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形式和内容问题,提出了提高论文质量的途径,包括提高研究生自身素质、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全程质量管理,对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战略任务.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人才,其培养质量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举足轻重.当前,高等院校普遍面临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学校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现实矛盾.本文结合我们与中科院有关院所多年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际体会,对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突出的特征是计算机网络的触角几乎无所不及.由于高等教育不仅在教学上,而且在科研及管理上都极大地依赖于网络这一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因此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刻的领域之一.然而,网络对于高等教育方方面面的影响究竟如何,人们并不完全明了,有必要就网络环境下的高等教育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执行主体,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对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日益增多,在这个日益增多的群体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出现了极端的案例,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研究生能否健康和全面的成长,关系到研究生生活质量的高低,而且研究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国家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的需要.本文对如何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健康心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态势,认为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印记依然存在,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题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亟待重点强化。从“组织决策、规章制度、教学管理、资源保障、成果产出”五个维度,对“一体化”体系建构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学用书<材料热力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4月版,书号为978-704-025550-8.  相似文献   

7.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医疗人才和发展学科技术的双重任务.近年来的扩招使得研究生数量猛增,如何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学基地建设、选修课的开设、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于人民军队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其发展建设对高层次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高低对于人民军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导师.本文从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及重大意义出发,引出导师在此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层层深入,针对导师应如何行使权利、如何履行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的分析.文章最后论述了研究生导师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为提升导师素质院校应采取哪些措施以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9.
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研究生教育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反映着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储备,标志着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竞争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传统研究生培养中的单一导师制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行团队式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建立完善的导师团队结构,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3个方面探讨了团队式导师制的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The recently published 1994 National Earthquake Hazards Reduction Program (NEHRP) provisions include new and substantially improved provisions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 including architectu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s. The provisions are a significant departure from the 1991 NEHRP provisions and other seismic provisions, such as those offered by the 1994 Uniform Building Code (UBC). The design-force provisions are rationally derived and consider actual in-structure acceleration data recorded in recent significant California earthquakes. Also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force equations are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components, the location of the component withi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safety and operational importance of the component, and the component's anchorage ductility and energy-absorption capability. The resulting forc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ecommend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1991 NEHRP provisions and the 1994 UBC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explicit design displacement provisions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the construction warranty contracting method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logical, step-by-step method for effectively applying the warranty contracting program for use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developed. Relevant issues that may present obstacl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are addressed, while the best practices, compiled from an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industry’s state-of-the-art practices, will assist an interested state highway agency in creating a warranty specification. In performing this research, the current use of warranty specifications among state highway agencies was examined, and an in-depth case study of the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s warranty program was condu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