立起“制度-生活”视野下社区治理的解析框架,指出在基层社区中,制度与生活的互动推动了社区中权力的再生产.只有建立起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多元参与、找到通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和方法.具体而言,制度应该顺应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主动寻求合作;生活主体应通过合理扩大张力空间,推动制度的变迁.基于此,认为社区规划作为导向品质空间的社区治理工具,应当与社区治理的微观机制相结合:首先,在不同介入模式及工作阶段中,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应当在制度主体、生活主体和第三方之间灵活转换;其次,社区规划路径应当围绕重构社区公共领域展开,通过搭建不同主体间对话协商的平台,促进异质群体的共识形成;最后,社区规划应当依靠“社会逻辑+商业逻辑”建立起社区活力的良性机制,使生活主体从旁观、享受到参与、行动.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对新时代社区警务治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章通过对样本社区的调研发现社区警务治理存在不少难题,社区主体规模庞大且组成复杂、社区主体素质有待提升和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矛盾多等方面,主要是尝试将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与高新技术运用于社区警务治理,构建社区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融入多元公权力共同参与社区警务治理和合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248-249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目标,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社会、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仍存在主体结构失衡、交叉性不足等系列问题。究其主要成因,在于法律体系尚不完备、行政管理体制转型滞后、社区社会组织能力有限、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不强等。深入推进城市活力宜居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则务必在健全法律法规、创新行政理念、健全社会组织、调动居民意愿等方面痛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社区发展规划应以社区居民为本位,体现多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参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我国当今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在上海友谊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的实践中,以安斯汀(Sherry R.Arnstein)"市民参与的梯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适合我国城市社区的"推进式参与"的理论演绎框架,并将该理论框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计划.在行动的经验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社区发展规划的操作要点,涉及组织方式、参与机制、政府主导等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发展规划应以社区居民为本位,体现多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参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我国当今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在上海友谊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的实践中.以安斯汀(SherryRAmstein)“市民参与的梯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适合我国城市社区的“推进式参与”的理论演绎框架,并将该理论框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计划。在行功的经验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社区发展规划的操作要点,涉及组织方式、参与机制、政府主导等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街道和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街道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服务补缺”和“治理协同”的视角,揭示当前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短板与问题,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与基层公共服务单元相耦合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路径和实施政策机制,提出通过建设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构建“20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和“10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短板,优化城市基空间组织结构,促进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重心向社区下移的新阶段,公众参与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如何在社区规划基础上探索覆盖面更广和更具有推广性的参与式规划途径,是当前规划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我国参与式规划归纳为组织化、个体.化和自组织三种类型,构建“参与动机-参与过程-参与结果”框架进行评估,进而结合北京“新清河实验”公共空间治理实践,利用在线地图互动平台探索了将组织化、个体化和自组织相结合的参与式规划模式,最后从规划程序、参与平台和实施单元等方面对实施路径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健康社区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规模扩散,政府将防控工作重心下沉至基层社区,然而部分社区在实践中暴露了治理水平低下、基本保障欠缺及信任度缺失等问题。文章在梳理健康社区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疫情期间广州市典型社区治理案例,初步提出了基于多元主体(居委会等社区机构、第三方组织、社区规划师等)协作的健康社区治理机制,以期为健康社区研究提供基础,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并成为对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城市应急治理模式向"基于社区"转型的必要性开始凸显。对国外社区应急治理模式展开系统梳理,关注组织机制和信息化管理两个维度。同时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应急模式转型的具体表现,对我国公共卫生导向下的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模式提出纵向传导、横向参与和多阶段内容完善3方面的转型优化建议,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如何系统、精准、人本地处理好城市社区建成空间环境、人的行为以及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复杂联系,始终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议题。文章尝试以市井文化传承载体-农贸市场为切入点,结合设施空间分布与微观时空行为序列分析,探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科学配置和基层社区生活圈的健康组织模式,提出面向未来健康城市的社区建成空间环境治理途径和组织机制,旨在为营造健康完整的社区提供科学合理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挑战着城乡社区的应对能力(特别是设施相对欠缺的乡村社区),急需重新审视乡村社区治理与空间管控。文章以福建省龙海市N村为例,运用参与式调研和危机生命周期模型的分析方法,梳理疫情影响下的N村空间管控实践,提出了应对突发疫情的空间管控策略--构建"分区分级分类"的乡村社区空间防疫体系,形成"多部门联动"的乡村社区应急组织体系,优化乡村社区人居环境,营造社区健康空间,以期为提升我国乡村社区空间管控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丁少平  陶伦 《规划师》2020,(6):72-7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对经验给中国城乡规划体系一个重要的启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御防范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的范畴,以乡村社区为独立性防御单元的危机应对体系应该尽快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事件防御共同体也必须得到强化。文章统筹考虑乡村规划管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御应对的双效举措,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在此次疫情应对中的有效措施,探索以柔性管治和韧性防御为主要应对策略的健康乡村模式,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乡规划实施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当城市进入存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城市更新的趋势。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更加注重公众参与的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社区营造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程性,是社区微更新的设计和实施途径;而多元共治则强调公共空间的多元性和可持续性,是社区微更新的实施和维护手段。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途径非常多样化,分别体现在社区历史、文化和邻里关系原真性的保护和挖掘、参与式营造设计和共建、社群协调与社区自组织培育和参与式建立后期运营和维护机制等方面。基于以上思考,以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的典型类型微花园的研究和实践为例,从微花园的观察记录到参与式设计,再到参与式共建和后期维护,探讨北京老城区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方法、策略和机制,论证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共管理学前沿看城市更新的规划机制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京沪穗三大城市为例,剖析了我国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公共干预的困境,指出政府垄断型的传统管理机制是城市更新干预失效的根源;借助公共管理学中的前沿理论,对政府主导下传统的单一秩序观进行了反思,呼吁借鉴新兴的多中心理论观点,以社区为基点建构多中心的更新规划机制;最后从强化社区规划环节、向社区下放规划管理权限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城市更新中基于社区的规划机制变革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