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现有MEMS引信后坐保险机构较为复杂,要求加工精度高等特点,提出一种MEMS后坐悬臂梁保险机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保险机构进行的动力学仿真表明:新的后坐保险机构以一对悬臂梁及其框架代替了其他机构中的带曲折齿的后座滑块、后坐弹簧、闭锁机构等模块,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极低发射过载下引信安全系统的环境利用和保险问题,采用一种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和质量重块相结合的后坐保险机构,通过结构参数优化和设计,对保险机构在勤务处理环境和发射环境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表明,该机构在极低过载发射环境中效果良好,其勤务处理安全性和发射可靠性均能满足使用要求,解决了极低过载发射弹药使用后坐保险机构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设计引信后坐保险机构的保险和解除保险性能,应用刚体动力学理论和仿真软件ADAMS、LS-DYNA分析了引信经典弹性后坐保险机构和刚性后坐保险机构对不同后坐过载作用时间的响应特性,得到了不同后坐过载时间下两类后坐保险机构解除保险时间响应;两类后坐保险机构不同的解除保险时间表明两类保险机构对相同后坐环境响应特性不同;过载作用时间影响保险机构解除保险正确性;在后坐过载系数较大时,弹性保险机构和刚性保险机构均可能解除保险;在后坐过载系数较小时,无论过载作用时间如何变化,刚性保险机构均不能解除保险,而在过载作用时间较长时弹性保险机构会出现解除保险情况;因此,针对不同后坐过载作用时间应注意正确选择引信保险机构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引信单自由度直线运动后坐保险机构设计优化问题,开展不同摩擦条件下侧压簧对惯性筒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运用刚体动力学理论和ADAMS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侧压簧即被保险件预压簧作用于后坐保险件上的摩擦力对后坐保险件在发射和跌落时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得到有侧压簧即被保险件预压簧作用时后坐保险件在多种不同冲击过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被保险件对后坐保险件的摩擦缓释效应有利于提高后坐保险机构的跌落安全性,而对后坐保险机构发射时正常解除保险影响十分有限;通过优化被保险件预压簧的预压抗力和/或被保险件与后坐保险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可使引信后坐保险机构的跌落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引信后坐保险机构安全和可靠解除保险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引信后坐保险机构斜置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将传统的轴线与引信轴线平行或重合的后坐保险机构相对于引信轴线斜置一定角度设置。应用刚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引信后坐保险机构斜置设计动态特性,并给出了算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后坐保险机构斜置设计有助于提高勤务处理弹丸和引信意外跌落时引信安全性,即有助于提高引信防止意外解除保险的性能,而正常解除保险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引信MEMS安全系统中后坐保险机构在正常发射载荷和勤务跌落载荷下的运动过程难以表征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瑞利商方法的后坐保险机构理论模型。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悬臂质量块式后坐保险机构的固有频率,并完整预测机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位移-时间过程曲线。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机构的位移-时间曲线吻合度较高,其固有频率也具有一致性。因此该方法能够准确表征后坐保险机构在冲击载荷下的运动过程,为后坐保险机构的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基于加强单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对比研究的目的,以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为立足点,求出了等效单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并就勤务处理的安全性与发射时的可靠性对两机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可为单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设计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模拟勤务处理跌落过程的锤击试验中,MEMS后坐保险机构已解除对离心滑块的约束,使后坐保险实际解除。为使问题再现,利用弹塑性非线性模型对后坐保险机构在跌落过程中的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半正弦加速度脉冲作用下,弹簧上端拐角处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导致弹簧伸长而使后坐滑块不能恢复至原位。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后坐保险机构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后坐滑块须运动到位后才能完全解除对离心滑块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属基MEMS后坐保险机构在高冲击环境下的作用可靠性问题,采用瞬态动力学方法对MEMS后坐保险机构在发射和跌落环境下的失效模式进行了仿真及马希特锤冲击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射环境下,当MEMS后坐保险机构的卡头进入卡槽时,在卡头翼片的转弯处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易造成卡头不能被可靠锁定的失效模式;在跌落环境下,由于弹簧上端拐角处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使后坐滑块不能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导致后坐滑块已实际解除对离心滑块的约束。最后,对MEMS后坐保险机构中易产生塑性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的计算机动态仿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秦文 《探测与控制学报》2003,25(1):57-59,64
在Workin Model 3D软件上对引信的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进行了有关计算机仿真计算,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弹簧后坐保险系统计算方法缺乏简便性、精确性的问题,提出采用虚拟仪器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为核心的变加速度条件下解除保险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的数学模型是典型的弹簧质量系统受迫振动,实现方法是采用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通过LabVIEW调用Matlab-Script,导入已经调试完成的Matlab程序,经输入运算需要参数后,输出计算结果。验证表明:在变加速度符合一定的要求下,可以得出比较理想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微机电安全系统是实现引信小型化的关键技术之一。阐述了一种基于微机电技术的安全系统构造与作用原理,并选取安全系统的典型机构进行方案设计、仿真和分析,对微机电安全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仿真结果表明,阻尼延迟后坐保险机构可以区分勤务处理和发射时的环境,提高引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电磁驱动的引信MEMS解除保险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引信MEMS安全系统仍依赖后坐和旋转环境解除保险,通用性受限制,提出一种微小型MEMS安全与起爆控制机构,它采用电磁驱动和弹簧回复力控制错位式MEMS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的动作,可综合利用通过传感器探测的弹道信息,并借助弹载计算机控制该机构实现引信的解除保险过程.该机构与常规装置相比可以大大减小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体积,同时该机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引信磁流变液解除保险机构贮存寿命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明  王炅  吴小琅 《兵工学报》2016,37(9):1606-1611
针对引信磁流变液解除保险机构贮存后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贮存寿命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寿命评估。通过贮存稳定性实验,分析在恶劣环境下存贮对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和黏度的影响以及对引信磁流变液解除保险机构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高温会导致磁流变液中的铁磁颗粒沉降团聚,说明高温可加速引信磁流变液解除保险机构失效;通过建立贮存寿命加速模型,提出适用于引信磁流变液解除保险机构贮存寿命的评估方法;采用这种评估方法对引信磁流变液解除保险机构在正常贮存条件下的可靠贮存寿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引信磁流变液解除保险机构的可靠贮存寿命为15.2 a,具有较好的贮存性能,满足引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MEMS的引信保险机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MEMS的引信保险(S&A)机构的应用背景和基于MEMS引信保险机构的设计构思,分析了两种典型的保险机构的原理和作用过程:还介绍了两种主要加工工艺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MEMS引信保险机构的技术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部门目前采用空气炮动态模拟方法进行末制导炮弹待发程控装置作用可靠性试验成本高、样本量少、置信度低的问题,基于电参数检测要求和试验对象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检测试验方法,即对待发程控装置进行结构改装实现了实验室内手动解除其后坐保险并完成相关电参数检测。进行了俄制与国产两种共计95发末制导炮弹待发程控装置的作用可靠性试验,采集到了符合要求的脉冲发生器电脉冲信号,分析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结果表明,人工启动孔的密封性是影响待发程控装置作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引信启动后需利用特制木塞将其可靠密封防止火焰能量泄露。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此方法可扩展应用于某型炮射导弹弹托感应器电参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复合式惯性制动保险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以某机构为计算实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在100g发射过载下可靠解除保险,在1.5m高度跌落木檄时机构安全,与实验结果相符。与传统的曲折槽筒机构的对比分析显示出复合式惯性保险机构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跌落在软目标上能更好地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8.
引信MEMS安全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技术的特点,对引信MEMS安全系统的两种结构形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进行MEMS安全系统设计时应注意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