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了中低品位高硫高硅铝土矿焙烧脱硫—碱浸脱硅工艺,考察了焙烧前、后铝土矿的物相变化,以及碱浸时间、碱浸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碱液质量浓度对脱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浸温度95℃、碱质量浓度110 g/L、碱浸时间6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脱硅率为45.89%,氧化铝损失率为3.89%。适宜条件下,脱硅后铝溶出率达97.21%,较未脱硅焙烧工艺的铝溶出率提高4.89%。  相似文献   

2.
石煤脱硅渣中钒浸出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石煤熔融水淬后碱浸脱硅渣为原料,采用液固多相反应的缩芯模型研究了石煤脱硅渣中钒的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浸出温度、初始硫酸浓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硅渣的浸出分为两个阶段:反应刚开始时的快速浸出阶段和2min之后的缓慢浸出阶段,这两个阶段均受固膜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为13.88kJ/mol。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法炼锌过程中产出的硬锌渣,研究了中性浸出锌—浓硫酸熟化水浸铟—碱浸锡,考察了物料粒度、液固体积质量比、体系酸度对锌、铟、锡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锌渣粒度小于200目、液固体积质量比4∶1、反应终点pH为5.0~5.5、反应时间2h、室温、中性浸出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3%;在反应温度85℃、液固体积质量比8∶1、体系酸度100g/L、反应时间4h条件下进行浓硫酸熟化浸出,铟浸出率达99.7%;在反应温度为室温、氢氧化钠浓度为2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3∶1、反应时间2h条件下进行碱浸,锡浸出率达97%。锌、铟、锡得到较好回收。  相似文献   

4.
采用氢氧化钠浸出碳酸铅物料回收铅,试验考察了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时间、液固比对碱浸的影响,确定碱浸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浓度6 mol/L,液固比10∶1,温度90℃,浸出时间3h。在此条件下,铅的浸出率可达92.77%。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从铅锑冶炼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试验结果表明:从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常规条件下锌浸出率为50%左右.常规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11,NaOH浓度12 mol/L,浸出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搅拌浸出含锑烟灰制备焦锑酸钠。考察了碱浸过程中温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时间对锑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碱浸滤液加双氧水氧化制备焦锑酸钠过程中温度、双氧水用量对焦锑酸钠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15/1、氢氧化钠质量浓度360 g/L、反应时间1 h条件下,锑浸出率为88.85%;碱浸滤液中加入理论量1.2倍双氧水,在80℃下反应可获得高质量的焦锑酸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溶液从某低品位氧化锌矿石中浸出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碱浓度、搅拌速度等对锌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增大有利于矿石中的锌转化成可溶性Na_2Zn(OH)_4;在反应温度65℃、初始碱浓度4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搅拌速度300 r/min条件下浸出120 min,锌浸出率达90.08%。此工艺为低品位氧化锌矿石的资源化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某冶炼厂湿法炼锌产生的净化钴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酸浸分离锌、钴,碱浸脱硅,焙烧去除有机物以实现钴元素的富集。研究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Zn和Co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100 g/L、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2 h、液固比10:1的条件下,Zn、Co的分离效果较好;酸浸后净化钴渣在温度80℃、氢氧化钠浓度80 g/L、碱浸时间为60 min、液固比10:1的条件下,脱硅率可达到98.34%;在800℃焙烧2 h得到的含钴焙砂的含量可以达到61.77%。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压-氧压两段逆流碱浸工艺高效脱除高砷铅阳极泥中的砷。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气压力、氢氧化钠浓度等对砷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常压碱浸工艺条件为:液固体积质量比5mL/g、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0.5h;最佳氧压碱浸工艺条件为:液固体积质量比5mL/g、氢氧化钠浓度130g/L、氧压浸出温度140℃、氧压浸出时间4.0h、氧气压力1.0MPa、搅拌速度600r/min。在上述条件下,砷脱除率可达9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铁尾矿为原料,研究了矿中SiO2的NaOH浸出过程,确定了铁尾矿用碱(NaOH)浸出过程中,影响SiO2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为:铁尾矿和NaOH与水的固液比,浸出反应温度,浸出反应时间.以此为条件,研究了铁尾矿在碱溶液中浸取SiO2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铁尾矿中SiO2浸出的最佳因素为,固液比1:2,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6h.SiO2的浸出动力学过程可用界面反应模型来描述,其浸出反应动力学方程为1-(3-x)2/3+2(1-X)=k2t,表观活化能约为14.2kJ/mol,属于固体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