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宁学宫为明清两代潮州府普宁县立之孔庙,成立于普宁设县之初,是粤东地区存世的几座学宫之一。它保存有大量重要的历史信息,包括有粤东地区明清学宫建筑的构成与史料、粤东地区较早期的明代学宫建筑实物与特征,以及与地方政治、社会、经济、民生等多方面关联的历史见证,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的古建筑。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民间访谈以及建筑现场勘查的研究,尝试对普宁学宫的修建沿革及历史格局进行梳理,提出修复设计的方案,为下一步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2.
北洸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其传统民居形态多样、历史悠久,是晋中民居的典型代表。现存明清时期民居院落29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2年,北洸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文以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为基础,从空间形态特征、院落组织、典型民居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旨在解读晋中地区的民居空间形态与模式,对于建筑修缮与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1.古村概况喜村位于平遥古城东南7km处,南依麓台山,西傍惠济河,地形丰富。喜村初建于战国时期,现存仰韶文化遗址,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著名的"晋商文化名村"。作为平遥城郊古商贸繁荣的村落,喜村保存有明代以来商贸活动的历史记录。作为明清时期晋中与晋东南地区晋商古商道的重要节点,以及晋商毛氏家族的故地,古村内明清古商道与晋商古街相连,商贸街区与晋商大院相融,旧堡与新堡相依,古村格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与文献的研究,从城池规制、祠庙建筑、桥梁牌坊等方面,梳理了余姚古城在东汉至元代时期、元明时期、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四个历史时期的格局特征,厘清了余姚古城"一水双城"历史格局的形成演变脉络,分析总结了余姚古城"一水双城"历史格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对建筑的一些基本认识 建筑是时代文明的象征。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的教堂、明清的北京故宫、现代大都市的摩天楼,都是一座座历史丰碑,标志着各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 建筑是城市的肌体和仪表。当你到达一个城市,首先看到的是建筑。你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很重要的成分是由建筑组成的。一些优秀的建筑甚至可使你对这座城市终身难忘。例如那座美丽如风帆的歌剧院会使你想到这是澳大利亚的悉尼;看到高耸人云的埃弗尔铁塔,自然就想到这是巴黎;我们南京不也是由于巍巍钟山前的中山陵而使人印象更加深刻吗?  相似文献   

6.
张娟 《城乡建设》2021,(19):24-29
江苏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计处处长何伶俊:江苏目前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6处历史文化街区与1788处历史建筑. 落实《意见》举措 一是贯彻落实《意见》相关要求.加快研究出台省级实施贯彻《意见》精神的相关文件,并组织编制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河北蔚县地区为例,通过对明清不同时期蔚县村堡的演变和对比分析,从神祇信仰、村堡布局、村庙类型等方面对河北蔚县明清村堡结构与寺庙建筑布局特色进行了研究。以不同历史时期为轴线,分析了蔚县村堡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同时根据村堡内部寺庙分布规律和特色、村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信仰的变化,了解到村堡寺庙对于村民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壁沧桑     
郭壁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城东50余公里、晋城西40余公里的沁河西岸,现在已经分成了郭壁南和郭壁北两个村子。是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村中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居建筑遗存。郭壁村依山势而建,背山面河。古代郭壁是沁河的一个重要渡口,是明清时期的商贸重镇。因水运发达,经济繁荣,古有日进斗金之说,故当时人们有"金郭壁银窦庄"之说。通过窄窄的沁水河水泥桥便可到达郭壁南村。郭壁南村村口的路边有一座寺庙,称作府君庙。府君庙是郭壁南村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古建筑。该庙创建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6年),明清两代曾重修。相传,唐代崔钰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任  相似文献   

9.
山西夏门历史文化及其代表民居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山西省的厦门村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民居建筑。本文通过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对其代表性民居进行的调查分析,希望对保护该地区地域性民居建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地处湘、黔两省交界的巍巍雪峰山西麓的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部的大桥江乡豪侠屏村,有一处明清民居集中成片的村寨,它被建筑和文物专家誉为"江南第一村"和民宅村落的一部古建筑史。漫山杜鹃盛开的阳春时节,我追赶着春声儿,来到大山深处的苗乡山寨。啊,真是名不虚传。只见一座座青瓦的屋顶,犹如一页页翻开的历史古籍,密密集集地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  相似文献   

11.
冉惠娟 《中州建设》2012,(15):18-21
7月15日,记者慕名来到安阳县安丰乡渔阳村。资料显示,这是一个有着6000年历史的古村落。然而,寻访之后,渔阳村古建筑的现状却令人失望和担忧。明清时期的民居已经没有几间,几千年历史的印迹正在慢慢地消失。外界和当地都很关注渔阳村的古建筑,想保护它们、留住它们,目前却无力阻止它们渐渐地风化和倒塌。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文化名村的由来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上,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村是古村落中的精品与典范,是“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唐玉恩 《建筑创作》2011,(3):140-141
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元代至元年间立县以来,上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虽几经沧桑,尚留存丰厚的历史建筑遗产。既有宋代古塔、元代佛寺大殿、明清时期的园林、古民居等江南传统木构建筑,又有自1840年被迫开埠后陆续兴建的各类西式或中西合璧的教堂、洋行、文教、医院、工厂等公共建筑,以及各类里弄、公寓等大片居住建筑,他们成为独特的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者、阐述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衢州相关古建筑,了解衢州现存古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明清时期衢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结构形式、材料形式和艺术形式,初步制定衢州市历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并比较了多种资料后确定了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评价衢州历史建筑的主要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15.
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沧桑岁月.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着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古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历史建筑跨越时空,饱含着逝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类凝固的历史.就"历史建筑"这个概念而言,与新建筑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某种特别的意义,因而关注维护和改造已保留历史建筑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正村上酒舍位于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对坞村。这是一个有550多年历史的古村,地处山坳,小溪贯穿东西,溪流上横跨66座石拱桥,村内保留有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如200多年历史的王氏宗祠。村上酒舍是以古法酿酒为主题的乡村民宿。建筑由一栋200多年的当地典型的老房子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书以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进程为脉络,详述从原始建筑、夏商周建筑、秦汉建筑,直至明清建筑以及延续传统的近代乡土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活动特点。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实例和技术、艺术成就,采取列词条的写作体例,分项逐条展开深入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东源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全村均为曾姓,是曾子的一支嫡传后裔。东源古村有着800多年悠久历史,村内现存有各类明清传统建筑74栋,古村聚落形态清晰完整,是一个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对研究古代建筑思想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古村的建筑装饰艺术、砌体结构等方面的工艺质量整体水平很高,在石作、砖作、木作等方面的精湛工艺水平,在整个南方原生态村庄中也是难得一见。2014年3月,东源曾家村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侵占了我国的香港岛和九龙司,租借了新界。一百多年来,香港经历了转口港形成前时期、转口港时期和出口导向工业化城市时期,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重要工业、贸易和金融中心。香港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香港历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去年十一月赴香港作短期参观访问,对香港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情况作了点简单的考察,感到香港市政局的一些作法值得我们参考。通过展览及出版途径向市民进行宣传 1982年,香港博物馆专门举办了一次题为《活的历史——保护香  相似文献   

20.
朱天禄 《住宅科技》2007,27(4):40-45
在充满着地域、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的城市中,历史民居建筑有其独特的象征一这些具有鲜明的历史民居建筑,已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地域特征。因此,了解、保持和运用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元素,是延续和保护一幢历史建筑、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乃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