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利用双树复数小波提取纹理特征,结合遗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和优化,用KNN分类器设计出高精确度的肝脏疾病分类器.实验采用肝脏CT平扫图像,将肝脏疾病分为肝癌,血管瘤,肝硬化和脂肪肝.并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双树复数小波在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缺乏特异性,且具有恶性潜能,所以GIST的良恶性诊断是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然而,病理活检及CT检查等临床鉴别手段在研究肿瘤异质性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提取大量量化的放射组学特征并利用SVM分类器对GIST良恶性进行分类预测的非侵入式方法。首先,应用放射组学方法对120个患有GIST的病人的CT图像肿瘤区域分别提取4个非纹理特征和43个纹理特征。 然后,应用基于ReliefF的前向选择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再用最佳特征子集训练得到的SVM分类器来对GIST良恶性进行分类预测。实验中,共有14个纹理特征入选最佳特征子集,且SVM分类模型对GIST良恶性分类的AUC、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在训练集中分别为0.9949,0.9277,0.9537,0.9018;在测试集中分别为0.8524,0.8313,0.8197,0.8420。该方法以放射组学的研究方法建立的模型,为GIST良恶性预测提供了一种非入侵式的检测手段,有望成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以提高临床GIST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积分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晓敏  林锦国  梅雪 《计算机工程》2010,36(18):188-190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积分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及有效的分解层数,提取低频分量系数作为分类特征设计分类器。对原图像采用2DPCA进行特征提取设计另一分类器,采用模糊积分的算法融合2个分类器并得出最终分类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积分能够有效融合分类器的互补信息,提高系统的分类性能,从而提高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纹理分类的方法,该方法把基于无抽样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器和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分类器进行了合并。把方差、偏态系数、峰态系数、三者的联合及谱直方图作为描述纹理图像不相重叠的图像窗的特征。一个使用线性转换矩阵的特征提取器对分类导向的特征做进一步的提取。利用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分类器,每个纹理图像不相重叠的图像窗被确定到属于它的那一类。基于最小分类错误训练方法的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设计的合并使分类错误达到了最小化。使用该方法对25类BrodTex纹理图像进行了评估,分类精确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肺癌的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若能在早期发现癌变并进行相应治疗,将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肺癌的症状在早期表现为肺结节。以提高肺结节检测识别率并进行良恶性分类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VQ分类器算法。首先使用C-V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肺实质分割,再使用最优阈值法进行感兴趣区域提取,并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归一化。使用多次聚类算法检测肺结节。使用基于改进的LVQ分类器进行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分类。利用改进后的LVQ分类器在LIDC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得到了对良性结节的确诊率为87.3%,对恶性结节的确诊率为80.8%。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良恶性结节分类上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有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实现肺结节的辅助发现。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分类对肺癌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中肺结节背景的复杂性,以及良、恶性肺结节判定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分类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提出了一种深度三维多尺度交叉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良恶性肺结节的精确分类。使用密集连接结构自动提取肺结节多尺度特征,为了减少特征提取过程中肺结节相关信息的丢失,对多尺度特征引入了交叉融合策略得到多尺度特征组,增强了高、低层次语义信息的表达能力,同时增强特征在网络中的传递和转移。将提取的特征组分别连接至多个softmax分类器,模拟多位经验不同医生共同决策,实现了良、恶性肺结节的精确识别。使用肺图像联合会数据集进行验证,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0.96%,AUC为94.95%。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超声技术是该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在超声图像中提取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纹理特征并进行判别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Gabor小波是纹理特征提取的常用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的DT-CWT和Gabor特征融合的甲状腺结节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高斯金字塔将甲状腺超声图像分解到多尺度空间,然后提取图像的DT-CWT和Gabor的多尺度特征,最后实现特征融合。通过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实现分类,验证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达到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计算机辅助肺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的集成随机森林模型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方法。首先,分割肺结节区域,提取其影像学特征向量输入多个基分类器;然后,利用每个基分类器的置信度构建集成模型的分类损失函数,求出每个基分类器的权重;最后,根据每个基分类器输出的类别概率值进行加权求和,求得其中概率最大值的类作为分类类别。为验证提出的分类模型性能,本文设计3种实验方案进行测试,准确率分别达到:96.41%,91.36%,95.82%;并与已有的肺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集成随机森林分类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肺结节鉴别良恶性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胡强  郝晓燕  雷蕾 《计算机科学》2016,43(Z6):37-39, 54
为了提高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中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的分类算法。该算法针对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综合考虑孤立性肺结节的医学诊断特性,采用遗传算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器进行优化,并通过对PET/CT图像进行处理,提取病灶的功能特征、结构特征以及临床信息作为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样本,实现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分类。对医院以及网络公共数据库中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在分类准确性上有较大的提高,说明该方法在肺结节临床分类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嘴巴状态识别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用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嘴巴状态检测的方案.首先用Gabor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得到嘴巴特征图像,然后在特征空间中,用AVM算法设计嘴巴状态分类器.在日本omron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非张量积小波的肝脏CT图像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方法,用于医学肝脏带病灶CT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根据医学CT图像的模糊边界和区域特征不明显等特点,将肝部感兴趣区域用半自动方法分离出来,提取局部纹理共生矩阵特征和灰度特征,然后利用改进的非张量积小波滤波器组提取图像全局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对较难鉴别诊断肝血管瘤和肝癌这两种丰富供血肿瘤的CT图像问题,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分布的特征评估算法,同时引入模式识别模型来评估该方法的效率。首先,从肺部肿瘤图像中随机提取像素块集,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将其分为10类,根据CT图像中肺结节像素值和聚类中心的关系,提取出10维特征向量,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模型训练,进而判断肺结节良恶性水平。通过CT图像公开数据集LIDC-IDRI实验表明分类平均精度达到0.900 8。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特征表达方法具有更优的分类效果和更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在对虹膜特征提取时,绝大多数方法是直接对虹膜归一化后的增强图像进行某种变换,为降低虹膜特征维度,同时保证识别效率,提出了对归一化虹膜径向折叠分块、环向周期分块再进行haar小波变换的方法,降低了虹膜区域对噪声的敏感性,在减少虹膜特征维度的同时,保证了虹膜有效特征不被中和。为进一步克服虹膜识别中对旋转的敏感性,采用了周期延拓的小波变换方式提取高频信息。最后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将小波变换后的高频信息直接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进一步提高了虹膜识别正确率。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特征点数低至120,正确识别率可达到99.48%。  相似文献   

