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城市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本文就城市近代建筑的沿革、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以青岛市的保护实践作为范例,就如何推进近代建筑遗产保护进行探讨.根据这些探讨作可供城市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借鉴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2.
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80年代以来建筑历史与理论及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的学术发展作了一些分析。认为八80年代以来是寻找历史与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在学科领域方面,还是在学术水平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广度与深度。在论文,专著,译文,及古建筑测绘与保护维护等方面,都是建国以来最具有成效的下时期在学科研究的内容上,也有许多新的突破,并开始与国外相关领域接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履历史的无言见证.香港的历史建筑同样是香港社会经济的直接反映.1945年以前的音港历史建筑,根据香港大学建筑系龙炳颐教授的年代划分,以香港社会的历史变革为公界线,可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内1842年之前,香港作为中国南方新安县属下的边垂农村,其建筑安全属于中国传统的南方乡土风格.第二个时期是1842年至1912年,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到来,香港变成了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建筑也发生了突变,由英国殖民者修建的建筑基本原封不动的从英国照搬过来.第三个时期是1912年至1945年.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香港,对外交…  相似文献   

4.
王珺  周亚琦 《规划师》2011,27(4):73-76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规划难以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运营模式、制度保障、资金保证及公众参与不够完善.为保存香港珍贵的历史建筑,并以创新的方式加以利用,香港政府推出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可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及完整的制度、创建"伙伴"关系、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等措施,推动内地历史建筑...  相似文献   

5.
香港2006年清拆旧天星皇后码头事件激发市民对"集体记忆"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促使政府在检讨历史建筑保护政策后推出系列保护新政和措施。该文根据对香港文物保育政策的发展研究及美荷楼活化案例而探讨香港在历史建筑活化过程中面对一些问题及取得的经验,期望能够为国内历史建筑保护与经营再利用的模式探讨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金秋十月,百年历史名校湖南大学迎来了本年度全球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领域里一次空前的盛会。英、法、德、意、日、韩等10余个国家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几百名学者齐聚湖南长沙共论建筑历史研究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速度加快,城乡建筑遗产保护成为一个亟需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2015年适逢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开创者、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逝世二十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决定联合召开纪念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建筑历史研究与  相似文献   

7.
探索具有中国建筑传统内涵的现代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固有文化、政治和生活的综合体现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 ,有许多宝贵的建筑遗产值得保存 ,也就是说要将祖先遗留的固有建筑文化加以整理 ,去粗取精搓揉在现代建筑中去 ,促使中国的新建筑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深圳的现代建筑应当有别于於西方 ,也应当不同於香港建筑 ,因为香港是英国殖民时期发展起来的香港 ,所以它受英国影响颇多 ,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在香港有民族形式内涵的建筑不多。所以中国的建筑师们应当着重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内涵 ,也要研究西方建筑的优点 ,吸收它们的成就 ,力求创建有民族传…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建筑遗产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始于清末,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经历了开端、初兴、发展三个历史时期。本文对三个历史时期中建筑遗产保护的情况进行了考证,并着重对建国后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以及城市文化艺术成就,都可以通过历史保护建筑反映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建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等现象,导致其结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建筑倒塌。因此,对历史保护建筑进行质量鉴定与加固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质量鉴定和加固改造两方面对历史保护建筑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磊 《建筑》2022,(16):75-76
2022年6月21日,中国文物学会单霁翔会长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终评“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时,向专家们介绍了他的新作《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以下简称“《人居香港》”)以及感想。他细致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育与活化”的经验与个案,说明了香港城市保护与建设的创新成就。笔者认真研读《人居香港》一书后,确感到它不仅呈现了香港本身对建筑遗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传统街区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鲜明的体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而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是各地传统建筑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记忆之本,更是历经千百年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份质朴隽永的宝藏,具有极强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各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为研究对象,本着弘扬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测绘和工作实践,对"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各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巧妙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以此使传统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进而为地域建筑的创作以及古建筑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师》2016,(2)
纵观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发展历程,保护思想的演变与人们如何看待过去与当下的关系息息相关,而对历史的态度对于遗产处置方式的选择其实源自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因此,对历史观念的解析是研究遗产保护思想如何诞生以及演变的重要维度。文章通过对文艺复兴、启蒙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和当代五个重要时间点的历史观念与保护思想的比较阅读,阐释了历史观念是如何影响到人们对于古迹的态度,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转化为保护的理念和哲学。  相似文献   

13.
袁鹏  解旭东 《华中建筑》2008,26(11):199-202
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时期第一代建筑师及建筑教育家的代表,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中的相关部分对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文通过介绍并分析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相关工作,试图揭示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出产的高级建筑材料云石近年输入香港量大增。仅1991年上半年,意大利云石出口香港的金额就达1.27亿港元,比前年同期锐增了64%。意大利驻港商务专员公署的人士表示,目前,香港已成为意大利云石在亚洲区的重要市场,更是转销中国大陆市场的重要转口港。前年,香港进口的意大利云石总值达2.3万港元,较1989年上升65%;而1989年的进口总值则比1988年增长7成。  相似文献   

15.
历史建筑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反映了人类不同时期的文明特征,因此,必须予以保护和延续。本文以重庆市江北城的集体搬迁为例,探讨了如何保护和延续历史建筑,对那些生存极为困难、特别是零散的历史建筑怎样进行保护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于西方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念与实践历程的回顾和对保护现状的一些研究,来发现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对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目前存在问题可以积极参与的一些工作,以积累历史建筑保护的经验,促进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问题是每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广州这类城市化进程飞速而又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城中村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尤显严峻。该文结合广州市番禺新区大学城北亭村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整理出较为典型的关于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资料,揭示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并就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静敏  郑力鹏 《华中建筑》2007,25(7):135-137,141
城中村问题是每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广州这类城市化进程飞速而又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城中村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尤显严峻.该文结合广州市黄埔村、珠村、聚龙村等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系统整理出较为典型的关于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资料,揭示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并就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香港针对历史建筑更新的政策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历史建筑实施综合开发利用。不过,香港的历史城区再生计划,却并不支持对其进行综合再利用的方式。因此,不少人批评,香港的城市特色也正在大规模的城区重建当中不断失去。近几十年来,香港的历史城区在再生重建过程中,许多以前的城市集体空间或社区邻里空间都被纳入了私人发展商再开发的范畴。围绕香港利东街——这个香港市区重建局与民间保护团体之间存在激烈冲突的案例,通过可持续性评价分析,探讨了香港的历史城区,如何在城市保护过程中达到发展地方经济、建立和谐社区、以及繁荣当地旅游业的多重目标,从而实现香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北京香山地区历史建筑的资料分析与现状调查,深入了解以慈幼院建筑为代表的北京香山地区近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类型、分布特征、使用及保护现状等情况。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阐述香山近代建筑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建筑类型,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与保护意义。进而结合GIS地理信息分析,针对各类建筑的历史信息、风格特征、保护等级、环境条件等因素,提出以"点"成"线",延伸至"面"的香山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构想与空间架构,为此项目的进一步保护修复与适应性利用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