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地上、地下层共用防烟楼梯间防烟设计的探讨,得出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计算原则,提出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五种方案,并以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对现行防火设计规范中未明确指明的地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地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及送风方式,为地下防烟楼梯间的防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寇红晓 《山西建筑》2007,33(17):195-196
对现行防火设计规范中未明确指明的地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地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及送风方式,为地下防烟楼梯间的防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大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作为计算实例,对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楼梯间加压送风的均匀性不是非常重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送风量能够满足楼梯间和前室的正压要求,同时为加压送风机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正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工作安全性指标入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在确定了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最不利开门工况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风量平衡方程式联立求解,导出了计算正压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的一套通用性较强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软、硬件部分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刘朝贤 《暖通空调》2007,37(11):74-80
为了分析系统可靠性,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表8.3.2-1~4的4种加压送风防烟方案进行了简化。分析硬件部分的可靠性时,根据该规范规定的防烟技术条件,运用概率理论和可靠性原理推导并建立了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数学模型,经过简化、推理分析,对不同方案的可靠度进行了比较。软件部分是防烟系统致命失效的重要原因,涉及加压送风防烟的许多原则问题,如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加压送风的最佳部位、加压送风口的形式及开启方式,以及笔者从实际工程调查中发现的加压送风系统保障体系等,对这些软件元素故障机理和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对系统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可靠性分析的结论,可为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优化和防烟规范条文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供高层建筑防烟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坚 《山西建筑》2007,33(26):218-219
对高层建筑共用防烟楼梯间防烟设计、自然防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等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消除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成通宝 《暖通空调》1998,28(5):9-12
以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量的组成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加压送风的气流通路和开门工况等诸多因素,推导出了常用加压送风方式下的送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同时加压送风系统的空气流动规律,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计算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并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0.
肖昀 《住宅科技》2007,27(8):48-53
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中,前室的防烟对于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顺利的消防扑救相当重要。文章时前室防烟的理念做了阐述,明确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火灾时只应开启着火层的送风口、针对我国及上海市现行的建筑防排烟规范,文中通过实例时前室机械防烟系统不同的送风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新风竖井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彤 《暖通空调》1997,27(4):75-76
针对设计人员对高层建筑新风竖井大小要求不严的情况,结合具体例子证明新风竖井风速过大的不利性,并提出对风速较大的新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萌 《安徽建筑》2009,16(5):126-127,146
通过对加压送风量的计算,以及对各类泄压措施的分析,对只负担地下一层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控制的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哈尔滨市一座高层建筑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的试验情况。分析了几种不同试验工况下,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宣的正压值、门洞风速、加压送风量等问题,并对机械加压送风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在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验收、防排烟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高规》中有关加压送风的某些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庆林 《暖通空调》1997,27(3):18-23
分析了讨论了门的开启层数与数量,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正压度,加压送风口的型式等问题,提出了它们的确定方案及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岩波 《山西建筑》2003,29(9):68-69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结合对高规的理解 ,提出了在设计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应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楼梯间及其前室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伟  杨国荣  任兵 《暖通空调》2004,34(6):49-52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了国家规范和上海规程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防排烟规范对消防楼梯间、前室及内走道的防排烟有严格的规定。常规的正压送风系统采用电动风量调节阀或直接采用百叶送风。事实上,由于不可控的缝隙渗透和系统的变流量特性等,消防楼梯间及前室进行风量控制或正压控制是不易实现的。本文提出了采用变风量系统来实现正压送风的准确控制,该系统于1996年成功应用于新加坡的一个高层宾馆建筑并正常运作至今。面对现今规范对消防排烟系统要求的日益严格和变风量系统的普及,希望本案例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实验研究,讨论风机设置于建筑上部的多点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出送风管道中的风速分布,风速与加压风机的流量、送风管道的截面积以厦管道的高度有关。在实际情况下,研究影响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各种因素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明福 《山西建筑》2002,28(4):87-88
目前随着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供热区域的扩大,在进行热水采暖系统的设计时选择正确的定压方式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就目前普遍采用的补水泵定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采用这种定压方式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不仅扩大了供热面积,充分发挥了其供热能力,而且节省了基建投资,提高了供热效果,但在实际运行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还列举了实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