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工况下,岩体的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受严重影响,且岩体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静力和动力作用,降雨严重影响软弱基底排土场边坡的稳 定 性. 利 用 Geostudio 软 件 Bishop 法、Spencer 法、MorgensternGPrice(MGP法)、Janbu法和 Sarma法5种极限平衡条分法进行自然工况和降雨工况的二维排土场模型综合性数值模拟试验,通过 AHP法对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设计方案在各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均较大;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显著,李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雨量增加而减小.研究方法为软弱基底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针对顺倾软弱基底内排土场边坡的空间形态问题,以白音华三号露天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刚体极限平衡与三维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内排角度及内排土场发展至不同工程位置对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音华三号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滑坡机理为基底弱层在排弃物料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屈服,与排弃物料内部产生的滑面贯通,形成以剪切圆弧为侧界面、基底弱层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内排土场边坡参数为内排推进距离1 000 m,内排角度14°,平盘宽度67 m时满足安全要求;顺倾软弱基底内排土场边坡随着内排边坡角的减小及推进距离的增加,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近线性增加,且内排边坡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显著,据此可确定顺倾软弱基底内排土场边坡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3.
软弱夹层作为边坡岩体系统的薄弱环节,对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为研究软弱夹层的物性特征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河曲旧县露天煤矿为工程背景,分别计算了天然状态、饱水状态、含软弱夹层时边坡的稳定性;基于此,探讨了软弱夹层赋存深度、倾角、厚度等物性特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排土场边坡处于稳定性状态,饱水状态下边坡稳定性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边坡含有软弱夹层时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软弱夹层的存在会改变排土场边坡的潜在滑移面形态,由圆弧形破坏向上部类圆弧下部斜线的破坏形态转变;随着软弱夹层深度的增加排土场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增加,且存在临界深度;边坡安全系数随着软弱夹层倾角的增加逐渐降低,呈一次函数关系;边坡安全系数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评价含基底软弱层的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实现内排土场边坡形态动态优化设计,根据对露天煤矿内排土场地质资料调查分析,确定了露天煤矿内排土场潜在的滑坡模式,分析了内排土场排弃至不同位置时的边坡稳定性。基于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确定了不同时期内排土场边坡的排弃高度与边坡角度。实现了内排土场在动态的排弃过程中边坡形态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5.
齐大山铁矿排土场增高扩容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林  王永增  王瑞 《金属矿山》2015,44(4):166-168
由于露天矿开采量的增大和土地资源的紧缺,迫使企业在老排土场上进行增高扩容,由此引起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齐大山铁矿某排土场为例,分析验算该排土场增高扩容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取得的边坡散体力学参数,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建立排土场边坡模型,利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排土场分别坐落于基岩、黏土层之上,边坡体内无地下水,低水位、高水位情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获得了地下水对于排土场边坡安全的影响规律;尤其是当排土场坐落于黏土层之上时,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升高而迅速降低,严重影响边坡安全。由排土场180~230 m不同高度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可知,在180~220 m,排土场安全稳定性系数由1.122降到1.116;而在230 m,安全系数则增长到1.142。所获边坡稳定性随地下水位和边坡高度的变化规律为边坡安全性评价及整治方案确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刚果(金)排土场边坡实际情况,以软弱夹层厚度与降雨量为变量,进行了两者耦合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基于Geostudio-SEEP/W、SLOPE/W模块的计算能力,应用Bishop方法计算了在不同夹层厚度、不同降雨量下的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同时进行了排土场边坡的滑动面分析及渗流分析。研究表明:降雨量增加,水位逐渐上升,抗剪强度减弱,安全系数逐渐降低;软弱层厚度增加,滑面半径增大,抗滑力减小,安全系数减小,降低速率大于降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内排土场边坡参数的动态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利用内排空间,结合霍林河南露天矿工程实际,应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边坡形态、基底倾角、断层落差等因素对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规律性认识;将得到的规律应用于霍林河南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参数设计,并应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顺倾软弱起伏基底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与边坡高度、边坡角、基底倾角呈负相关,与断层落差呈先降低后升高、与断层相对坡脚距离L呈先升高后降低关系;随着内排土场推进距离的逐渐增加,边坡滑坡模式由上部边坡沿下盘基底切层–顺层滑动转变为从下部边坡沿上盘基底切层–顺层滑动;霍林河南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高度216 m、边坡角20°、基底倾角5°的工况下,断层落差为30 m时,其稳定性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7,(7):89-91
为了对露天煤矿软弱夹层赋存下顺倾边坡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以某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极限平衡法,以监测数据分析、滑坡反分析、现场钻探等手段为依据,研究软弱夹层赋存下对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内排土场边坡滑坡趋势已基本形成,尚处于匀速变形阶段,煤层底板下部赋存厚约2~3 m的软弱泥岩层组为本次变形的主导因素。为防止露天矿发生大面积滑坡现象,经过治理方案比选,采用"上覆削坡减载"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露天矿采用并实施该治理方案后,边坡变形得到了控制,露天矿的安全生产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近水平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破坏的机理,以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排土场为工程实例,基于SIGMA/W有限元法应力-应变和极限平衡分析,研究近水平软弱基底变形破坏特征及现状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 表明:排土场边坡现阶段排弃高度下变形主要以滑移和沉降为主,排土场边坡滑坡模式为推动式的部分切层-顺层-挤出性滑动,边坡处于不...  相似文献   

10.
