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不同骨料砂浆干缩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废陶瓷再生骨料对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废陶瓷再生粗砂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和水胶比对废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废陶瓷再生骨料有利于降低砂浆的干缩。废陶瓷再生粗砂取代率是影响废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干缩的主要因素。粉煤灰取代率在7d以前对砂浆干缩的影响较大,7d以后影响变小,粉煤灰取代率为10%时对废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干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将废混凝土、废砖再生粗砂和特细砂混合后得到建筑垃圾再生混合砂,研究了水胶比、建筑垃圾再生粗砂取代率和粉煤灰取代率对砂浆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层次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评分法,得出再生砂浆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水胶比和粉煤灰取代率是影响再生砂浆性能的主要因素,粉煤灰取代率增大对再生砂浆强度具有较大的劣化作用,建筑垃圾再生粗砂取代率对砂浆稠度的影响较大,对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废弃混凝土再生混合砂砂浆性能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粗砂部分取代特细砂得到废弃混凝土再生混合砂。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废弃混凝土再生粗砂取代率和粉煤灰取代率对废弃混凝土再生混合砂砂浆稠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各因素、各水平的影响权重和优选方案,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表明:水胶比是影响废弃混凝土再生混合砂砂浆稠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粉煤灰掺入对废弃混凝土再生混合砂砂浆的强度有较大劣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废陶瓷破碎成细骨料,部分取代特细砂配成废陶瓷再生混合砂.固定稠度和胶砂比,通过试验,对比了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天然中砂砂浆、特细砂砂浆和陶瓷再生粗砂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能够达到工程应用的强度要求且后期强度较高;其相对脆性低、干缩小,有利于提高抗裂性.  相似文献   

5.
用超细石粉取代部分水泥应用于预拌砂浆中,探索超细石粉对预拌砂浆工作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石粉在预拌砂浆中表现出了较好的保水作用,改善了预拌砂浆的工作性能;掺入超细石粉后,预拌砂浆的抗压强度有所降低,但降幅较小;掺入超细石粉对预拌砂浆的抗冻性能有不利影响。综合超细石粉对工作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可知,其最适宜取代率区间为10%~15%。  相似文献   

6.
刘凤利  刘俊华 《混凝土》2012,(11):102-103,107
固定稠度和胶砂比,采用标准养护室中水中养护和空调房中(20±3)℃干燥养护两种养护条件,对比了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天然中砂砂浆、特细砂砂浆和陶瓷再生粗砂砂浆试件在两种养护方式下的强度发展规律。得出掺用废陶瓷再生砂可以提高其内部相对湿度,促进水泥水化程度,有利于其强度发展并降低开裂。提出了废陶瓷再生砂具有内养护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浅议预拌砂浆取代传统现拌砂浆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利民 《浙江建筑》2008,25(6):56-58
在工程建设中,建筑砂浆是一种用量大、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在此从传统现拌砂浆的局限性、预拌砂浆的优势、预拌砂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前景展望等方面阐述了预拌砂浆取代传统现拌砂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韩东  崔自治  熊芳 《混凝土》2016,(5):113-116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改善预拌抹灰砂浆的和易性,以水胶比、镁渣掺量、粉煤灰取代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_(25)(5~6),试验研究镁渣与粉煤灰复合对预拌抹灰砂浆的和易性的影响。分析作用规律,建立了抹灰砂浆和易性显著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镁渣掺量、粉煤灰取代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均对预拌抹灰砂浆的和易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粉煤灰对砂浆和易性的改善有利,镁渣对砂浆的流动度和流动度损失有不利影响,但在研究的掺量范围内流动度可满足使用要求,其可提高砂浆保水性的特点,有助于解决抹灰砂浆收缩开裂问题,研究结果为镁渣复合预拌抹灰砂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主要结合再生预拌干混砂浆的基本特点、工作性能、力学强度及耐久性能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应用给出了建议。通过调控再生预拌干混砂浆的稠度以及相应的2 h稠度损失和砂浆的保水率来保证干混砂浆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6,(5)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改善预拌抹灰砂浆的和易性,以水胶比、镁渣掺量、粉煤灰取代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_(25)(5~6),试验研究镁渣与粉煤灰复合对预拌抹灰砂浆的和易性的影响。分析作用规律,建立了抹灰砂浆和易性显著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镁渣掺量、粉煤灰取代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均对预拌抹灰砂浆的和易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粉煤灰对砂浆和易性的改善有利,镁渣对砂浆的流动度和流动度损失有不利影响,但在研究的掺量范围内流动度可满足使用要求,其可提高砂浆保水性的特点,有助于解决抹灰砂浆收缩开裂问题,研究结果为镁渣复合预拌抹灰砂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几种常见固体废弃物在预拌砂浆中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指出预拌砂浆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效开发利用粉煤灰、钢渣和炉底渣等常见固体废弃物替代水泥和替代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不同中试工艺制备的全再生细骨料配制湿拌砂浆,研究制备工艺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在采用优选工艺基础上,探究全再生细骨料全取代河砂及部分取代胶凝材料应用于砌筑、抹灰及地面砂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对全再生细骨料砂浆的稠度和抗压强度有一定影响;胶砂体积比相同时,能通过掺加附加水得到稠度和抗压强度与河砂砂浆相近的全再生细骨料砂浆;用全再生细骨料等体积全取代河砂配制砌筑、抹灰及地面砂浆3种湿拌砂浆是可行的,并可进一步取代10%以内的胶凝材料制备抹灰砂浆和地面砂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废混凝土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石英砂制备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过程中,利用消泡剂控制水泥砂浆的含气量和流动度。对比了废混凝土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石英砂,不同替代掺量下,掺加消泡剂对再生GRC材料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变化影响。试验结果如下:废混凝土替代天然石英砂替代掺量为30%时,掺加0.2%的消泡剂,可使再生GRC的抗压、抗弯和抗冲击强度值得到显著提高,分别达到54.1MPa、21.7 MPa和31.3KJ/m~2。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含红砖的再生细骨料100%替代天然砂,制备生态干混砂浆,研究了用水量、再生粉料掺量和外加剂掺量对干混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生粉料和外加剂掺量不变时,砂浆强度随着用水量的增大而降低,但56 d强度增长率反而增大;当再生粉料掺量和用水量不变时,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对砂浆各龄期的强度均有负面影响;当外加剂掺量和用...  相似文献   

