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虽然因特网的数据路由协议TCP/IP的优势地位已经确立,但传输环境仍然保持分割状态:企业使用以太网,城域网(MAN)使用同步光纤网(SONET)环,广域网(WAN)则使用SONET数据仓传输和异步传输方式(ATM)。这种分割状态是数据通信和电信网络的要求不同造成的。但是现在随着企业网、MAN和WAN的数据传输达到了10 Gbit,电信网络和数据通信首次有希望达到相同的速度。这提供给人们一个能将各种最佳技术融为一体的机会。面对多标准汇合和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10 Gb/s网络设备的设计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为他们的应用设计选择正确的协议;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数据包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基于虚拟机构成网络中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高效数据包传输方法.基于网络编码机制,采用对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包高效的编码组合策略,多个虚拟机终端可以在一次多播或广播传输中获取多个从交换机优先传输的数据包,因此,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基于虚拟机网络的多播及广播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延迟,并提高多播及广播业务的网络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典型信道条件下均获得了较好的数据包传输时延及网络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3.
新型智能变电站网络基于传统以太网尽力而为转发机制,在突发大流量时难以保证敏感流量可靠传输。文中提出一种基于TSN(时间敏感网络)的变电站网络架构优化方法,根据敏感SV报文的传输特性,采用TSN协议簇中IEEE802.1Qbv、IEEE 802.1AS结合的时间门控调度机制,在敏感流量到来的时隙开辟专用通道保证其以最佳时延通过;采用TSN协议簇中IEEE 802.1Qci技术对网络所有流量进行过滤管理,保障敏感流量能进入专用通道并阻挡其他流量误入。经模拟变电站实际场景组网验证表明,相对于传统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能确保网络拥塞时敏感流量能够以最大时延2.17μs、平均抖动0.16μs的最佳时延抖动传输。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分析了城域网(MAN)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目前MAN和MAN接入网已经成为网络从局域网(LAN)到广域网(WAN)跨越的瓶颈。根据对下一代MAN的要求,人们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其中弹性分组环(RPR)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鉴于IPTV、群组通信以及车联网多播/广播等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5G网络中引入了基于新空口(newradio,NR)的5G多播/广播业务(Multicast/BroadcastService,MBS)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5G MBS多播/广播网络架构,引入了MB-SMF、MB-UPF、MBSF、MBSTF网元;接着从网元选择、部署方式、容灾方式等多角度对部署方案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最后对多播/广播业务引入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红 《光通信技术》2002,26(5):24-27
分析了IP网络传输技术的现状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研究了几种新的以太网传输技术 ,提出了以太网技术将覆盖从LAN、MAN乃至WAN ,成为全面构建下一代网络主流技术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徐霞艳 《电信科学》2022,38(7):175-183
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群组通信等应用具有明显的多播/广播业务特征,5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需要高效支持这类应用数据的传输。首先,按照多播/广播业务数据从5G核心网经由基站到终端的不同传输方式分析了 5G 多播/广播系统的基本架构;然后,从无线空口协议栈、物理层与高层协议增强、业务过程与业务连续性等方面对5G多播/广播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5G多播/广播技术的后续演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弹性分组数据环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MAN和城域接入网已经成功网络从局域网(LAN)到广域网(WAN)跨越的瓶颈。弹性分组环(RPR)是根据下一代MAN的要求提出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解决方案。本首先介绍该技术的提出,然后重点分析其的关键技术及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MAN和城域接入网已经成为网络从局域网(LAN)到广域网(WAN)跨越的瓶颈。弹性分组环(RPR)是根据下一代MAN的要求提出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介绍该技术的提出,然后重点分析其的关键技术及标准化和产业化进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基于EV-DO网络的广播多播技术BCMCS的系统架构、关键空口技术以及广播多播信道的分配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广播多播流的注册和内容加密规则。  相似文献   

11.
无线局域网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褚丽莉 《通信技术》2009,42(7):34-36
安全问题始终是无线局域网的软肋,一直制约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了解无线网络的安全进程,有助于用户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安全措施及安全演进过程,并对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安全保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IEEE 802.1Q 帧标记的VLAN实现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水 《信息技术》2006,30(10):68-70
IEEE 802.1Q标准通过标准化的帧标记来实现虚拟局域网。对802.1Q的帧标记格式,VLAN的实现机制从入口过程、转发过程、出口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实例给予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高校校园网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强,如何保证网络的安全戍为高校校园网的重要问题之一。丈中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现状,指出了IEEE802.1x协议在校园网身份认证中存在的包括不可抵赖性、地址盗用、帐号盗用、认证灵活性、用户管理等方面的缺陷,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介绍了重新制订认证方案、修改客户端数据帧及程序、修改RADIUS认证服务等技术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IP多播是一类重要的基于IP的应用,支持很多业务。无线接入系统使用灵活,作为IP网络的最后一跳,对组网寻址、服务质量构成影响;鉴于无线接入系统存在带宽有限、传输质量逊于有线方式等不足,所以在寻址方面通过合理的无线链路多播机制与IP多播寻址进行映射,在传输质量方面,通过对有线分组进行分片、ARQ、流控等机制,弥补UDP协议无流控、无确认等缺陷,以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规范WP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晓  张鹏 《通信技术》2010,43(9):145-146,149
无线局域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现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在的生活中,而安全问题也一直伴随着无线局域网,成为无线局域网发展的最大隐患,安全机制也随之不断的更新以保证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安全,新的安全规范Wi-Fi保护接入(WPA)取代安全机制有线对等保密(WEP)成为新的安全标准。分几方面比较了WEP与WPA,对于WEP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WPA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并分别介绍了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信息完整性代码,及IEEE802.1X协议等WPA所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重构理论,采用IEEE802.11n LDPC码编码的快速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可重构的无线HDMI LDPC码编码器设计.该编码器能够支持3种不同码长,4种不同码率.在EP2S90F1020C5 FPGA下,最高频率为83 MHz,最高数据吞吐量为1.1 Gbit/s.  相似文献   

17.
VLAN干线传输协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分析了用于VLAN干线的传输协议,对交换机间链路(ISL),IEEE802.10,IEEE 802.1Q及局域网仿真(LANE)这4种协议的帧的结构以及如何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是种一个点到多点的系统,其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主要针对EPON的MAC层安全协议开展研究,在此协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安全隐患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无线局域网WLAN是目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其安全性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讨论WLAN安全协议和认证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两种将VPN和WLAN结合的方案来增强WLAN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概况,讨论了移动运营开展无线局域网业务需要解决的计费、鉴权和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