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侧耳根炒鸡蛋 2001年的一天,我应朋友之邀去他开的酒楼做厨艺交流,晚上快下班时,有客人点了一道以往菜谱上没有见过的菜——苦瓜炒蛋。可这时厨房已没有苦瓜了,我和朋友走进厨房,看见还有几个番茄.我想客人既然点苦瓜,即有吃异的想法,肯定不会要番茄炒蛋。我再到冷菜间一看,还有一盘侧耳根没有淋调料,于是便让服务员出去问客人.可否把苦瓜换成侧耳根?客人回话说可以,我才临时当起了这家酒楼的厨师,三下五除二地做出了侧耳根炒鸡蛋这道菜。  相似文献   

2.
煮蛋的学问     
新月 《美食》2007,(5):55-55
听人自谦不擅厨艺说:“我什么都不会。就会炒蛋。”其实.要炒好一盘鸡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朋友家吃过炒得特别金黄滑嫩的鸡蛋.掌厨的是她七十多岁的母亲,经老太太指点方知。炒蛋时需多放油,火不宜太旺,打蛋时打进少许的太白粉水.最后这一点正是使炒蛋又滑又嫩的关键所在。这跟西式炒蛋有异曲同工之妙,做西式炒蛋要加牛奶,能加鲜奶油的话更妙,如此炒出来的蛋肯定香滑腴嫩,只是热量高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快乐小品     
《北京纺织》2010,(5):251-251
美味花生 一个人和他的朋友一起去探访他奶奶,当他和奶奶聊天时,朋友在一旁的小桌边起劲地吃着花生米。在他们离开时,花生米差不多全吃光了。朋友客气地说道:"谢谢您,我差不多把您的花生米都吃完。"  相似文献   

4.
《中外食品工业》2006,(5):28-31
番茄又名西红柿,颜色鲜亮诱人,营养还丰富,经常成为餐桌上的清新美味。糖拌西红柿、番茄蛋汤、番茄炒蛋……虽然家常,却也让人念念不忘。不过这一季我们要换种做法吃番茄,会有别样的味觉体验哦!  相似文献   

5.
编辑先生: 家中老人酷爱用油炸花生米下酒,往往由我制作一、二斤供老人啖食。可是,人老了,油炸的食物不能多吃──以防伤脾胃。剩下的花生米咋办?找一个干净、无水的空玻璃瓶,待油炸花生仁晾冷后,装入瓶内,密封好,临吃时,倒出几十百把颗再将瓶子盖好,密封。我敢保证花生米1-2周内都酥脆。若无瓶子,用塑料食品袋扎紧密封效果也差不多。 成都市珠宝街16号吴催流编辑同志: 我是《四川烹饪》的一名读者,也是一名烹饪爱好者。读了《四川烹饪》今年第2期陆荣河先生的文章《油炸花生米保脆之我见》后,也想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  相似文献   

6.
正立春之前的某一天,一位在农场当经理的朋友送来一袋番茄。这种番茄小的才鸡蛋那么大,最大的也只有小苹果那么大。形状也不够完美,有些有点扁,还有些有点疤痕。颜色是深橙红色,最熟的番茄已经红得发紫。我用它烹调了一盘番茄炒蛋,才知道它味道如此浓郁,非一般冬日大棚番茄可比。第二天,我又把它当水果吃,发现它虽然皮有点厚,但汁液丰富,酸甜适度,真的太好吃了!  相似文献   

7.
四川人吃辣是出了名的,那刻骨铭心的辣,酣畅淋漓的辣,往往让不吃辣的外省人一见就发怵。我刚当兵来四川时,就被吓得几乎不敢吃菜。尽管我们的炊事班长发誓说菜中没放辣椒,连里的老兵也出来作证,说菜里吃不出一点辣味,可是我们几个从北京来的新兵还是被辣得呲牙咧嘴。二十多年以后,我早已从一个北京人演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四川人,而与当年同样的事却被我的外甥遇到了。外甥从北京来,事先在电话里说千万别给他吃辣椒,为此我特意叮嘱保姆周姐:“外甥在成都期间尽量别做带辣椒的菜。”周姐满口答应道:“莫得问题。”临到我带着儿子到…  相似文献   

