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输送带的安全系数是设计计算,使用制造带式输送机的一个重要参数,较好的确定它,对带式输送机的整机性能、制造和使用成本都是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动态设计出发,确定输送带的最大计算载荷,通过最小安全系数的计算来求得一个较为精确的安全系数值,以期达到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成本占整机成本的30%~50%,而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成本占整机成本的比例更大。因此,改进波状挡边输送带的结构,提高其使用寿命,可以节省很多的设备成本。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由基带、波状挡边和横隔板三部分组成。其中波状挡边在凸弧段和凹弧段经过反复拉伸及压缩,易在波峰或波谷处产生疲劳破坏而撕裂。传统的波状挡边  相似文献   

3.
带式输送机传统设计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输送带粘弹性这一特殊性能,造成设计结果不够精准。因此,需要对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探索研究,提高输送机可靠性。利用ADAMS建立带式输送机整机的粘弹性模型,对输送机的起动、自由停车、紧急制动、平稳运行的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输送带上任一点在上述情况下所受动张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图。  相似文献   

4.
在煤炭生产中,为了适应复杂巷道内煤炭的运输要求,通常采用在不同区段布置多条输送机,组成多级带式输送机联合运输系统,现有的联合调速系统主要是通过带速传感器对输送带的带速进行监测,然后根据监测到的端部的输送机系统的载荷和运输速度,利用PID控制实现对系统中其他输送机工作状态的调节,但现有带式监测系统可靠性低,极易受到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和波动的影响,严重影响煤炭的运输效率。提出了基于RBF的多级带式输送机联合调速系统,应用新的带式监测系统实现对输送带运行状态的精确监测,依据RBF神经网络调节系统完成对多级输送机系统运行的联合控制,极大地提升了输送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物料输送效率。  相似文献   

5.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跑偏是影响带式输送机稳定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使输送机能稳定运行,防止输送带的跑偏,从带式输送机的制造、安装、维护等方面论述了引起输送带跑偏的原因及纠偏方法,从而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王跃锋 《机械管理开发》2020,35(6):21-22,62
以某矿为例,根据其地质条件和巷道参数对适合的带式输送机进行选型设计,在完成选型后,对选择的带式输送机的关键参数,包括输送带参数、滚筒参数和输送带张力进行了研究,为煤矿带式输送机的选型及配置提供经验和模板。  相似文献   

7.
在水电站的建设工程中,常用带式输送机作为输送砂石骨料的主要设备。根据我们多年使用带式输送机的统计资料表明:输送带的购置费用约占带式输送机全部设备投资费的一半左右。为了确保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节约  相似文献   

8.
目前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系统中,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同时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是输送和垂直提升物料的理想设备,但在更换强力输送带方面存在作业空间小、强力输送带重量大、输送带拉移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等突出问题,本文就转龙湾煤矿更换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强力输送带采用的快速更换工艺进行了实践阐述,为煤矿类似施工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耀成  李扬 《机械传动》2020,44(8):34-38,45
车组链输送机是一种新研发的散状物料连续性输送设备,相比通用带式输送机,其承载构件——输送带具有整机运行时张力较小的特点;基于弹性悬链线理论,对新型的车组链输送机输送带张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输送带张力变化的理论模型,并推导得到车组链输送机运行时的输送带传动牵引力表达式。实例结果证明了悬链线理论应用于该场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压带式输送机作为带式输送机的一种,结构紧凑,可在短距离内实现大倾角输送。目前国内对压带式输送机相关研究较少,须对压带输送机的2条输送带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寻找在恒定压紧力的作用下不同托辊直径对输送带压陷阻力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完善输送机的设计计算,不断提高输送机的运行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文中以带宽为1 000 mm的压带式输送机主提升段为研究对象,通过输送带-托辊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并模拟在不同托辊直径下输送带的接触应力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输送带最大应力出现在与托辊接触处,随着托辊直径的增大,输送带接触应力增大,但压陷阻力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1.
朱双东  夏文明 《机电工程》2007,24(1):63-65,70
提出了将Hopfield神经网络与模拟退火相结合以求解Job-Shop类调度问题的算法.该算法给出了Job-Shop类调度问题的约束条件,并且直接把问题的各种约束条件表示为Hopfield神经网络的能量函数项.为避免Hopfield神经网络容易收敛到局部极小解而产生非法调度解的缺点,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Hopfield神经网络求解,使Hopfield神经网络收敛到能量函数的全局最优解,从而保证神经网络输出是一个可行的调度方案.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现有秸秆打捆机上料输送装置结构的弊端,阐述了带式双棘辊自动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使秸秆打捆机上料输送装置的结构更加合理,旨在改善秸秆打捆机的工作稳定性,降低秸秆储运成本,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贤金 《工具技术》2012,46(11):10-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算法,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技术结合,避免了单纯的神经网络结构复杂、网络训练时间长、结果表示不易理解等不足。经过模糊神经网络的建立和训练可达到精度要求。将试验值、单纯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模糊神经网络的隶属度函数中的参数及神经网络连接权值的初始值合理时,其学习算法的精度高,收敛性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换位矩阵表示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新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Hopfield神经网络计算能量函数表达式,然后提出改进的Hopfield神经网络作业车间调度方法。为了避免Hopfield神经网络容易收敛到局部极小的缺点,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Hopfield神经网络求解,提出随机神经网络作业车间调度方法。与已有算法相比,改进算法能够保证神经网络稳态输出为可行的作业车间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5.
借鉴消化国外输送机械新技术,创新设计出具有全封闭式结构、拆卸性结构及全程底板耐磨设计特点的带式输送机;用于支承输送带的一种哑铃型整体式托辊,及用于自动清扫尾段积料的风叶畚斗式积料清扫器为其专有技术,这些结构及技术保证了带式输送机整机性能优良,输送量高、带速快,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6.
在对火电厂运煤系统中带式输送机设计理论及数据库程序设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带式输送机计算选型程序。该程序用VFP6.0建立了目前工程中最常用的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数据库,采用VB6.0高级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自动计算、选型、校核功能。  相似文献   

17.
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通过遗传算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模糊理论不能自学习和神经网络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并对其应用于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进行了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故障诊断结果证实了该算法应用于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刀具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道具寿命,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刀具寿命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对切削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在刀具寿命预测中,针对反向传播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及全局搜索能力弱等缺陷,采用遗传算法训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设计了进化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进化计算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可以克服单纯使用反向传播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难题,刀具寿命的预测精度较高,从而为刀具需求计划制定、刀具成本核算,以及切削参数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节约了制造执行系统中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3托辊组的中间托辊长度对输送机输送能力的影响。结果证明,适当缩短中间托辊的长度,有利于提高输送机的输送能力;不同条件下中间托辊有一个最佳长度;在某特定条件下可以采用双托辊组。  相似文献   

20.
For reasonable establishing of maintenance strategies, safety security and cost limitation must b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system reliability introduces and optimizes as the key of reasonable maintenance strategies. This study aims at optimizing component’s reliability that satisfies the target reliability of brake system in the urban transit. First of all, constructed reli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used to predict and analyze reliability. This data is used for the optimization. To identify component reliability in a system, a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uses hybrid neuro-genetic technique. Feed-forward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s trained by back propagation are use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 reliability (input) and system reliability (output) of a structural system. The inverse problem can be formulated by using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find the minimum square error.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reasonable maintenance cycle of urban transit brake system by using optimal system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