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氨氮高盐百草枯废水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对吹脱和MAP法联合处理该高氨氮废水进行了研究。当吹脱反应的p H值为10.5、气液比为4 000、温度为(45±2)℃、反应时间为6 h时,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7.4%。吹脱之后的废水继续通过MAP法处理,当p H值为10.2、n(Mg)∶n(N)∶n(P)为1.2∶1.0∶1.2、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5.5%。氨氮浓度最终可由23 066 mg/L降至26.99 mg/L,且吹脱和MAP法对COD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小试的运行参数在生产性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优化,既保证了去除效果又控制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哈尔滨市某地高铁、高锰、高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5、1.0、2.2 mg/L)的地下水作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其p H值分别为6.5、7.0和7.5,考察不同p H值条件下对铁、锰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对填料的表面形态进行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p H值越高,滤池挂膜时间越短,对锰和氨氮的去除效能越好。在p H值为7.5、7.0和6.5时,滤池分别在第40、80和170天表现出去除氨氮的能力,80、110和190 d后不同p H值下的去除效果趋于一致,出水值维持在0.4~0.5 mg/L。p H值越高越有利于锰的去除,p H值为7.5时滤池出水锰含量均可达标;p H值为7.0的滤池也有一定的除锰能力,锰砂滤池出水为0.3 mg/L,石英砂出水为0.6 mg/L;p H值为6.5的滤池运行220 d后仍没有除锰效果。p H值对滤池除铁没有影响,运行150 d后,出水铁含量均在0.3 mg/L以下,除铁主要是依靠接触氧化作用。p H值越低则滤料表面铁含量越高,铁深入滤柱下层,干扰锰质活性滤膜的形成进而影响对锰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采用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亚硝化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对高氨氮焦化废水进行脱氮研究,利用亚硝化生物滤池回流液中的亚硝酸盐氮与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反应,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考察了HRT、回流比、DO浓度、p H值等参数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中的氨氮和COD浓度分别为(100~120)、(60~80)mg/L时,控制厌氧氨氧化段混合进水的p H值为8.0、HRT为30 h,亚硝化段出口DO浓度为0.6~1.0 mg/L,回流比为300%,对废水的脱氮率可稳定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基础上,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乙酸乙酯(ETAC)为溶剂复配有机复合脱氮剂,探究表面活性剂碳数、水温、复配有机溶剂及复配比对氨氮吹脱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表面活性剂对吹脱去除氨氮有促进作用,随着表面活性剂碳数的增加,氨氮吹脱效能逐渐升高,升高水温可提高氨氮吹脱效能;以表面活性剂复配乙酸乙酯作为脱氮剂时,ODTMS/ETAC复合脱氮剂对吹脱去除氨氮的促进作用最佳,氨氮去除率高达99.79%,剩余氨氮浓度为12 mg/L;以表面活性剂间复配及复合表面活性剂复配ETAC作为脱氮剂时,ODTMS/EGA/ETAC复合脱氮剂对吹脱去除氨氮的促进作用最佳,吹脱5 h后对氨氮的去除率接近100%,而使用ODTMS/EGA复合脱氮剂,吹脱6 h后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8.72%,复配ETAC能够提高脱氮效率,缩短吹脱时间。  相似文献   

5.
自制一种以乳酸乙酯为主体的有机复合脱氮剂,并对比了直接吹脱法和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对氨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9.99%以上,废水中剩余氨氮的浓度最低可达0.2 mg/L.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的最佳pH比直接吹脱法的低,节省了加碱量;其最佳气液比是直接吹脱法的1/10,大大节约了能耗.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前0.5 h的平均吹脱速率是直接吹脱法的2倍.在常温条件下,其吹脱1.5 h后对氨氮的去除率比直接吹脱6 h的高;而在加热条件下,其吹脱1 h后对氨氮的去除率就比直接吹脱6 h的高,从而大大缩短了吹脱时间.  相似文献   

6.
