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2.
本文综合分析了冲击、弯曲、剪切应力—应变试验,DSC、X 射线衍射和粘弹性能测定,以及用 Brabender 塑化仪测出的塑化扭矩等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或再加少量 DOP)处理后的 CaCO_3填充聚丙烯,使单体在加工过程中聚合,所得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热和加工性能等方面的综合性能。聚丙烯酸酯改性处理剂同时兼具偶联剂、粘胶剂、增韧剂和加工助剂的作用。本文也讨论了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偶联剂种类、分散剂种类、CaCO3添加量等因素对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细CaCO3对聚丙烯有很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4.
5.
聚丙烯/分子筛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分子筛进行表面处理,按一定比例与聚丙烯(PP)切片共混纺丝,制得PP/分子筛共混纤维,研究PP/分子筛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纤维中分子筛的质量分数为1%时,PP/分子筛共混纺丝纤维的可纺性好,断裂强度比纯PP纤维提高31.85%,上染率提高44.86%,初始模量、断裂功、回潮率均有所提高;与纯PP纤维相比,PP/分子筛共混纤维的结晶度略小、晶粒变大,取向度降低,纤维的染色性、吸湿性得到改善。分子筛与偶联剂发生化学反应,有利于分子筛和PP的结合,适当的分子筛含量时,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少量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等规聚丙烯树脂共混,可使聚丙烯纤维的分散染料上染率大大提高。本文就聚丙烯共混纤维染色率得以改善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采用CPVC与PVC共混,研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并考察纳米CaCO3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PVC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耐热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冲击强度则先增后减;随着CaCO3含量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都逐渐提高,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含氟聚丙烯层状共混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接枝技术制备含氟聚丙烯(FPP),然后将聚丙烯(PP)与FPP共混造粒制备PP/FPP共混物。用锥板流变仪分析PP和FPP的流变行为,探讨PP/FPP共混物层状形态形成的条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光测试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分析PP/FPP共混物层状形态、抗紫外光辐射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200℃.剪切速率为125s^-1时,PP和FPP的流变曲线相交于一点,此条件有利于PP/FPP共混物形成层状形态。与纯PP相比,PP/F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抗紫外光透过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共混改性聚丙烯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共混改性丙纶的发展现状 ,对共混改性丙纶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同时就近年来几种有发展潜力的共混丙纶品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PP/超细CaCO3/LMPE体系的流变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分子聚乙烯处理的超细碳酸钙填充聚丙烯体系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填充体系的熔体粘度对低分子聚乙烯的用量和碳酸钙的含量有明显的依赖性,但当碳酸钙与低分子聚乙烯的质量比为某一特定值时,其熔体粘度与体系中碳酸钙的含量无关。该体系的熔体流动行为不能用幂律模型描述,但它却能较好地服从修正的Casson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CaCO3复合材料,然后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微米级和纳米级CaCO3的表面处理、含量对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此影响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木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与常用的对木纤维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相比,本研究采用磺酰胺类增塑剂,在高速捏合机上对木纤维增塑,从而改进木纤维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使用了四种不同形态的木纤维来增强聚丙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纤维种类、含量的关系,通过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通过熔体流动速率研究了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等。 相似文献
14.
PP/PA11合金的结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和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作增容剂,制备了PP/PA11合金,并对合金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RSMA的增容机理与PP-g-MA不同。比较了2种增容体系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发现PP-g-MA增容体系中PP的熔融温度向更高温度移动,同时PP-g-MA的加入更能影响PP和PA11两相的结晶,使体系的结晶度增大,从而使合金的缺口冲击性能表现出更强的脆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玻璃纤维/导电炭黑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不同玻璃纤维和导电炭黑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力学性能、收缩率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加入能促进炭黑形成导电网络,有效降低逾渗阈值;玻璃纤维具有明显的增刚和降低收缩率的作用;且玻璃纤维和炭黑的加入均降低了聚丙烯的结晶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哈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聚丁烯-1(PP/PB)共混材料,考察了PB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和用量对PP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与PB二者相容性良好,当PB质量分数为30%时,PP/PB200(MFR为200 g/10 min)共混材料的MFR最大为37.90 g/10 min,约是纯PP的4.15倍,PP/PB0.5(MFR为0.5 g/10 min)共混材料的MFR最小为7.59 g/10 min,与纯PB相比降低了16.87%;随着PB MFR的增加,PP/PB共混材料的熔体强度降低;当PB MFR为0.5 g/10 min时,对PP有明显的增强和增韧效果,PP/PB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1.11 MPa,冲击强度为48.52 kJ/m2,与纯PP相比分别提高了28.82%和185.24%。 相似文献
17.
李琰;曹凤霞;赵燕;达世明;徐典宏 《中国塑料》2011,25(9):56-60
以粉末丁苯橡胶(SBR)作增韧剂,考察了均聚聚丙烯(PP-H)/SBR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式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相容剂对PP-H/SBR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是PP-H有效的增韧剂,SBR1712对PP-H 的增韧效果好于SBR1500,但SBR的加入导致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相容剂对PP-H/SBR共混体系有明显增容效果,含有相容剂的PP-H/ SBR共混体系冲击强度超过基体PP-H 树脂的5倍以上,且综合性能明显改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含有相容剂PP-H/SBR共混体系中的橡胶相SBR在PP-H 中的团聚体少、颗粒粒径小、分散均匀; SBR在提高PP-H/ SBR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同时,降低了体系的拉伸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 相似文献
18.
Investigation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of nano‐CaCO3/PP masterbatch modified by reactive monomers
Nano‐CaCO3/polypropylene (PP) masterbatch containing above 80 wt % nano‐CaCO3 was prepared by nano‐CaCO3 coated PP modified by reactive monomers. The chemical interac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ing behavior, thermal stability, morphology, and surface contact angle of masterbatch were investigated with IR, DSC, TEM, TGA, ESCA, and surface contact ang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ano‐CaCO3 was coated by PP graft copolymers in the masterbatch modified by reactive monomers. The graft ratio and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ing behavior of PP in the masterbatch depended on the type and content of reactive monomer.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of masterbatch modified by reactive monomer is methyl methacrylate > butyl acrylate > methyl acrylate ≈ mixture of acrylic acid and styrene > unmodified ≈ maleic anhydride ≈ acrylic acid > styrene. Modification by reactive monomer increas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surface contact angle of masterbatch.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1: 3907–3914, 200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