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稀土、镁和钛复合变质中锰钢的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镁和钛复合变质剂对Mn6钢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变质剂及其加入量对Mn6钢耐磨性的影响很大,当使用最佳变质剂及其合适的加入量时,可使Mn6钢的耐磨性提高50%左右,该变质钢在秦皇岛港务局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了变质对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能细化晶粒,改变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碳含量小于1.2%时,能提高中锰钢的冲击韧度、加工硬化能力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TiC强化中锰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锰钢是一种新发展的耐磨钢,而TiC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钢的耐磨性能.通过原位合成的方法,在中锰钢中引入TiC颗粒,探索了进一步提高该钢种耐磨性能的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原位合成方法引入TiC颗粒后,中锰钢基体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水韧处理后中锰钢呈奥氏体组织;TiC的引入提高了中锰钢的硬度和强度,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强化效果;对TiC强化中锰钢磨损试验研究表明,不论是在油润滑,还是水润滑条件下,引入一定量TiC都会使基体耐磨性大幅提高,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复合变质中锰钢韧性提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b N RE Si-Ca复合变质处理,获得高韧性中锰奥氏体钢,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变质剂使钢的氧化物总量从原来的0.035%降到0.007%,硫化物总量从原来的0.029%降到0.01%,夹杂物圆整度从1.43变为1.04NbN和Nb2C可在液态金属中形成。复合变质中锰奥氏体钢的冲击韧度,裂纹形成功和裂纹扩展功分别比原来提高了263%、288%和232%。  相似文献   

5.
中锰奥氏体基耐磨钢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Ms点温度设计锰,碳成分,得到中锰奥氏体钢,通过水韧处理和回火,使工件达到度和韧性的最佳配合,并在随后的冲击磨损工作条件下,表面形成大量的形变α‘马氏体或ε马氏体,达到耐磨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所研究的中锰钢有良好的效果,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奥氏体中锰钢多元合金化对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绍雄  何镇明 《铸造》1989,(8):4-7,19
通过在奥氏体中锰钢基础上分别或复合加入合金元素Nb、w、Ti、B、N、Cr、Cu,以便在奥氏体中形成适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从而提高在非强烈冲击工况下的耐磨性。当冲击功为1J时,把合金化的奥氏体中锰钢的耐磨性同Mn13钢及普通中锰钢相比较,得出相对耐磨性的大小。由实验可知多元合金化中锰钢的耐磨性相对Mn13钢的耐磨性提高了68~118%。从微观分析结果,对耐磨性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喷丸后的含氮中锰奥氏体耐磨钢表层微观组织结构。实验表明,含氮中锰奥氏体耐磨钢经高能喷丸处理后,可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nm的纳米晶组织表面层,表层相组成没有变化,喷丸后硬度提高了约21.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成分为(wt%):5~8Mn,0.6~1.2C,0~1.5Cu,0~1.0Cr范围中锰钢的小能量冲击磨损抗力、冲击韧性、加工硬化能力等进行的正交试验表明,含Mn6.5%、C1.2%的中锰钢有最佳的成本与性能配合。在试验条件下可比高锰钢抗磨损性提高80%;在小能量冲击磨损下表层有细针状马氏体析出,亚表层有大量滑移线形成,较高锰钢有更高的加工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回火温度对高碳中锰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变质高碳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冲击韧度增大,组织中回火碳化物增多,耐磨性提高,当回火温度达300℃时,无缺口冲击韧度达最大值,为121.4J/cm^2。与常规水韧处理的试验钢相比,无缺口冲击韧度提高80%,磨损失重降低了56%,硬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中锰奥氏体基耐磨钢中马氏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理设计了中锰奥氏体基耐磨钢的成分,并选择合适的水韧处理工艺来获得一种介稳的单相奥氏体,在此组织基础上进行不同的等温热重申2工艺岖得一定量的马氏体,以提高基体的初始硬度,又不恶化其冲击韧度。再通过与高锰钢(Mn13)在同等工况条件下进行耐磨性模拟对比试验,来选择适合中锰钢中、低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使用的热处理工艺和组织,同时对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1.