小氮肥企业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氮肥厂生产废水的排放现状及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高含氨氮废水的空气吹脱—好氧硝化处理工艺 .空气吹脱可有效地去除解吸液中的氨氮 ,氨氮浓度由 1869.3mg/L降至 40 8.3mg/L ,去除率为 78% ;好氧生物硝化可有效地去除混合生产废水中的氨氮 ,氨氮浓度由 2 41mg/L降低为 2 3 .2mg/L ,去除率达 90 %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欧洲亚硝化单胞菌KYYX-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 H、温度、氨氮浓度、盐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素对其硝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环境因素对硝化菌KYYX-1的硝化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最适p H为7.8~8,最适温度为30℃,最适氨氮浓度为200 mg/L,最适总盐度为0.5%,最低溶解氧浓度为1.5 mg/L。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低碳氮比污水厂尾水的深度脱氮除磷技术,以自制新型缓释碳源、海绵铁和活性炭作为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复合填料,在不同HRT和进水硝态氮浓度条件下,探究反硝化系统的深度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填料反硝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当HRT为3.65 h时,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7%和93.37%,出水COD平均浓度为29.2mg/L;在3个月的连续运行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填料层堵塞及亚硝态氮和氨氮积累的现象;系统具有稳定p H值的能力,出水p H值无显著升高且趋于中性。该新型缓释碳源耦合海绵铁复合填料作为反硝化滤池的生物载体时,具有脱氮除磷效果好、无需连续投加碳源、出水p H值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膜吸收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能够实现氨的回收利用。正交试验表明,废水p H值是影响氨氮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氨氮传质系数K分别与废水p H值和废水流速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提高废水p H值和流速可以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废水中氨氮浓度对氨氮去除率和K值影响不大,故而膜吸收法可适用于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当硫酸吸收液浓度0.10 mol/L时,提高硫酸浓度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因而可适当提高硫酸浓度;同时,为了抑制伴生膜蒸馏现象,可向废水中投加盐或提高吸收液温度,从而提高硫酸铵的回收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能力,采用硫酸铝钾对其进行改性处理,考察了硫酸铝钾浓度、改性时间、固液比、吸附时间、p H值、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除氟剂的最佳改性条件是:10 g/L的硫酸铝钾溶液按固液比为1 g∶7 m L浸泡活性氧化铝4h。通过连续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活性氧化铝除氟性能,并验证了其可再生性、无二次污染。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改性后的饱和吸附量为1.59 mg/g,是未改活性氧化铝的2.7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方饮用水源水氨氮季节性、突发性污染的特点,在中试条件下,结合水厂传统制水工艺和活性无烟煤滤池联用纯氧曝气,探讨p H值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机理,并进行成本核算,重点考察了砂滤池、活性无烟煤滤池、活性无烟煤联用纯氧曝气三组制水工艺在不调节p H值和调节p H值为7.2、7.4、7.6、7.8、8.0、8.2、8.4、8.6条件下氨氮浓度变化及去除量。结果表明,调节p H值后,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提高。在p H值为8.0时,这三组工艺对氨氮的绝对去除量分别为1.23、1.72、3.05 mg/L,活性无烟煤联用纯氧曝气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投加Na OH调节p H值,待滤水相对于原水p H值下降,滤后水的p H值进一步降低;投加Na OH调节p H值为8.0,成本约为0.031元/m3水,适用于水厂应对季节性、突发性氨氮污染。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次氯酸钠氧化和混凝法对水库原水和氨氮超标水在低温低浊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法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法。对水库原水,当p H值为7时,两种方法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氧化10 min、20 mg/L次氯酸钠和絮凝15 min、10 mg/L PAC、1.5mg/L PAM,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和28%、UV254为15%和43%。对氨氮超标水,当p H值为7时,两种方法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氧化15 min、20 mg/L次氯酸钠和絮凝20 min、20 mg/L PAC、1.5 mg/L PAM,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和19%、CODMn为35%和27%、UV254为5%和22%。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高氨氮污水的深度脱氮处理,给CANON工艺提供一种有效的控制模式,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为基础,人工配制高氨氮废水,同时利用在线仪表监测脱氮过程中DO、ORP和p 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前置缺氧搅拌阶段可通过ORP曲线一阶导数为零的特征点指示反硝化反应结束,后置好氧曝气阶段可通过DO达到设定值(4.0 mg/L)且保持5 min指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反应的完成;反应过程中ΔNO_3~--N/ΔNH_4~+-N值始终小于理论值(0.11)。通过实时控制,反应器可在DO为2.04~2.62 mg/L下长期稳定运行,平均总氮去除负荷达0.68 kg/(m~3·d),平均总氮去除率90%,平均出水总氮为33.01 mg/L,平均出水氨氮低于3 mg/L。  相似文献   

14.
以唐山某汽车厂实际磷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除磷,探讨了p H值、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沉淀剂种类对除磷的影响,确定了p H值为10~11,PAM为0. 3 mg/L和Ca(OH)2为500 mg/L时为最优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5.