8.
正有位朋友给我发来视频链接,是讲述关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的故事。一位留学生,打算在异国的同学聚会中,给同学们尝尝中国菜番茄炒蛋。问题是,他不会做菜,于是发微信向妈妈求助。很快,妈妈发来了语音,告诉他做菜的具体步骤,毕竟没有做菜的底子,听不懂。于是,父母又去厨房,录制了番茄炒蛋的视频。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饮食科学》2001,(8):41-41
良心不忍 有一天,一位诗人和朋友一起喝酒。他们要了一份下酒菜,四只麻雀。他的朋友一口气连吃了三只,正要吃最后一只时,诗人忙说:“这一只该我吃了吧?”朋友叹了口气,说:“我本想给你吃,可是,我实在不忍心拆散它们,还是让它们团聚吧。”说完,他把最后一只也吃下去了。吃了一点 吃午饭时,有个客人端着盘子到柜台前抱怨说:“牛排太硬了没法吃。”“如果您愿意,可以换成一个排骨。”侍应生说。“谢谢,可是牛排我已经吃了一点儿。”“没关系,那盘排骨也是已经吃了一点的。”早餐和午餐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  相似文献   

10.
蜜月感恩宴     
儿子Channing生于1985年。太太忙于事业,我自然全身心支持,虽然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但承担了全部家务,儿子也由我一手带大。我颇擅居家烹饪,儿子自幼耳濡目染,小学三四年级就学会了番茄炒蛋、榨菜炒肉丝等简单菜肴。老爸老妈不在家时,他就自己做饭烧菜,深夜父母回家,儿子已经做完功课,吃好晚饭,安然入睡了。尽管厨房里一片狼藉,但我和太太心里却十分欣慰。经历澳洲6年留学,回沪后Channing在工作上成绩斐然,2010年找到了另一半——某航空公司国际航班空  相似文献   

11.
忌口     
易水寒 《美食》2004,(6):54-54
我爷爷不吃鸡蛋,我奶奶不吃肉.所以我就幸福了,无论爷爷奶奶做鸡蛋糕还是炒肉.总会少一个人跟我分享:小时候不懂事,只要自己能多吃点就好。根本不关心长辈的感受,还以为爷爷天生地就不吃鸡蛋.等我长大了才知道.敢情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50年代,爷爷在一家棉站当工人。有一段时间,赶上连阴天,所有的供给都运不进去.食堂里除了两筐鸡蛋.别无他  相似文献   

12.
幽默11则     
某厂长招待检查团吃午饭,因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宴席,厂长就吩咐厨师煮了一锅狗肉,开饭时,厂长抱歉地说:“各位领导,没有什么好东西……几条狗,凑合着吃吧!”             它在仰游  有一个绅士正在餐馆进餐,忽然发现菜汤里飘着一只苍蝇,他扬手招来侍者,冷冷地讽刺道:“请问,这东西在我汤里干吗?”  侍者弯下腰,仔细看了半天,毕恭毕敬地答道:“先生,它在仰泳。”  (以上幽默由吴建平提供)              没有这道菜  老王、老张、老杨三人到一家餐馆用餐。  “各位想吃什么?”服务小姐手持记菜单,“请点菜吧。”  “老张,”老王说,“你点菜吧。”  老张说:“老杨定吧。”  “对不起,”小姐说,“没有这道菜。”               厨子  有个厨子在自己家里切肉,切着切着,很麻利地拿起一块肉揣进怀里。他的妻子看见,奇怪地问:“你干什么?”  “哎呀,我忘了。”厨子说,“我以为还是在饭店呢。” (以上幽默由子文提供) 腿与蛋 农场里一只猪和一只母鸡正在谈慈善。猪说:“我很想有一个方法能帮助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鸡说:“那么我们来合作,可以做一个火腿蛋来给他们吃。”猪很气愤地说:“你说的倒...  相似文献   

13.
答疑解惑     
《饮食科学》2012,(12):29-29
问:我最近经常吃小黄瓜、小番茄,但是听同事说这些都是转基因的,孕妇吃了不好,最好不要吃。这种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4.
外婆菜     
刘希 《饮食科学》2012,(9):37-37
去餐馆吃饭,我被一道很温馨的菜名吸引:“外婆菜”。于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我点了一份。没过多久,外婆菜就上了桌。我一细看,是切成丁的萝卜干、梅干菜炒鸡蛋,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菜,吃起来却很美味,在我狼吞虎咽地嚼着外婆菜的时候,外婆那亲切的身影,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了。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最爱吃的就是外婆做的梅干菜炒蛋。看外婆将梅干菜泡软切碎,锅内入油。将梅干菜和豆瓣酱放进锅里翻炒,然后倒入小半碗水,转小火焖熟,这时,外婆会从怀里掏出一个暖乎乎的鸡蛋,在锅上轻轻一磕,蛋液就流到梅干菜里头了。切得细碎的梅干菜,拌着金黄的鸡蛋星星点点。虽然那时候油少,但外婆给我做的梅干菜炒蛋,总是油腻腻的。  相似文献   

