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带材厚度对非晶环形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铁芯由标称成分为Fe91.7Si5.3B3.0(质量分数),分别为带厚22μm,25μm和26μm的带材制成。铁芯在氮气保护下经过653~723K保温1h进行热处理。在5~30kHz以及200~1 000mT(Bm)范围内测试铁芯软磁性能。研究表明,带材厚度影响铁芯软磁性能,随着带材厚度的减小,铁芯动态损耗值、矫顽力和剩磁都逐渐减小,带厚22μm带材绕制的铁芯可以获得最优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两种成分的铁基非晶铁芯经热处理、浸渍、固化和开气隙制成磁场在0~4kA/m范围内恒导磁电感。对侵渍固化的方式进行了实验比较,选择了一种既利于批量生产又能有效限制铁芯固化引起的性能下降。对边种恒导磁电感铁芯的磁性能、恒定性、频率特性以及温度稳定性进行7研究,证明这种恒电感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具有优良的特性。此外还测量了这种但电感的直流重叠特性,以及将它们做成绕线电感后的电感量和其它电量参数。  相似文献   

3.
非晶铁芯浸渍切割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10多年来日本发表的有关非晶铁芯浸渍定型工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这些文献的共同出发点在于想方设法避免或减轻以往浸渍工艺的弊端—由于浸渍材料固化收缩使铁芯承受应力,以致性能下降。还介绍了铁芯切割工艺以及切割、研磨、切口所用的工具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浸渍固化和切割气隙对非晶铁芯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产过程中浸渍固化和切割气隙对非晶态铁芯磁性能的影响。找到了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浸渍固化工艺,对铁芯的磁性能基本上无不利影响,还对切割气隙引起的铁芯附加损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铁基微晶制作开口电感铁芯的工艺,在铁芯固化用的环氧树脂中加入了填加剂,结果表明填加剂的加入可以减少铁芯中由于固化过程而引起的应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固化剂对非晶纳米晶带材制作的铁芯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粘度条件下,固化剂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两个转折点,这与其中发生的晶型转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固化剂粘度增加,非晶铁芯和纳米晶铁芯的损耗变化率增加,磁导率变化率先增大后减小,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粘度下固化剂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铁芯内应力不同而引起铁芯磁性能的变化。本研究中,非晶和纳米晶铁芯在粘度为90 MPa·s时,损耗及磁导率变化值较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带材厚度对非晶纳米晶环形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铁芯由不同厚度标称成分为1K101及1K107B的带材制成。在氮气保护下热处理后测试铁芯软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铁芯动态损耗值、矫顽力和剩磁随带材厚度的减小逐渐减小,带材厚度影响铁芯的热稳定性。选用较薄带材绕制铁芯,可减小铁芯体积,提高器件运行稳定性。薄带在热处理前后韧性较厚带更好,可有效提高铁芯绕制及热处理后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4种FeSiB非晶合金带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非晶合金带材的损耗和工作磁感应强度Bm与最佳热处理温度有关,最佳热处理温度越高.其工作磁感应强度Bm也越高.当Bm接近Bs时,激磁功率会激增.经最佳热处理温度处理后,铁含量较低的非品合金的软磁性能要优于铁含量较高的非晶合金以及传统的铁...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浸涂后烘干的方法在非晶合金带材的表面形成绝缘涂层,研究了涂层前后非晶合金带材的表面形貌、结构和非晶合金铁芯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后非晶合金带材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均匀的绝缘涂层,绝缘涂层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非晶合金铁芯在高频下的损耗,涂层后的非晶合金铁芯在1kHz、1T下的损耗比涂层前铁芯的损耗降低了23.2%,而在10kHz、1T下的损耗比涂层前铁芯的损耗降低了35.5%.  相似文献   

10.
铁基非晶合金应用于电机铁芯的优势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比了铁基非晶合金和几种常见磁芯材料的软磁性能,提出了铁基非晶合金应用于电机定子铁芯对提高电机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非晶电机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非晶电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磁压缩激光器与非晶微晶铁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脉冲磁压缩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重点介绍了非晶态合金及超微晶合金铁芯 的损耗只饱和磁感P,及剩磁Br对磁压缩电感器的体积、效率及压缩效果的影响。以实例给出了 铁芯设计计算的方法,介绍了铁芯的绝缘和复位方法,指出各种软磁材料制作磁压缩激光器的优缺 点,说明FeNbCuSiB微晶铁芯是较理想的材料,其Br/Bs=0.9  相似文献   

