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获得各轴承座中分面处标高的动态变化规律,找到影响各轴承座标高动态标高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机组状态参数的变化对各轴承的标高有较大影响。机组冲转、升速过程中,轴承标高变化主要取决于轴承座本身的温度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合理分配轴承的动态载荷,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超临界机组在新机组试运行和商业运行中,表现出励磁机9号轴承轴振动大、低压Ⅱ转子轴承振动偏大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现场轴系动平衡,使各轴承轴振动达到优良水平。对发电机定子和轴承结构共振以及2号机组低压缸膨胀不畅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综合考虑作用于转动部件上的不平衡力和导轴承及推力轴承刚度影响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横向振动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机组转动部件的横向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考虑导轴承刚度与偏心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分析导轴承刚度对机组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以及转动频率对机组各部位振动响应的影响。在弹性支撑模型基础上,同时改变各导轴承刚度,对其与横向振动特性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在导轴承刚度为定值的情况下改变机组的转动频率,对机组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轴承刚度对机组横向振动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机组的振动响应不仅与导轴承刚度的大小、转频有关,还与部位有关。为减小机组振动及设计过程中优化机组支撑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丰镇发电厂各机组中5号、6号轴承振动问题做了简要分析与论述,提出空冷机组投产安装时应对低—发对轮中心考虑预留值,这对稳定5号、6号轴承振动极为重要。在机组大修中也应将低—发对轮发电机倒轴承抬高0.1mm以上,经运行考核,效果良好,使机组振动保持在优良水平,并提出空冷机组改落地轴承和保持运行中氢压正常。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三峡左岸电站4F、5F、6F、10F、11F机组推力轴承的安装工艺,对12F、13F、14F机组推力轴承安装工艺进行改进.以12F、13F机组推力轴承安装为例,介绍使用改进后的工艺后,各推力瓦温差由原来的4.2℃降为2.9℃、2.1℃,机组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马志强 《热力发电》2012,41(10):61-63
某台25MW机组经A101检修运行1个月后因振动大而跳机,分析认为是3号轴承油膜振荡所致。经调整3号轴承标高使其载荷分配合理,并调整轴承间隙,减少顶隙,增大侧隙以增加轴承稳定性后,机组起动运行稳定,各轴承振动处于优良水平。  相似文献   

7.
某汽轮机组轴承瓦温偏高,左右两侧温度偏差较大,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测试了机组停机过程中各轴承相对标高以及顶轴油压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指出,真空对#4轴承和#5轴承之间相对标高的影响较大。顶轴油压和标高监测数据都表明,抽真空后#4轴承载荷过重。轴承与轴颈之间的扬度偏差进一步导致轴承两侧瓦温不均。  相似文献   

8.
王广庭  万治江 《湖北电力》2011,35(Z2):51-52,55
国产首台60Hz机组,由于各轴承进油分配不均匀,在首次启动冲转过程中,出现润滑油压低现象.通过对发电机前后轴承进油管加节流孔后,启动过程中油压正常,机组正常升速带负荷.  相似文献   

9.
1设备概况某水电厂装有2台80MW的水轮发电机组,于1997年12月并网发电。水轮发电机组为悬式机组,设有推力轴承、上导轴承、下导轴承和水导轴承。各轴承瓦温的测量和监视采用PT100铂电阻,其中推  相似文献   

