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露天矿山台阶开采水平下部的空区治理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有效实现采空区的治理与露天采矿的协同作业,针对采空区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某铁矿制定了不同类型采空区探测及治理方案,建立了地采资料收集汇编—采空区勘测—科技检测—资料分析反馈—采场实地放点—生产勘探6个程序化的采空区监测方案,并在露天采矿生产中形成了探测、监测、充填或崩落处理、采装、运输、安全预警为一体的采空区协同治理技术方案,解决了采空区治理与露天开采的安全管理问题,为露天矿山下部采空区治理和采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红山铁矿浅部熔岩露天采场内有很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重叠分布的采空区,且所有采空区均未回填,给露天采场内作业人员及设备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降低对生产的影响,对945~955 m台阶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崩落空区顶板围岩充填空区,消除空区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大红山铁矿浅部熔岩露天采场内有很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重叠分布的采空区,且所有采空区均未回填,给露天采场内作业人员及设备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降低对生产的影响,对945 ~955 m台阶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崩落空区顶板围岩充填空区,消除空区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大宝山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及民采影响,井下采空区错综复杂,随着露天开采工作台阶不断向下推进,复杂群采空区对露天开采的安全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分析采空区群对露天开采的影响,为采空区处理提供依据,根据目前露天矿生产作业情况、井下采空区分布状况以及与露天台阶的相互关系,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元法对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评价,有效分析了采空区稳定性状况.  相似文献   

5.
地下采空区给露天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的确定是露天生产的重要安全保障。为了研究卢安夏铜矿露天开采下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通过对矿山原有采矿技术条件和地质资料的分析及现场实地测量和调查并结合钻孔探测等手段,确定了露天矿下采空区的分布情况。以此分析地下采空区与露天境界空间关系并对露天边坡危险区进行区划,利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最危险区域的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危险区域范围内,对不同采空区范围,不同位置的采空区进行模拟结果分析,露天开采的采空区隔离层安全厚度为16m(2个台阶高度),采空区对露天开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田志恒  聂永祥 《采矿技术》2009,9(5):26-27,151
地下采空区给露天台阶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的确定是露天台阶生产的重要安全保障。分析指出了采空区顶板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对国内外采空区顶板最小安全厚度确定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认为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确定采空区顶板最小安全厚度有助于获得反映岩石条件和空区特点的最小安全厚度的准确数值。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治理露天采场下隐伏采空区,消除采空区隐患,并回收空区周边资源,结合采空区赋存情况,提出露天剥离法处理采空区,对采空区区块划分、治理顺序、治理境界及露天剥离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穿孔爆破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露天剥离法处理采空区,采治结合,成功应用于现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类似条件下隐伏采空区的安全治理及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凤凰铁矿地表和坑下潜在的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通过小露天方式进行综合治理,系统地总结了小露天治理境界确定方法、山坡和凹陷采剥工艺以及采空区处理方法,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鞍本地区是我国最大的BIF型铁矿集中分布区,其铁矿资源量/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但由于日伪时期的掠夺式开采和矿业整合开发前的无序开发利用,在一定深度空间内遗留了大量隐伏采空区,为后期实现规模化露天开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成为制约露天铁矿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以弓长岭露天铁矿大砬子采区高陡边坡下的深部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S_DYNA软件进行采空区的安全爆破模拟研究,结合现场深部采空区爆破参数试验结果,提出了采用孔中起爆处理采空区的方法,具体参数设置为空区预留顶板厚度3 m,孔间延期时间42 ms,排间延期时间75 ms,平均炸药单耗0.237 kg/t。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砬子露天采场高陡边坡内的深部不规则多层采空区提出了分层、分区安全爆破处理的技术方案,且空区边界用切割爆破方法处理,爆破处理效果良好,采空区得到了安全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银山矿露天采区内采空区的爆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科 《矿冶》2002,11(4):12-16
银山矿从坑采转露采后 ,遗留下未及时充填处理的多个采空区 ,给露天开采带来安全威胁。本文在研究采区内的地质条件和空区的规模特征基础上 ,结合露采的现有生产技术条件 ,选择露天爆破、露天充填空区的处理方案。文中详细阐述了有关爆破参数的确定 ,以及露天随台阶爆破处理采空区这种方法应注意的具体事项 ,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秀云  邱振华 《采矿技术》2021,21(4):152-154
受民采开采的影响,大宝山矿露天采场下部存在大量采空区,其分布位置、体积、空间形态等不详,给露天采场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安全隐患.采用先进的(C-ALS)空区自动激光探测系统对大宝山矿露天采场下部的采空区进行精密探测,从而获得采空区点云数据,并使用Dimine软件对C-ALS扫描生成的点云数据建立采空区三维模型,进而获得采空区空间位置、体积、空间形态及空区域的实际边界信息等,为采空区的后续稳定性分析、治理及指导残矿回采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黑山露天矿2#采场早期滥采,遗留下许多不规则采空区,严重影响矿山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阐述了未知采空区的处理方案,从而提高爆破质量,改善采空区处理效果,降低后续工序成本,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大宝山矿露天下部采空区的形成历史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地下采空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危害及其表现形式,通过引进高科技设备及采空区处理技术研究,提出了露天下部采空区的有效技术措施和防治方法,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空区影响下的高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钢水厂铁矿设计露天采场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地采时留下的空区,将影响矿山的生产安全,需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根据空区的具体特点使用探地雷达查明了空区的位置和特征,考虑空区对边坡的影响,建立单空区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及基于MATLAB编制改进的遗传算法计算程序,分析单空区对边坡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遗传算法的可靠性,给出了采空区对采场高边坡稳定性影响,为后期开采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地表露天坑,达到治理地下采空区的目的,提出了露天剥离法处理地下采空区的方法。通过对某铁矿地下采空区实际条件的分析,采用理论计算、经验类比等方法,确定了露天剥离法处理地下采空区的临界安全厚度,并确定了露天剥岩及采空区顶板崩落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下采空区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采空区治理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6.
符山铁矿尾矿库民采空区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治理在预防矿山地质灾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确保符山铁矿尾矿库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某民采铁矿采空区进行了三维激光探测,对采空区的稳定性及冒落后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的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实施后,消除了井下民采空区重大安全隐患,保证了尾矿库安全稳定及矿山的正常生产,可为其他矿山采空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小煤窑越界开采,在露天采区北部形成面积约为1.49 km2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位置不明,开采程度不详,为露天矿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露天矿高效、安全生产,结合露天矿实际情况,制定了采空区治理方案,为其他露天矿处理采空区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紫金山金铜矿前期由于矿房法开采留下的复杂层群采空区的特点,对该类采空区"崩落+充填"综合处理过程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空区处理与其上部采场作业互不影响的安全隔离层厚度、采空区处理开始时间、确保边坡稳定性的安全距离,为地下转露天安全开采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露天矿山下部采空区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问题,以太钢集团袁家村铁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体工程地质调查及岩体质量评价;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得出了不同岩性采空区顶板保安层厚度与跨度的相关关系;基于采空区分布状况的精准测量,研究制定了不同赋存形态采空区的爆破处理方案,成功爆破处理了不同形态采空区,消除了露天开采生产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同时给同类矿山采空区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某铁矿经过多年开采,形成了近百万立方的采空区遗留至今。通过搜集、分析采空区资料,井下现场踏勘,采用CMS三维激光空区探测仪测量采空区,得出井下采空区高60~80 m,体积约99. 1万m~3;通过采空区处理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确定采用强制崩落法,基本消除了采空区的安全隐患,为下部采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