12.
新型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的新型铁基软磁非晶合金,既具有1.8T的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又具有相当钻基非晶合金的低的高频损耗、低矫顽力等特性,该合金还克服了超微晶材料的脆性和可加工性差的缺点,可用于直线感应加速器、压缩开关、磁放大器及逆变电源等设备中,命名为1K104。  相似文献   

13.
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磨损与电化学腐蚀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等离子喷涂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耐磨性能较好,其磨损是一个缓慢逐层磨削过程;经晶化处理后,涂层硬度升高但韧性下降,涂层耐磨性能变差,当涂层完全晶化并基本上由Fe-B硬质化合物相组成时,耐磨性最差,其磨损是一个涂层表面层在外加载荷作用下不断被压裂而脱落并被碾碎成微粒的过程。非晶合金涂层在0.5mol H2SO4溶液和在3.5% NaCl溶液中具有钝化作用,随涂层厚度的增加,钝化区加宽,维钝电流密度降低并保持在较低值,涂层的抗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非晶材料Fe91.7Si5.3B3.0制备两个尺寸完全相同的叠片式和盘绕式磁环,然后对这两个磁环的磁性能进行比较。发现频率较低时,叠片式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比盘绕式磁环的低,当频率逐渐升高时,叠片式磁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高于盘绕式磁环。对于矫顽力和磁导率,叠片式始终占据优势。实验中,盘绕式磁环在盘绕和胶的固化过程中引入了径向应力,因此导致其磁性能与叠片式磁环的差距。所以径向应力对磁环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稀土La掺杂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成功制备了稀土La改性的非晶带材。对制得的非晶带材进行热处理和显微组织分析,最后测试了带材的软磁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改变了非晶带材的晶化温度,随着La含量的增加,晶化温度呈下降趋势。显微金相分析表明带材表面存在纹路,且纹路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带材中内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带材的厚度随温度变化而波动。La原子加入后使非晶带材的尺寸波动范围变窄,尺寸波动的临界温度也由400℃下降到300℃;在550℃×0.5 h热处理工艺时,FeCuNbSiB(La-0.5wt%)带材综合软磁性能最佳,饱和磁感强度可达到1.7 T以上,磁导率为5306。  相似文献   

16.
以酒石酸为添加剂,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非晶态Cr-C合金镀层。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镀层结构、形貌及成分进行表征,并对镀层进行电化学耐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当酒石酸加入量为40g/L时,镀层的X射线衍射图出现非晶态的特征峰,镀层表面平整、致密,无裂纹和针孔,与普通晶态Cr镀层相比,非晶态Cr-C合金镀层具有更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厚40μm,宽3 mm的四元Ti50Zr16Cu31Fe3非晶合金条带。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相结构以及热稳定性;同时将合金在模拟体液(SBF)中培养15 d,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相容性,利用动态凝血时间以及溶血率分析非晶合金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Ti50Zr16Cu31Fe3非晶条带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过冷液相区ΔTx可达80 K;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15 d后,羟基磷灰石(HA)沉积在合金表面,厚度可以达到5μm,HA团絮状生长,且Ca/P值约为1.65,与人骨的Ca/P值1.67接近;溶血率低,仅为1.08%,表明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57.5Ni-24.5Fe-14.5W-3.5B(质量分数,%)非晶薄带,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用DSC和XRD分析了非晶薄带的晶化行为及析出相的演变过程;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试样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用SEM和EDS分析了试样腐蚀后的表面显微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该非晶薄带的晶化过程分为3步,其晶化温度约为430,470和700℃;退火试样的耐腐蚀性整体优于非晶合金样,部分晶化试样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优于完全晶化试样;500℃退火试样表面形成致密钝化膜,抗腐蚀性能优异,而非晶薄带和720℃退火试样形成的钝化膜不稳定,易被点蚀和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种锆基大块非晶合金Zr60Al15Ni25、Zr65Al10Ni10Cu15和Zr52.5Al10Ni10Cu15Be12.5在1%、3.5%和10%(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NaCl溶液中Zr60Al15Ni25合金表面形成相对稳定的钝化膜,表现出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元素Cu和Be的添加,降低了合金Zr52.5Al10Ni10Cu15Be12.5和Zr65Al10Ni10Cu15在NaCl溶液中的钝化能力,增加了点蚀的敏感性.失重法研究结果表明3种合金腐蚀速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Zr65Al10Ni10Cu15〉Zr52.5Al10Ni10Cu15Be12.5〉Zr60Al15Ni25.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分析了极化后的合金表面,结果表明点蚀孔内部Zr、Al、Ni的选择性溶解和Cu在钝化膜下的富集导致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