15.
再生细骨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尚无再生细骨料的技术标准,制定再生细骨料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再生混凝土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再生细骨料的质量要求,除了JGJ52-92要求的细度模数、级配、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包括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离子含量等)外,还应增加再生胶砂需水量比(简称需水量比)、再生胶砂强度比(简称强度比)和坚固性.胶砂需水量比和胶砂强度比是笔者首次提出的两项指标,它们很好地反映了再生细骨料与普通细骨料之间的性能差异.依据胶砂需水量比、胶砂强度比和坚固性指标,提出了对再生细骨料进行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钢渣代砂对砂浆的干缩和抗冻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渣取代砂制备钢渣砂浆是环保型建筑砂浆的发展方向之一,将陈化钢渣破碎到中砂的细度代砂制备砂浆,钢渣取代砂的掺量分别为0、20%、40%、60%、80%、100%,对钢渣代砂砂浆的干缩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渣掺量较小时,钢渣砂浆与普通砂浆的自然养护干燥收缩值比较接近,在掺量为40%左右时,干缩值相对最小,在掺量大于60%时,干缩值偏大 砂浆的抗冻性随着钢渣掺量的不同而差异很大,40%掺量的钢渣砂浆的抗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马荔莉 《山西建筑》2005,31(5):97-98
为确保商品混凝土成本,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分别就人工砂和涂河砂代替混凝土中细骨料应用于商品混凝土的可行性,进行了筛分试验、水泥砂浆试配和混凝土中不同掺量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焕起  李国忠 《砖瓦》2013,(11):111-114
为拓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应用途径,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和筛分处理,将得到的再生细骨料作为细集料,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干混砂浆。研究了天然河砂与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基本物理性能的异同。研究发现,在用水量相同时,再生细骨料干混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天然河砂干混砂浆;当粉煤灰掺量为10%时,干混砂浆的力学性能最优,干混砂浆的28d抗折强度为7.81MPa,抗压强度为41.06MPa;粉煤灰掺加量占胶凝材料10%~25%时,对干混砂浆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可以作为干混砂浆的基本配比参数应用。  相似文献   

19.
Typical effects of coarse and fine aggregates on the long-term properties of sea s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SSRAC) are analyzed by a series of axial compression test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fine (coarse) aggregates are considered: sea sand and river sand (natural an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Variations in SSRAC properties at different ages are investigated. A novel test system is developed via axial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and the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deformation field and crack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Supportiv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SRAC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eplacement percentage and increasing sea sand chloride ion conten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SSRAC increases with age. However, the Poisson’s ratio reduces after 2 years. Typical axial stress–strain curves of SSRAC vary with age. Generally, the effect of coarse aggregates on the axial deformation of SSRAC is clear; however, the deform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oarse aggregate and cement mortar reduce by adopting sea sand. The aggregate type changes the crack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agation of SSRAC. Finally,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is suggested to construct the long-term stress–strain curve of SSRAC.  相似文献   

20.
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再生粗骨料材料性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单方用水量和砂率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的水胶比计算公式,考虑再生骨料吸水率和取代率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再生骨料空隙率、取代率和表观密度影响的再生混凝土砂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空隙率和吸水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大;所得公式形式简单,反映了再生粗骨料的特点,提高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精度,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