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凯  姚力 《无损探伤》2011,35(1):5-8
为了更加合理地选择磁粉检测方法和磁化规范,本文针对磁粉检测工程中最常用的形成旋转磁场的便携式交叉磁轭,在计算分析其磁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就其磁化规范的物理意义、表征指标、相关标准规定、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和综述,得出了磁极间隙比提升力对交叉磁轭磁化规范影响更大、灵敏度试片校验磁化规范和有效磁化区域范围最为有效等一些具有工程应用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磁粉探伤是无损检测技术中比较古老的方法,也是无损检测技术中一种有效和常用的手段。由于应用磁粉探伤时,只要工作人员按规定的规程操作,是比较容易发现铁磁零件表面缺陷的,即使所选磁化电流或磁场低于规范时,有时也能显现缺陷,这是磁粉探伤的一大优势,但缺点是会使技术人员在理论准备不充分时,产生一系列错觉,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影响磁粉检测的实际效果,使被检机械产品因漏检而留下隐患。1 磁粉探伤的理论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某调整垫圈(9Cr18不锈钢)进行磁粉检测时,内孔发现线性磁痕显示,通过荧光渗透检查及金相法检查,确认线性磁痕显示与碳化物偏析有关。对磁化工艺进行分析,以及制作特殊样件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该调整垫圈,经验公式法计算得到的磁化电流偏大。通过控制零件表面切向磁场强度,可以有效地排除偏析磁痕显示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影响表面缺陷磁粉探伤检测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必荣  董家美 《表面技术》2004,33(5):66-67,74
磁粉检测被认为是表面裂纹检测最灵敏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表面不平或表面不规则性与所需检测的裂纹相比大得多的情况下,磁粉探伤通常被考虑为表面裂纹检测最好的方法.介绍表面缺陷磁粉探伤原理,对磁粉探伤的磁痕特性,磁痕形成受到磁粉性能、磁化规范、磁悬液的浓度和黏度、零件表面状况、裂纹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高磁粉探伤检测质量,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便于使工件的表面缺陷经磁化形成的磁痕能清晰地显示出来而且能被准确地予以判断,提高表面缺陷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1建立交直流联动机磁粉探伤检测线的意义在空军航空修理厂,有许多铁磁性材料的零件表面有复盖层,如铬层、镍层、锌层以及钢层、漆层。这些复盖层使交沥磁粉探伤灵敏度下降,原因在于交流磁粉探伤缺陷的埋藏深度浅。图1、2、3分别显示了不同类型的磁化电流磁化零件时B线的分布不同。与交流磁化电流相比,直流B线或三相全波整流磁化电流B线在零件内部分市的多一些(但没有外部多);而交流B线则在零件内部分布的少一些,大多集中在零件外部表面。这种现象与交流集联效应有关。交流集联效应决定了交流磁化电流或磁场在零件表面及内部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磁粉探伤磁化零件时退磁场Hd对零件有效磁化场的影响以及探伤后对合格零件需要退磁时应选用的退磁磁场强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亥姆霍兹线圈特征设计了一种新型非接触磁化装置,计算线圈长度,采用扁线圈立绕方式增强磁场强度;并通过轴向、径向及感应电流法磁化,验证了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小尺寸精密零件的磁粉检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杆状零件的双工位磁粉探伤机。该机采用复合磁化方法进行探伤检查,其中周向磁化利用交流电完成,纵向磁化利用两个磁化线圈中通入的脉冲直流电实现。详细说明了该机的机械结构和磁化电流调整线路。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复合磁化、周向磁化或纵向磁化。该机可通过调节控制面板上的电位器,方便地调节磁化电流。试验表明,该机能够高效地实现杆状零件的探伤检查,满足探伤规范要求,保证检查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田转向节外形比较复杂,普通磁粉探伤机无法满足要求,即单靠周向或纵向磁化无法对零件进行全面磁化探伤.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特殊磁化方式来对零件进行多方位全面磁化.本论文介绍了复合磁化技术在本田转向节磁粉探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占福寿  熊济方 《无损检测》1995,17(12):357-358
在汽车工业中,磁粉探伤是检查零件感应淬火、热处理、机械加工、铸造、锻造和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表面缺陷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用磁粉探伤检查的零件品种多、批量大、形状复杂,对磁粉探伤机的工作效率、磁化方式、自动化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研制的新型磁粉探伤机,在磁化方式上,采用了非接触多相复合,因此,磁化效率高,易于自动化,下烧伤零件,能检查形状复杂的零件,已推广应用于东风汽车公司车桥厂和武汉气门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直流磁轭方法检测表面覆盖有不锈钢的复合钢板缺陷的工艺、过程、结果以及返修方法。证明了采用磁粉方法,透过不锈钢覆盖层,检测基体为铁磁性材料中缺陷的可行性。所得检测结果可与射线和超声波检测结果形成印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便携式磁粉探伤机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一款基于电池供电、单片机控制、液晶汉字显示、脉宽调制(PWM)的可以带动旋转磁场探头和磁轭式探头的智能磁粉探伤装置。具有功率自动调整功能,同时也允许手动微调。试验验证,该装置能清晰显示A1-15/100型试片,一次充电能连续工作5h以上,能满足磁粉探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原材料和制造过程中,70%以上的缺陷为表面缺陷,对电站锅炉的运行安全威胁巨大。根据JB/T4730-2005标准规定,铁磁性材料进行表面检测时,宜采用磁粉检测。简述了磁粉检测的磁化方法、磁化电流、主要检测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素,给出了电站定期检验中推荐的检测工艺。  相似文献   

