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小麦秸秆制备农用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将小麦秸秆进行碱蒸煮预处理,与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成农用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优化设计及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条件中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反应温度为45℃、引发剂中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与小麦秸秆质量比为8、m(AA)/m(AM)=1、单体浓度为1.3 mol/L、丙烯酸中和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烘干温度为50℃等;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进行了吸水倍率、速率及保水能力的测试;对秸秆预处理前后及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吸肥保肥性能,吸收去离子水达412 g/g,吸收w(复混肥)=0.1%的水溶液达到126 g/g,且在30 m in内达到吸收饱和,抑蒸效果显著;丙烯酸、丙烯酰胺确已成功接枝在秸秆纤维素的主链上。 相似文献
3.
4.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交联剂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反相悬浮聚合和滴加单体的方法制备以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交联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详细探讨了温度,引发剂和单体浓度,油水比等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凤眼莲秸秆接枝丙烯酰胺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主要探讨了凤眼莲秸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处理后的秸秆与单体丙烯酰胺(AM)质量比为1∶5,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可合成接枝产物、该产物经3%Na OH/9%CH3OH混合液水解后可制得高吸水性树脂;水葫芦秸秆经5%Na OH(w/w)水溶液室温浸泡,超声活化2 h的预处理后所制备的吸水材料具有最高的吸水能力,达422 g/g,吸0.9%的Na Cl溶液的能力达48 g/g。 相似文献
7.
8.
9.
10.
高吸水性树脂的生产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仪军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998,(4):36-37
<正> 1 树脂的分类及用途高吸水性聚合物(SAP),通常亦称高吸水性树脂,是指通过水合作用能迅速地吸收聚合物自重几十倍乃至上千倍液态水,溶胀以后具有凝胶化性质,即使在加压的情况下也具有保水性,并在干燥的空气中缓慢地释放出所吸水分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SAP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根据其组成的原料和合成方法进行分类,目前 相似文献
11.
麦草碱木素酚化改性及其制备LPF胶粘剂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碱性条件下酚化改性的麦草碱木素代替部分苯酚制备了高木质素/苯酚比例和胶粘强度高的木质素酚醛树脂(LPF)胶粘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色谱(GPC)研究了麦草碱木素在碱性条件下酚化改性前后的结构变化.FT-IR分析表明,麦草碱木素发生了酚化反应,伴随着酯基的断裂和甲氧基的脱落;GPC结果显示,木质素平均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范围变宽.接着,研究了木质素/苯酚比例、氢氧化钠浓度、甲醛/木质素比例、酚化温度、酚化时间、缩聚温度、缩聚时间等反应工艺参数对L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麦草碱木素酚化改性制备LPF胶粘剂的反应工艺参数.最后,比较了反应工艺参数优化的LPF胶粘剂与传统PF胶粘剂的各项性能,结果显示,麦草碱木素酚化改性后代替70 % 的苯酚制备得到的LPF胶粘剂的胶粘强度与传统PF胶粘剂相近.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的小麦秸秆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对直接活化成球环氧化和先交联后活化环氧化进行正交试验,比较了直接活化、仅交联和先交联后活化三种条件下的环氧值,得到了最佳环氧化条件。在两条制备途径各自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先交联后活化,可使环氧值增大到0.7074mol/100g,并制备了环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证实制取的环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具有圆球的形状和一定的孔隙结构,且环氧化后引入了环氧基官能团。 相似文献
13.
麦草在水、醇等反应介质中,采用不同的催化剂进行液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液化残渣得率及液化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考察了以浓硫酸/苯酚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麦草液化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油溶性产物的比例。实验结果表明,麦草在浓硫酸/苯酚(浓硫酸占所加物质总量的质量分数为6%)的混合催化体系中,当温度为160℃,时间为70 min时的残渣得率最低,液化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也最窄,油溶性产物所占的比例也较大。 相似文献
14.
污泥与麦秸共热解制备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外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在400~700℃范围内对脱水污泥和麦秸的混合物进行共热解,研究了热解条件对炭粉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秸秆掺混比下,400℃制得的含炭吸附剂的碘吸附值最高,在406.6~542.1 mg/g之间;孔径分布较宽,以中孔为主,微孔和比表面积较小。总孔容积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热解的纯污泥总孔容积最大,达到0.223 6 mL/g,中孔占71.9%。污泥与秸秆以5∶5的混合比例热解后所得固体吸附剂总孔容有所下降,但孔径分布集中,中孔含量达到81.1%,大孔含量高达18.9%。 相似文献
15.
麦草阳离子型吸附剂的合成及对硝酸根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为醚化剂,二甲胺为反应剂,对麦草秸秆改性合成阳离子型吸附剂。该文以改性后产物对NO3-的去除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单一影响因素,并结合正交实验得出影响因素结论与最佳改性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时间是影响麦草秸秆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麦草投加量、催化剂用量、二甲胺用量、活化反应和反应时间是次要因素;最佳改性条件为,当固定环氧氯丙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分别为20 mL和25 mL时,麦草投加量是2 g,催化剂用量是15 mL,二甲胺用量是30 mL,活化时间1 h,催化时间1 h,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硝酸根的去除率可达78.13%。 相似文献
16.
对自制的环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实验方案,探讨了其制备的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三乙胺盐酸盐溶液体积为4 mL、无水碳酸钠的用量为0.6 g、溶剂为30%乙醇溶液、反应时间为6 h时,制得的三乙胺盐酸盐改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WS-MB-TEAHC)对Cu2+的吸附容量最大;当乙二胺盐酸盐溶液体积为8 mL、无水碳酸钠的用量为0.6 g、溶剂为30%二氧六环、反应时间为6 h时,制得的乙二胺盐酸盐改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WS-MB-EDADHC)对Cu2+的吸附容量最大。红外光谱表征显示:环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的环氧基参与了反应,改性后引入了含N官能团。 相似文献
17.
百菌清对麦秸秆/PP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百菌清作为抗菌剂对麦秸秆/PP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制备5种百菌清含量的麦秸秆/PP复合材料,参照ASTMG21—96对复合材料进行腐蚀实验,并测试腐蚀后麦秸秆/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色差以及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百菌清添加量为1.25%时,腐蚀后麦秸秆/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与不添加抗菌剂的复合材料相比,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3.71%,54.91%,10.46%,47.53%,吸水192h的吸水率降低了23.69%,腐蚀前后色差值则减小了11.56。 相似文献
18.
以麦秸纤维和聚乙烯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制备了麦秸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剂(NaOH)浓度、麦秸纤维含量以及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 %NaOH处理可以溶解麦秸纤维中半纤维素、果胶等,使纤维更细化,比表面积增大,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麦秸纤维含量为30 %(质量分数,下同)时,麦秸纤维与聚乙烯混合均匀性较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得到改善;热压温度为170 ℃时聚乙烯的流动性有助于改善麦秸纤维在聚乙烯中分散的均匀性,且不会使聚乙烯降解,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了最大值46.1 MPa和13.8 MJ/m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Tween80)对麦草烧碱浆次氯酸盐漂白的助漂作用。对次氯酸盐与Tween80同时漂白、次氯酸盐漂白后再用Tween80后处理以及Tween80预处理加次氯酸盐漂白(分别以H/T、HT和TH表示)三种不同组合的漂白方式对纸浆白度、粘度及主要强度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发现Tween80在HT漂序中的助漂效果较好。在HT漂白中,当Tween80的用量为0.8%时,漂白浆的白度增加最多,粘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大于对照次氯酸盐漂白浆,其抗张强度也较好,撕裂强度基本不变,但耐破和耐折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