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基于肇庆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的背景,分析肇庆古河道的形成、古河道变成城市湿地的过程.研究水系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以及保护的意义,提出保护和利用湿地水系的心路与方案,规划肇庆的"蓝宝石项链",对建设肇庆成为宜居城市、发展休闲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有重大意义,且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9)
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因其生态景观魅力多样性、自然和文化景观独特性而逐渐受到人们青睐。黑龙江省是湿地旅游资源大省,湿地面积大、类型多、景观美、生物具有多样性。湿地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与开发,还可以对旅游者及经营者进行生动的环境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阐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概况和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在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更好地开发与保护,提出以下对策: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湿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湿地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着力塑造湿地旅游形象,全面打造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5,(Z2)
湿地旅游综合体是城市湿地保护利用的创新形式,采用的是一种复合型保护利用模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文章在解读湿地旅游综合体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空间重塑、功能复合和文脉传承四大规划策略,并结合山东省章丘市白云湖湿地旅游综合体规划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希望能为其他城市湿地旅游综合体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湿地生态评价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影响湿地生态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通过对七星河湿地所在地宝清县2003—2012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气候因素以及近年来七星河湿地野外观测、主要植被长势变化及鸟类资源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七星河湿地近年来生态质量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近年来生态质量较好,各类动植物资源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居住建筑设计达到GB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要求,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城市的气候生态特殊性,利用该地区城市社区内人造湿地作为城市水环境规划研究的一部分,实施人工湿地雨水资源收集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能耗小、运行维护简单等特点。该项研究既能促进雨水的利用,又不以牺牲社区水景观为代价,满足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绿色建筑节水率和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保护城市空气、增加植物生长空间、降污除尘,提高城市宜居性的水环境规划策略之一,帮助建筑设计项目以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绿色建筑星级评价。  相似文献   

6.
生态立区战略,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亮点之一,强调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依托黄河资源,保护黄河资源,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沿黄生态经济带。以中卫生态连城项目为例,分析对项目地现状的利用与改善,将连接卫宁两城的生态连城项目通过保护的手段建设成"黄河金岸生态景观休闲长廊",使其成为中卫市全域旅游的休闲农业示范区、黄河湿地生态保护示范点。通过生态立区,实现生态富民。最终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高度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为消除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提升水景观,按照"预处理+作物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河道净化器"尾水处理工艺流程对中创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将水质提升、湿地建设、生态农业有机结合,取得环境、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竹  张艳来 《新建筑》2006,(6):60-63
位于杭州城西的西溪湿地是杭州“城市之肾”。随着杭州旅游西进,对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立足于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的角度,结合城市发展、旅游开发的进程,探讨了湿地保护区外围住居开发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范曾 《安徽建筑》2024,(2):32-33+49
文章以宿松县钓鱼台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通过对整个项目区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整合,形成若干条特色主题游线,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旅游、会议、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通过项目的实施建设,使安庆市宿松县的生态湿地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发展,加快了安庆市宿松县生态建设步伐,对安庆市宿松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型县城及国家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娜 《城乡建设》2011,(3):36-37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在调节气候、削减洪水、降低污染物、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是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维护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依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1)
随着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游客体验越来越受到旅游目的地重视,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旅游景区虽然拥有稳定和成熟的游客市场,但是游客体验欠佳,为了可持续性旅游发展,本文对游客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首先,本文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解说、旅游可接近性和旅游利益相关者这5方面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旅游景区进行了优缺点分析,然后利用NVivo软件采集了游客在猫途鹰(TripAdvisor)上对秦始皇陵的评价,总结出了主导游客体验的六大因素,分别是产品、旅游解说、游客数量、目的地可达性、景区便利程度和价格,游客对兵马俑博物馆的评价大多数持积极态度,其中普遍对景区的产品和目的地可达性比较满意,但是他们认为景区内存在过度拥挤、缺乏英文解释、缺乏基础设施、价格不合理等现象。最后本文通过游客评价分析出了该景点的机遇与挑战,就提升游客体验和提高景区科学管理两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议,并提出利用学术理论和产业理论中可持续性文化旅游与发展方面的知识改善和解决兵马俑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可持续性是旅游发展的重大目标,未来秦始皇陵景区的战略发展也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  相似文献   

12.
平遥县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平遥古城"是其最为知名的历史文化资源。除平遥古城外,平遥县域内广大乡村地区现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从而改善平遥县"一城独大"的旅游空间格局,使平遥旅游产业发展惠及全县。本文立足于平遥的丰富历史古籍,通过文献研读挖掘平遥县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价值的乡村进行科学评价,便于对平遥县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长线工程建设对小型湿地影响的调查,介绍了由于交通工程建设对零星湿地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以及引起的严重后果;深入阐述了保护小型湿地的重要性;给出了工程建设对湿地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取得湿地基本数据的条件下,利用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和简单的算术方法,定性和定量地给出了湿地的环境质量优、良、差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小型湿地的若干措施。文章最后特别强调了提高生态和环境意识,工程建设者要在工程设计施工中,保护好各种类型的湿地。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
北海湿地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是云南新兴的旅游产业。因其景观的特殊性、唯一性、复杂性及其完善的生态系统,是云南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针对北海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其生态系统特点及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究北海湿地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模式,提出采取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树立低碳环保理念,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合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加强环保普及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科学设计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多元化开发北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等措施,以促进北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园林》2019,(11)
<正>湿地是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交互形成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公约》所列的31类自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类型在我国均有分布。然而,全国0.53亿hm~2约27万块大大小小的湿地正面临着城镇发展、气候变化等人为、自然因素的威胁,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日益突显重要作用。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开启了我国"全面保护湿地"的新  相似文献   

16.
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前提,以生态旅游发展为主导,以建设城乡统筹示范新区为目的,探讨了基于生态旅游的两型示范新城规划建设的相关理念。依托圈层式的结构来控制城镇发展与生态保护格局,通过岛链式的开发来组织旅游岛屿建设与环湖游线组织,利用湿地式的水处理来形成完整的湿地网络体系,营造湿地保护示范区的典范。本文提出建设与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框架,以及怎样合理发展休闲旅游与科技农业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引入两型特色项目来带动示范区的起步发展,建立两型的政策环境,利用优惠举措来支持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湿地包括水域、泥潭、泥滩在内的常年积水潮湿的地区,其中生活着湿地动植物。这样的区域对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号称"地球之肾",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论文讨论了基于生态保护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希望对于我国湿地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途径与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6,(12)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当下,引入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理念,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促进其生态、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模式。文章选取海珠湿地作为我国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的典型案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分析其规划设计方法及建成后的生态社会效益,探讨我国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三条有效途径及具体策略:战略保护与生态网络连通,人工干预的生态修复与管控,以及生态、社会和文化的景观多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9.
慢行交通是实现交通领域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末端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关于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研究多从城市交通、通勤需求等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多元视角的综合研究。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规划以"绿色交通"理论为导向,以"慢行交通与休闲旅游"为主线,在对现状交通和景观资源等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公共绿地、旅游景点和开放空间,通过绿道串联城市景观,构建优美的慢行交通环境;以旅游休闲为特色亮点,系统打造慢行旅游产品,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融合性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为目的,充分利用沙潭江的区位和自然条件的优势,统一生态和景观功能,探讨下游入海口部分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模式,提出将沙潭江湿地打造为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价值的公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