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苍原》的音乐创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咏叹调的创作更是引人注目。它是作曲家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以作品的内在张力为立足点,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继承民族民间音乐精华并融汇各种作曲技法创作而成。作曲家在咏叹调的创作中对剧中四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矛盾冲突、内心描写、高潮发展等进行了精心独到的设计:在音乐语言上大胆吸收民族的、浪漫派和现代派的技法,把它们完美地融合一体;在声乐上,借鉴西洋歌剧的咏叹调形式,加强了戏剧性的色彩。针对剧中四位主人公的扮演者对部分咏叹调的演唱进行分析,试图为今后演唱这些作品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歌剧《苍原》被誉为继《白毛女》之后的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的综合美感的营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仅从歌剧《苍原》舞台创作的四个方面入手,探究该部歌剧在舞台创作方面取得成功的因素,试图为当代中国歌剧的创作、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歌剧作为西欧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情节化、人物化、性格化的美学特征,分析了 歌剧音乐是全声乐体裁、全器乐体裁和歌舞结合的音乐特征,阐述了歌剧是具有很强文学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п.и.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在其生前就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这与柴可夫斯基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歌剧在柴可夫斯基丰富的创作遗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所作的创新,从而使我们能够充分掌握其歌剧观点,了解其作品经久不衰的秘诀。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作曲家通过积极学习西方现代音乐技术并探索中国现代声乐创作道路,出现了一批现代民族声乐新作。戚建波的《亲吻祖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对歌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和阐述,以此促使我们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演唱进行思考。对此作品进行细节性的分析,对我们认识和梳理中国现代声乐和中国传统声乐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你那颗冰冷的心》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图兰朵》中柳儿的唱段。文章从普契尼的生平简述开始,了解他的历史背景及其歌剧特点,在对经典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剧中人物柳儿的角色情感进行分析,对作品的曲式、歌曲旋律、调性、角色情绪的内在戏剧性进行剖析,并以此提出演唱者在演唱此作品时应注意的演唱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在《好儿女花》中,虹影对母亲的感情一直是作品着力最多的点.她的长篇小说明显受到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致力于从母系氏族的传统、男权中心体系的瓦解与女性意识的凸现以及对生命意识的追逐等方面来表现她对女权主义的理解。作为《饥饿的女儿》的续写,《好儿女花》仍然显现了她在极端境遇下的生存感受以及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民族歌剧艺术的传承集中体现为对民族精神表达的传承、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民族歌剧艺术的创新,在创作层面体现为创作构思创新、人物塑造创新与融合时代精神创新;在表演层面表现为主题唱段拓展主题立意,丰富创作手法;舞台设计突破舞台空间,追求虚实结合;灯光设计烘托戏剧情感,充实视觉语言;声乐编排独具匠心,实现中西合璧。  相似文献   

9.
凯特·肖邦被誉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她的作品主要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但是,在凯特·肖邦创作伊始,她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女性主义作家.她成功蜕变为一个纯粹的女性主义作家是有一个过程的.旨在从肖邦的著名短篇故事《一小时的故事》和她的代表作《觉醒》的分析中阐释肖邦的女性主义蜕变.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从声乐作品和歌曲演唱两个方面阐述了应该如何进行二度创作。在声乐作品中包括作品内涵和风格,从歌词音乐、意境、作曲家风格、民族风格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歌曲唱中以技法和情感为主,从音色、力度和强度、速度、情感基调、声情并茂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握,提出了二度创作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从而揭示了声乐魅力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多丽斯·莱辛是活跃在当代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深度剖析了女性的生活状态、命运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等。尽管莱辛不喜欢被评论者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但是这些女性主题的作品的确反映了她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研究其短篇小说的精品《到十九号房间》(To Room Nineteen),对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经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声乐作品的风格问题涉及到历史、时代、民族、地域以及词曲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世界观等众多因素.准确清晰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风格,对于歌者的演唱至关重要.通过对构成声乐作品风格所涉及到的部分要素进行论述,以期为声乐演唱艺术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赛珍珠因其以异乡人身份书写中国题材而引人瞩目,其作品《大地》中描写的客观性、真实性也颇受争议.赛珍珠跨越时空和双重文化的成长背景使她创作《大地》时,既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憧憬,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基督教教义和英语文化内化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作者内心未完成愿望的艺术升华,实现了作家自己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14.
在戏剧作品中,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观众所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创作者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只有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古往今来,剧作家们往往都把人物形象塑造的问题置于创作的中心.歌剧是戏剧与音乐的最高综合形式,而歌剧人物形象正是通过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得以塑造.<卡门>的成功得益于作曲家在创作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其戏剧与音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欧洲歌剧史上出现过三次著名的论战,推动了歌剧的变革与发展.介绍了卢梭在喜歌剧论争中关于歌剧音乐的主张和格鲁克、瓦格纳对歌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分析对英国女小说家简&#183;奥斯汀作品《劝导》内容,得出作者晚年的婚姻现:“情感”要超越“理智”,“浪漫”需战胜“现实”:再和其前期作品的对比中,结合奥斯汀本人的人生经历和她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分析并找出她后期作品《劝导》中的婚姻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Solo e pensoso》(独自沉思)是16世纪意大利牧歌作曲家马伦其奥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作品采用14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彼特拉克的同名诗作为歌词谱曲创作而成。无论是诗作的淡雅优美还是音乐的匠心独运,都堪称西方文化史上的佳作。其创作体现了多种创作技巧的融合,如半音手法的灵活运用、驰骋想象中的绘词法、歌词与音乐如出一体、还启发了之后歌剧中宣叙调的创作,给后人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汪藕裳年谱     
汪藕裳,清代著名弹词女作家,著有《子虚记》、《群英传》等作品。现存各种文学工具书对其生平事迹均无记述。现根据汪氏家谱、方志及汪氏后人口述史料,首次以年谱的形式,较为全面地整理出她的家世、生平、交游及作品的产生、传播及评介等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越来越关声化、西方化,作品风格单一、优秀曲目稀有、民族风韵不足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论述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形成自身特色,走民族化、大众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著名作品,作品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圣经》原型.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出发,从伊甸园神话、情节冲突和叙述模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揭示了作品与《圣经》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