14.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B2 AlNi phase have been revisited with calorimetric and a priori theoretical estimates of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the stoichiometric compound. The calorimetric study has surveye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and extrapolated it to zero temperature (for which the a priori estimates have been made), while the theoretical estimate explores the consequences of an apparent error in local density-based potentials in yielding the magnetic contribution to the reference energy of Ni metal.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value, extrapolated to 0 K, is 65.915 kJ/g-atom while the local density-based calculated value is 67.5 kJ/g-atom. These are in accord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much, but not all,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data. An estimate of the error in the local density magnetic energy was made by comparing experimental and calculated heats for nonmagnetic Fe compounds, where the energy and its associated error are much larger, and scaling the result to Ni. This yields a “corrected” theoretical heat of 66 kJ/g-atom.  相似文献   

15.
根据磁偶极子链近似理论对Betz环的分析结果,推导出下列关系:(m-1)/mlnm=2(h-a)/Dln(D/D-2h)(其中m=D/d,D-环外径,d-环内径,a-小孔半径,h-小孔埋藏深度),从而得悉:D、d、a、h中只有3个是独立的。由上式的数值计算证明:英国的BS6072-1981标准试件设计合理,而日本的儿SG0565-1982中B型对比试件的内径过小,无法达到环的使用目的,给出了改进后的合理内径尺寸。  相似文献   

16.
刘太楷  张小伟  邓康  任忠鸣 《连铸》2011,(1):5-9,18
为研究水口部分堵塞和磁场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以及夹杂物去除的影响,引入滑板控流模拟水口部分堵塞现象,通过商业软件FLUENT进行结晶器流场的三维数值仿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未施加磁场时,滑板开启80%时,非金属夹杂物颗粒的去除率最高;加入磁场后,结晶器内钢液流态和夹杂物去除率发生改变;在自由液面下350mm处施加一静磁场,能提高细小非金属夹杂物颗粒的去除率,此时滑板开启率的变化和磁场大小的改变对夹杂物颗粒去除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魏鹏宇 《无损检测》2009,31(5):415-416
为了澄清容器表面检测中渗透检测方法比磁粉检测方法直观,没有必要做磁粉检测的错误观点,介绍了渗透和磁粉检测的原理、应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得出在铁磁性材料中,磁粉检测不仅能检出表面开口缺陷,还可以检出近表面缺陷的结论。该结论在一台浮头式换热器的对比试验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磁粉探伤中Betz环的近似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08,30(12):903-905
简介了磁粉探伤中Betz环的两种近似理论,即等效(磁偶极矩、埋藏深度)近似和磁偶极子链近似。由磁偶极子链近似理论计算和画出了Betz环表面上显现出埋藏小孔磁痕的外加临界磁化电流与小孔数间的关系曲线,其中之一的趋势与实验曲线一致。同时证明了磁化电流无需饱和即可显现Betz环上12个孔。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轮箍表面自动荧光磁粉探伤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对荧光磁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详细介绍了自动磁粉探伤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经高精度CCD摄像机提取的检测图像,采用局部平均平滑处理、边缘提取和灰度图像二值化处理后,可有效识别出可疑缺陷,完成荧光磁粉探伤系统的缺陷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20.
采用保温冒口、外冷铁、水玻璃砂组芯造型和醇基锆英粉涂料工艺,弥补了钢水熔炼能力不足,简化了造型,在铸件浇注上升速度<8mm/s的条件下,铸造出一次通过1级超声和2级磁粉探伤检验的合格铸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