10.
胡国强 《江苏电器》2013,(9):29-31,36
为解决风力发电机组各轴承及齿轮在运行时能自动加注润滑油脂的问题,通过单片机技术开发了一套独立于风电机组主控的润滑自动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对风电机组各轴承及齿轮工作信息的采集并结合预设的工作参数,自动进行内部程序的处理,进而对润滑泵的工作状态加以控制。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风电机组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
治理电网谐波时,怎样计算出无源滤波器的位置和参数成为其中的关键。目前的一些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软件或者只能在时域对单个谐波源进行频谱分析而不能进行谐波潮流的计算,或者只能进行谐波潮流计算而不能进行滤波器优化设计。我们基于Matlab和Delphi等开发平台,运用COM技术、面向对象等混合编程思想,开发出了1套电力系统谐波问题分析与治理的可视化操作软件包,为电网谐波问题分析与治理提供专门的整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确定±1 1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绝缘水平,基于准东—成都±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根据特高压换流站的绝缘配合方法,对准东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进行了研究。根据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避雷器布置基本原则,并结合现有±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绝缘配合经验,提出了±1 100 kV准东换流站的避雷器布置方案,详细分析了换流站交流侧、阀厅、直流母线和中性母线等不同区域的过电压保护策略,最后根据推荐的设备绝缘裕度确定了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直流侧1 100 kV直流极线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推荐为2 600 kV和2 150 kV;直流极线平波电抗器阀侧设备和高压端Y/Y换流变阀侧设备的绝缘水平建议取为一致,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分别为2 500 kV和2 250 kV。研究结果对换流站设备的选型和制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为该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强管理,争创一流是电力企业永恒主题,是实现形势发展电力工业的要求,是站在新世纪起跑线上做出的正确选择。阐述了省公司加强管理创建一流的目标,分析了省公司创建一流所具备的必备条件,提出创一流应抓的几项工作,号召共同努力,敢于争先,勇创一流,在新世纪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4.
建设资源节约型输电线路时所使用的导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十一五"期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输电线路的要求,对现有导线和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各种新型导线的性能,应用范围等作详细的评说,并提出对于主干线路用导线,应着重考虑节能、节约线路用地,在N-1时的精况下能安全运行;对于老旧线路改造用导线,应着重考虑线路改造后扩容时的弧垂特性。文中对我国输电线路用导线的生产、研制概况、规模给予介绍,提出研制新型导线的原则,指出创新是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第一座500 kV无人值守变电站——500 kV惠泉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包含对一、二次设备要求、监控后台界面要求、程序化操作模式要求、变电站的监控、测控五防与程序化操作的执行条件、程序化操作票的编写等内容,以期为今后500 kV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研究了Fe-Cr-Co合金(2J85)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经过五种温度磁场处理后磁场强度和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场热处理温度为635℃时,在磁场热处理的各种磁场强度下合金均显示相对最佳磁性能,其中尤其以磁场强度为4000Oe时获得最高磁能积,即(BH)mx=6.63MGOe3,此外,本研究还显示,提高磁场热处理时的磁场强度,具有降低Fe-Cr-Co(2J85)合金对磁场热处理工艺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拓展三相逆变器的自然软开关动作状态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升压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由于采用该技术的新型三相逆变器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因而能方便地作为电力有源滤波器的逆变器用于谐波补偿。在此,对一种新型逆变器拓扑和新型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主电路的分析,推导出了新型AC/DC/AC变换器拓扑。采用空间电压矢量法,并结合所提出拓扑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如何采用锯齿载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法,以实现数字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技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江西景德镇电厂属国内首台投运的新建超超临界无烟气旁路挡板脱硫和脱硝机组。本工程成功采用了全新的DCS网络结构,对以往传统的脱硫、脱硝DCS网络结构和配置进行突破。在取消脱硫脱硝旁路的大环境下,这种新型的网络结构和配置将更适应工艺系统的安全性设置,其带来的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运行便利性将对今后同类型机组在无旁路脱硫脱硝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同塔多回路输电线路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塔多回路线路的最大优点是节约线路走廊 ,缺点是导线对地距离加大 (居民区 :d型塔 18m ,e型塔 15 .5m ,比规程规定的 14m大 ;非居民区 :d型塔 14 .5m ,e型塔 13.0m ,比规程规定的 11m大 ) ,线路的防雷性能变差 ,(经计算需采取加强绝缘 ,d型塔加耦合线等常规措施 ,才能使耐雷水平满足要求 ) ,相序换位困难 ,铁塔荷载大等。因此 ,它适用于经济发达、走廊困难、线路较短场合发展、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地区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远动规约标准化、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标准化、SCADA/EMS系统质量检验标准化、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化。并提出了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策略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