15.
说实话,以前我是根本做不来饭菜的,更不要说当什么“大厨”了。凡是厨房里的事,婚前都由我母亲、婚后则由我丈夫担着,我压根儿就没在这上在这上面操过心。偶尔遇到丈夫出差,孩子回奶奶或姥姥家,只留下自己一个人时,我就用高压锅熬它一大锅绿豆稀饭,然后顿顿就着咸菜吃,一吃就是两三天。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抱着小说、杂志看,仿佛一切乐趣都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了。 我学会做饭菜还是在去西藏工作的时候。1984年,我到拉萨工作,而且一干就是三年。当时那里的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平时大家都是在单位食堂里吃大锅饭。时间一久,我们…  相似文献   

16.
美味烤虾DIY     
每个周末家里的餐桌上都雷打不动地上一道菜,食材定是虾,有白灼虾、红烧虾、虾仁炒蛋。出去吃也总爱点上一款心仪的虾菜,没错,我就是喜欢吃虾。  相似文献   

17.
从小遵从“君子远庖厨”的古训,我拒绝下厨房。但吃起来却“当仁不让”,还时常对妻做的饭菜挑三剔四,说咸道淡的。 有一次,我嫌妻炸的花生米不酥,就“批评”了几句。谁知向来逆来顺受的妻一反常态,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地喝道“下顿饭你做好了,看你做的比我强!”我看妻动了真气,赶快笑道:“何必呢,我不过随便说说。”妻余怒未消:“你只会吃,不会做,不信试试!”她的话激起了我男子汉的勇气:“好,做就做,有什么了不起。” 那时还没有电饭堡,我用钢精锅做饭,由于米和水的比例以及火候没有掌握好,煮成了“三层饭”:上层是夹…  相似文献   

18.
《餐饮世界》2022,(9):42-42
提到中国菜,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东坡肉、烤乳猪、糖醋排骨……别看猪肉现在是常见的肉类食材,但其实古人常吃生鱼,对猪肉兴致并不大,之所以猪肉成为现今人们主要的肉食,是因为受到了北方民族的饮食文化影响。狗肉名列“八珍”,周朝皇帝必吃,为何唐朝之后吃狗肉会沦为不文明行为?还有,诸葛亮、苏东坡住四川却吃不到川菜;杨贵妃不可能吃过番茄炒蛋;筷子直摆,不是汉人而是胡人的规矩;今天吃货的饕餮之享,居然与五胡乱华、宋朝积弱、清兵入关的历史难解难分……诸如此类,展开《餐桌上的中国史》一书就可以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民间有个故事,讲的是旧社会有一群土匪,他们某日劫了一个商人和他的随从,土匪叫他们留下买路钱走人,商人却说自己是穷人没钱。土匪不信,就把他们关在匪巢,待午饭时,特意做了一条鱼供他吃,而土匪却在门外窥视。当商人动手吃起鱼时,土匪破门而入,指着商人说:你是富人而非穷人,因为我看见你吃鱼时,第一筷子夹的  相似文献   

20.
85岁高龄的谢添老人,平时还是那么忙,锻炼身体只能见缝插针,办法也很独特。用他的话说就是:方寸之地就能体方健身。谢老在书房打篮球、举杠铃、游泳、扭秧歌。他想象杠铃有25公斤重,就发25公斤的力,有50公斤重,就发50公斤的力。游泳也一样,在水里使多大劲儿,在书房里就用多大劲儿。这种模拟锻炼的形式,被他戏称为“谢添锻炼法”。谢老风趣、幽默,生活中似乎没有让他发愁的事。他说:“我这个人没心没肺,就爱逗乐于,人称老顽童。”一次,谢老到一地旅游。当人们认出他时,就纷纷请他签名。“老爷爷,给我签个名吧!”一个四五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