杨运强  吕长春 《电焊机》2006,36(7):36-38
在多年研究焊接电弧和电焊机的基础上,针对焊接研究中一些具体工作设计了专门的应用软件,配合相应的硬件设施可以进行电弧的多种测试:针对电弧电信号波形进行多种分析;结合同步高速摄像实现电弧图像和波形的同步再现。此外,还能对电焊机各种检测项目进行整套测试。这些软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焊接测试系统软件,为焊接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2.
白羽  牛东  王莉铭 《机床与液压》2007,35(4):41-42,23
利用压敏电阻器在压力作用下产生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输出电压的工作原理,将压敏电阻器单元以一定间距制成敏感阵列传感器.直接作用于敏感阵列上的压力信号,由压敏单元转为电压信号,再经A/D转换器件采集,同时利用软件生成图像信息,图像中每个像素对应一个触觉点,灰度表示该触觉所受的压力值.采用图象处理的算法,分析图像形心的变化,实现对压觉及滑觉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小波包变换和能量分析在声发射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元杰 《无损检测》2011,(1):16-18,22
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其频率成分复杂,包括一些能量相对微弱的高频信号和低频干扰信号,而研究中往往只针对某些频率段信号进行分析。小波包变化可以将复杂频率成分的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率段,通过频率和能量筛选,可以将感兴趣的相对高能量的频率段信号提取分离出来。以Q235试件拉伸试验中采集到的声发射为例进行小波分析,证实了小波分析方法在声发射信号降噪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new generation of 3D digitalisation provides us with additional possibilities for obtaining more complete information regarding physical environments faster (a shop or part of a factory, a mechanical system, etc…). Based on a general overview of a given environment, it is possible to extract some repository data from this basic information to structure the numerical model. Next some complementary scans can be taken, depending on the level of detail and the final valorisation objective for the numerical model. This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redesigning or the reconstitution of an old mechanism and its simulation in virtual reality.  相似文献   

15.
贝氏体-马氏体钢板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贝氏体-马氏体耐磨钢板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低碳贝氏体钢基础上,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硅元素,利用其在贝氏体组织转变过程中抑制碳化物析出的作用,得到由非等轴铁素体加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M-A)岛或由板条状铁素体及其板条间残留奥氏体(Ar)膜组成的贝氏体一马氏体组织,因此其性能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又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便于刃磨的曲面冲切模 ,利用该模具结构可以改进某些传统的冲压工艺过程 ,并更好的保证某些成形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7.
低倍检验可以快捷有效地判定金属材料的一些宏观缺陷,但有些易腐蚀组织或相往往给酸浸评定带来一定难度。通过金相检验配合可以有效确认其低倍缺陷的存在情况,从而可避免一种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影响,保证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8.
李志刚 《机床与液压》2007,35(1):168-169,225
针对三阶电液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PID控制器,把传统的PID控制器的阶次推广到分数领域,它不仅适用于分数阶系统,也适用于整数阶系统,并能取得一些优于整数阶PID控制器的效果.用滤波方法进行分数阶的微积分运算,直接求出传递函数,用Matlab/Simulink构造了PID模型,可直接在其它仿真系统中调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产业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而教育界如民办教育,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实践给理论界的“教育产业化”的探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就“教育产业化”的三个基本问题:教育是不是产业,教育能否产业化,教育怎样产业化,综述分析了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观点,结合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The move to abandon lacquering in today's car manufacture has revealed new challenges at the plastic interface, especially reduced adhesion of the coating and outgassing (mainly water) that can affect the aluminium quality. Under the increased temperatures inside head and fog lights, further outgassing often leads to hazy appearance of the reflector or the front lens by droplet condensation.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a process sequence that includes some oxidizing plasma pre-treatment that ensures good bonding of the aluminium to the plastic and also enhances desorption of water. In addition, some plasma-polymerized adhesion-promoting base coat (if required, also desorption blocking) may be deposited. After aluminium deposition, first a corrosion protective layer and finally, a hydrophilic coating that suppresses hazing effects by spreading out any condensing vapours to some optically neutral layer are deposi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