碱度和pH值对CANON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条件下,接种成熟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污泥于小试SBR反应器中,通过调控不同的进水碱度和p H值,研究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以Na HCO3调节碱度(ALK),当碱度(以Ca CO3计)不足(ALK/NH+4-N值1.6)时,氨氧化速率随着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碱度过量(ALK/NH+4-N值7.5)时,氨氧化速率随着碱度的增加而减小;当ALK/NH+4-N值为4.1时,好氧氨氧化速率为10.07 mg/(L·h),厌氧氨氧化速率为10.43 mg/(L·h),对总氮的去除率高达83.56%。在p H值梯度试验中,p H值为5.0时好氧氨氧化过程受到较强抑制,p H值为10.0时厌氧氨氧化过程受到较强抑制;p H值为5.0~8.0时氨氧化速率随p H值的增加而增加,p H值为8.0~10.0时氨氧化速率随p H值的增加而减小;p H值为8.0时好氧氨氧化速率为6.55 mg/(L·h),厌氧氨氧化速率为6.68 mg/(L·h),对总氮的去除率高达82.94%。  相似文献   

16.
采用污水厂剩余污泥作为原料,以硫酸作为活化剂制备吸附剂,并将其应用到含氨氮废水处理中。进而系统地研究了溶液初始p H值、氨氮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硫酸活化市政污泥吸附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p H值为7.5、温度为303 K条件下,硫酸活化市政污泥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氨氮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 6)来描述,且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Temkin等温吸附模型。由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活化市政污泥对氨氮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4.84 mg/g。颗粒内扩散速率也是其吸附反应的限制因素,但不是唯一限制因素。该研究表明硫酸活化剩余污泥可以作为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活性炭和沸石2种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中亚硝酸盐的生成规律,通过分别改变两滤柱的p H、进水氨氮浓度和溶解氧,考察了这3种因素对亚硝酸盐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 H值超过7.6时,亚硝酸盐沿着水流方向呈逐渐增加的趋势,p H值在8.0附近,亚硝酸盐积累出现最大值;进水氨氮含量超过3 mg/L时,出水亚硝酸盐氮含量增加0.2 mg/L以上,进水氨氮含量为4 mg/L时,能明显观察到亚硝酸盐积累;气水同向流时,进水溶解氧越低,亚硝酸盐积累现象越明显,气水逆向流时,基本不会发生亚硝酸盐积累;在相同条件下,生物沸石滤柱中亚硝酸盐积累更为严重,通常是生物活性炭滤柱亚硝酸盐增加值的2~3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着重于对氨氮的去除,很难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去除氨氮及总氮,实验研究了不同进水pH、溶解氧浓度、进水C/N比及不同温度条件下间歇生物反应器中氮的存在状态及其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生物反应器运行初期氨氮、总氮浓度均有明显的下降;进水氨氮浓度在30~70 mg/L的污水,优化处理操作参数为pH值8.0±0.5,溶解氧(4.2±0.5)mg/L,温度20~26℃,C/N为6,曝气时间6 h,沉淀2 h,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0%,总氮去除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19.
以模拟高氨氮废水为进水,研究了电气石对水溶液p H值、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气石可有效调节水体p H值至弱碱性,并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脱氢酶活性,当电气石投加量达到5 g/L时,AMX脱氢酶活性提高到0.68 mg TF/(L·h),较未投加电气石的对照组提高了65.85%。通过改变培养基的p H值发现,在电气石作用下,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不受p H值的影响,亚硝酸盐的vmax由1.16 kg N/(kg VSS·d)提高到2.16 kg N/(kg VSS·d),提高了86.2%;氨氮的vmax由0.92 kg N/(kg VSS·d)提高到1.85 kg N/(kg VSS·d)。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KI也分别由6.52和376.51 mmol/L提高到54.02、835.32mmol/L。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A2N工艺)的实际运行效果,采用好氧段为活性污泥法的A2N工艺处理无锡某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沉砂池出水.中试结果表明:A2N工艺对COD、TP、磷酸盐、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1.6、0.19、0.04和2.73 mg/L,对COD、TP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8%、89.9%和89.3%;进水TN平均为28.8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12.6 mg/L,平均去除率为55.95%;设置后曝气池确保了出水磷酸盐和氨氮的达标排放,而且通过吹脱氮气,还提高了反硝化聚磷污泥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