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辉 《治淮》2021,(1):41-43
南水北调东线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境内规划建设了 21个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项目,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干线沿线济宁、菏泽、德州等7个市、30个县市区,其作用是将污水处理厂治理达标后的中水进行"截、蓄、导、用",在调水期间使其不进入或少进入调水干线,确保干线调水水质.截至2012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2.
以济宁市截污导流蓄水区人工湿地规划为例,通过对蓄水区进行综合利用及生态化治理的思路,通过建设人工湿地,达到煤炭塌陷区治理、截污导流蓄水区和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的多重目的,对其他同类项目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为保障调水水质在输水干线实施截污导流工程。截污导流工程中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将产生大量符合规定排放标准的中水,水量稳定。对中水进行适当处理,可成为多种用途的水资源。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节水、保障调水水质极为重要。一、山东段截污导流情况南水北调山东段27个控制单元治污方案中,17个控制单元共设21项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截污导流工程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达标后一部分工业利用,一部分用于农田灌溉,一部分截污导流蓄存,蓄存的中水尽量用于农田灌溉、林业、水保等方面.充分利用中水灌溉以减少其排入南水北调输水干线,保证调水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研究的重要项目,现就截污导流中水灌溉充分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23—30日,南水北调孝线第一期工程菏泽市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嘉祥县截污导流工程、金乡县截污导流工程、曲阜市截污导流工程、滕州市北沙河截污导流工程等11项截污导流工程开工仪式分别在项目所在地市、县举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近自然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组合工艺。设计实施了济宁市截污导流蓄水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恢复了湖滨带湿地的生态功能,提升入南四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7.
李跃  鲍善军  李永博 《治淮》2012,(9):32-33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途经徐州市经济开发区、铜山县、贾汪区、邳州市、新沂市,主要任务是利用现有的河渠和新开渠道,将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不牢河、房亭河、大运河邳州段三个控制单元内的八个污水处理厂尾水经南北两条支线,向东穿中运河、沂河,利用湖东自排河进入新沂河北偏泓入海,使徐州段区域尾水系统与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分流,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调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尾水导流干线全长170.28km,尾水线路与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排涝河道及入骆马湖等河道均采用立交方式.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部分工程沿中运河北堤布置,对中运河大堤实施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工程,以确保中运河大堤安全,提高大堤防渗能力,确保堤防防渗流安全.中运河大堤堤防工程级别为2级,邳州段堤顶高程28.0~28.4m,堤顶宽度6~8m.  相似文献   

8.
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是统筹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干线输水水质安全、提升区域水生态环境容量的控制性工程。本文结合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建设的实际,阐述了科学高效地开展好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线路利用京杭运河北上,京杭运河流经淮安市区,沿线排污口门较多,为实现南水北调治污目标,保证输水水质,实施淮安市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工程任务之一是沿大、里运河两岸铺设截污干管,收集原排入输水干线的废污水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改善输水河道的水质及水环境。在截污干管铺设中,淮安市北京南路截污干管需穿越京杭大运河将污水输送至淮安市四季青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多方论证,确定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技术进行过运河的管道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施工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充分利用菏泽东鱼河流域现有工程和新建拦蓄工程,为达到菏泽市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所确定的实现东鱼河的水质控制目标和总量控制目标,分别拟定三个方案,即导流方案、新建水库进行分散拦蓄方案、新建拦河闸及雷泽湖水库方案.从工程投资、截污效果、实施的难易程度、水土保持要求、工程效益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三个方案均能满足菏泽市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方案Ⅲ优于方案Ⅰ和方案Ⅱ,确定为最佳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隧道施工引起地下水环境恶化,将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应用于云南洱海东侧引水隧道工程中。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环境负效应体系各项指标选取适宜的指标权重,对实例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洱海东侧引水隧洞工程进行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理某引水隧道在经过萂村段时,造成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为Ⅳ级,隧道两侧约5 000 m内将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并伴随出现一定范围的地面塌陷和岩溶塌陷,以及明显的地表水系流量减少和井泉点枯竭。研究成果可为该引水隧洞的施工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古风化壳多数情况下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引起工程地质条件恶化,对各种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依据引洮供水工程对古风化壳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总结了对引水隧洞工程有影响的古风化壳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提出古风化壳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河电站引水系统洞挖施工包括引水洞及其1、2号施工支洞、调压室及其交通洞、压力管道。工程洞挖施工.战线长、工程量大、地质变化频繁,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实践表明:对于地质条件差的地段.必须坚持“短进尺、多循环、强支护、弱爆破”的原则,以确保安全。通过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洞挖施工进展顺利,质量优良.安全可靠。洞挖施工的程序、方法及技术要点可为西藏地区的洞挖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千岛湖引水工程实例,本文论证了在长距离大流量引水工程中设置调节水库的必要性。对工程沿线潜在调节水库,从地理位置、库容、水质和水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闲林水库是引水工程的最优调节水库,并阐述了闲林水库作为调节水库在千岛湖引水工程中的不可替代地位与若干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颜锦凯  赵凯 《人民长江》2016,47(20):36-39
杨房沟水电站导流隧洞具有导流与度汛流量大、流速快、水位变幅大、洞身断面较大、使用年限长等特点。导流建筑物一旦失事将推迟大坝的施工进度和发电工期,造成重大灾害和损失。综合当地地形地质条件、洪水特性、枢纽布置及工程特点,介绍了导流隧洞的布置及断面型式、导流隧洞水力学计算结果、进出口及洞身支护、进口闸门井及堵头等结构的设计方案。导流隧洞进口闸门室结构计算表明:在各运行工况下,建筑物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基础地质缺陷处理和边坡处理满足规范规定的稳定安全系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既是国家对建设项目征地工作的要求,又是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通过对拟建工程附近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评估了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危险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分区评估,并针对工程建设提出了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为南水北调济南-引黄济青段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3,经输水隧洞穿越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人黄河上游。由于工程区寒冷缺氧、地质条件复杂,西线工程涉及一些世界前列的关键技术。因此,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全面安排,突出重点,以做好南水北调西线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工程的水文特点、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条件、当地材料等,结合导流方式和工程要求,施工期大坝围堰不仅承担施工导流挡水任务,同时还要满足工程施工期度汛100年重现期洪水的挡水要求.并简要介绍了大坝施工导流土石围堰的标准选择、断面形式和基础处理设计,为类似水电工程的施工导流围堰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双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遇到千年古河道.施工中采用了超前锚杆加管棚;塌方严重地段采用拱上拱支护;人工半拱掘进,分层开挖;沉陷段基础采用清淤、填石、打底板混凝土;双拱支护及混凝土护壁等5种方法,施工效果很好,既安全又保证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20.
新疆盖孜河流域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工程引水隧洞位于富水地层中,极易发生塌方事故。本文介绍了公格尔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概况,从地质因素和施工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富水地层隧洞塌方的原因,以及富水地层隧洞塌方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