14.
肺结节是肺癌的症状.在CT图像中,肺结节的形状和大小常被用来进行肺癌的诊断,然而良性和恶性结节的鉴别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良恶性结节的边缘纹理特征区别大,因此本文首先利用基于改进的边缘检测算子的灰度-梯度共生矩阵(GGCM)提取小梯度优势、灰度分布不均匀性、能量、灰度熵、梯度熵、混合熵、逆差距、相关性等肺部CT图像的14种纹理特征.然后利用改进的ReliefF算法去除作用小的特征,保留重要特征的特征权重值.最后将重要特征的权重值应用于改进距离度量准则的k-means算法中进行良恶性结节的分类.应用本文算法在LIDC数据集上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4种纹理特征对于结节良恶性的分类能力并不相同,而灰度差、梯度差、能量、小梯度优势、相关性、灰度熵、混合熵、逆差矩的组合得到的良恶性肺结节分类效果最好,最终实现了良性结节83.46%,恶性结节95.02%的识别率,可在临床应用中辅助医生进行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困难,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小波熵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来分类的算法。计算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功率,通过理论分析选择小波包尺度,对信号功率进行小波包分解并计算其小波包熵(WPE),提取C3、C4导联的小波包熵插值组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作为分类器的输入送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采用国际BCI竞赛2003中的Graz数据进行验证,算法的最高分类正确率达97.56%。算法特征向量维数低、数据量小、分类正确率高,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的任务可以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字符多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车牌字符识别中大部分单一特征提取方法在字符识别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车牌字符多特征提取方法。在经过预处理后的车牌细化字符基础上提取字符4个侧面的笔画特征、拐点特征、轮廓累积特征及字符内部像素特征,构建出一个维度较低的特征向量集,然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算法、BP神经网络、径向基神经网络对陆丰高速公路实地拍摄的车牌图片进行测试并分别与模板匹配方法、网格法、基于小波矩方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车牌字符多特征提取方法识别率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计算机辅助诊断中肺结节的特征提取方法依靠人工设计、操作复杂、识别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受限玻尔兹曼机的肺结节良恶性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多层无监督卷积受限玻尔兹曼机自动对肺结节图像进行特征学习,然后利用分类受限玻尔兹曼机对获得的特征进行良恶性分类。为避免分类受限玻尔兹曼机在训练中出现的特征同质化问题,引入了交叉熵稀疏惩罚对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手动特征提取的复杂性,在肺结节良恶性分类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值上均优于传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process of separation of brain tumor from normal brain tissues is Brain tumor segmentation. Segmentation of tumor from the MR images is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as brain tumors are of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There are multiple phases to achieve the segmentation and the phases are pre-processing, segmentation, feature extraction, feature redu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tumor into benign and malignant. In this paper, Otsu thresholding is used in segmentation phas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in feature extraction pha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n feature reduction phase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Least Squared-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 Proxim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SVM) and 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WSVM) in the classification phase. We have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s of all these classifiers, where TWSVM outperformed all other classifiers with 100% accuracy.

  相似文献   

19.
With advancements in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computer aided diagnostic (CAD) systems,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ated analysis of radiological images has improved substantially in recent times. However,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radiologist and CAD systems restrains the rate of progress as well as the reach of such advancements in clinical use. This article aim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ultrasound based CAD systems for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lesions by integrating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AN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and radiologist feedback. The acquired breast ultrasound images were subjected to wavelet based filtering in order to reduce speckle noise followed by feature extraction,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s on a database of 178 ultrasound images of breast anomalies (88 benign and 90 malignan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chieves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98.621% and 98.276%, respectively, when all 457 and 19 most relevant features selected by multi-criteria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 were used for classification. The accuracy achieved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sing conventional classifiers based on BPANN and SVM. Further, it is found that integrating expert opinion in CAD systems improves its overall performance.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obtained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some recently reported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