针对露天矿软弱倾斜基底排土场边坡变形失稳问题,以蒙东西二露天矿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刚体极限平衡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不同基底倾角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分析了软弱倾斜复合基底排土场边坡失稳机理,并讨论了治理措施。研究表明:①排土场边坡稳定性与顺倾基底倾角呈负相关关系,与逆倾基底倾角呈正相关关系;②排土场边坡基底失稳过程可分为排土场沉降、局部剪切错动、局部剪切破坏、剪切裂缝扩展和贯通5个阶段;③排土场潜在滑坡模式是以排弃物料内部拉裂的圆弧形态为侧界面,以基底剪切滑移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④排土场边坡基底逆倾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基底顺倾时的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软弱倾斜复合基底排土场的边坡失稳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控制方案。针对顺倾基底明显不利于排土场稳定的问题,通过调整局部区段排土线的布置及发展方式和改变剥离物的排弃顺序有助于提高顺倾基底条件下排土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露天矿软弱倾斜基底排土场边坡变形失稳问题,以蒙东西二露天矿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刚体极限平衡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不同基底倾角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分析了软弱倾斜复合基底排土场边坡失稳机理,并讨论了治理措施。研究表明:①排土场边坡稳定性与顺倾基底倾角呈负相关关系,与逆倾基底倾角呈正相关关系;②排土场边坡基底失稳过程可分为排土场沉降、局部剪切错动、局部剪切破坏、剪切裂缝扩展和贯通5个阶段;③排土场潜在滑坡模式是以排弃物料内部拉裂的圆弧形态为侧界面,以基底剪切滑移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④排土场边坡基底逆倾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基底顺倾时的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软弱倾斜复合基底排土场的边坡失稳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控制方案。针对顺倾基底明显不利于排土场稳定的问题,通过调整局部区段排土线的布置及发展方式和改变剥离物的排弃顺序有助于提高顺倾基底条件下排土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黑岱沟排土场边坡为例,研究在大量积水入渗排土场的情况下,模拟边坡弱层转为含水层的演化趋势。考虑土体受毛细水作用,其有效内摩擦角及抗剪强度降低,在此条件下,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对排土场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位不断升高,边坡安全系数降低,其稳定性受极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给排土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选择排土场边坡典型剖面建立数值模型,用Ansys强度折减法对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演变进行数值模拟,绘制边坡数值模型塑性应变云图。通过不断变化模型的折减系数求解安全系数,并对不同条件下的位移、应力、应变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计算出排土场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值大于规范规定的最高安全系数,满足排土场边坡稳定要求,模拟分析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地基排土场的稳定性,利用极限平衡法评价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基础工程地质勘查,构建地质概化模型,根据室内外试验结果选取排土料及地基岩体强度的物理力学参数,并辅以余推力法进行验证.分析了袁家村排土场边坡现状及最终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排土场稳定性安全系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北排土场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排土场的变形模式,运用极限平衡法对增高扩容后的北排土场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确定了合理的安全系数,并提出了增高扩容后的边坡稳定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多以单一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标准,难以全面反映排土场边坡堆置全过程稳定性演化的实际情况。对此,以福建地区某排土场边坡作为研究对象,在掌握其工程地质条件与气象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排土场边坡堆置全过程各阶段在降雨与蒸发作用下渗流稳定的时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过程降雨量大时,排土场边坡基底会出现滞水,安全系数受其影响大;逆排工艺形成的排土场边坡,基底滑动安全系数随着堆置台阶增加呈阶段式大幅下降;排土场边坡安全系数具有滞后效应,最危险的时刻出现在降雨停止后的一段时间。研究成果对排土场边坡的稳定分析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排土场安全生产,以南美某铜矿排土场边坡为例,应用极限平衡法模拟现状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入渗前后以及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渗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降雨入渗之前,排土场安全系数高于规范值,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降雨入渗之后,边坡体积含水率增加,土体发生软化,强度参数降低,边坡沿软弱层面发生滑动破坏,造成边坡失稳;在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下降明显。在其基础上,利用MIDAS软件建立排土场边坡三维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排土场最易发生屈服的区域为坡角基底处,其物理力学指标较低,底部土体先发生屈服破坏,之后带动上部台阶边坡发生破坏,排土场破坏模式主要以深层滑动为主。2种计算方法结果得出边坡破坏模式不同,边坡发生破坏的趋势相近,体现了2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排土场安全生产,以南美某铜矿排土场边坡为例,应用极限平衡法模拟现状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入渗前后以及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渗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降雨入渗之前,排土场安全系数高于规范值,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降雨入渗之后,边坡体积含水率增加,土体发生软化,强度参数降低,边坡沿软弱层面发生滑动破坏,造成边坡失稳;在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下降明显。在其基础上,利用MIDAS软件建立排土场边坡三维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排土场最易发生屈服的区域为坡角基底处,其物理力学指标较低,底部土体先发生屈服破坏,之后带动上部台阶边坡发生破坏,排土场破坏模式主要以深层滑动为主。2种计算方法结果得出边坡破坏模式不同,边坡发生破坏的趋势相近,体现了2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露天矿排土场堆置要素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成  马萃林 《金属矿山》2011,40(1):42-44
HH-SLOPE软件包括瑞典法、简化毕肖普法和推力传递法等多种极限平衡法,应用该软件分别计算排土场在不同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下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并运用MATLAB软件对台阶高度和安全系数及平台宽度和安全系数进行回归计算,逐步优化排土场的堆置要素。在保证边坡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排土场的容积。  相似文献   

20.
以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排土场为工程实例,基于有限元法应力-应变和极限平衡分析,应用SIGMA/W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软弱基底排土场基底变形破坏特征和工程治理措施.根据基底的变形情况和数值模拟结果,对现状排土场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得到排土场边坡滑坡模式为推动式的部分切层-顺层-挤出性滑动,边坡处不稳定阶段;通过对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