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对不同稻谷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包括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以及样品量,并对不同稻谷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稻谷中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佳条件为平衡时间60min、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80℃、样品量20g。稻谷中的挥发性成分有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有机酸类以及杂环类化合物等。最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醛类,其中含量最高是己醛,平均为13.31%;其次为壬醛,平均为7.93%。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咂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咂酒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0种,其中酯类和醇类是咂酒中种类和含量最多的两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0种和15种。咂酒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有异戊醇(19.48%)、乙酸乙酯(17.78%)、丁二酸二乙酯(14.73%)、辛酸乙酯(10.95%)、乙酸戊酯(9.51%)、癸酸乙酯(5.92%)、异丁酸(5.91%)、己酸乙酯(3.07%)。 相似文献
3.
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长裙竹荪蛋干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长裙竹荪蛋干 品中共鉴定出65 种挥发性物质,包括20 种烃类、12 种酯类、11 种酮类、9 种醛类、6 种醇类、4 种酸类、3 种芳香 族类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β-广藿香烯(12.41%)、α-恰米烯(9.64%)、α-柏木烯(9.57%)、β-雪松 烯(7.58%)、α-布藜烯(6.72%)、α-红没药烯(4.44%)、β-花柏烯(4.38%)、5-异长叶烯酮(3.86%)、γ-伊兰 油烯(3.74%)。 相似文献
5.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麒麟菜中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麒麟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了成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麒麟菜挥发性成分中共检出58种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17种,含量最高为54.10%;烃类化合物27种(其中芳香烃类8种),含量为23.19%(其中芳香烃类物质含量为10.66%);酯类化合物4种,占总量的11.68%;酮类化合物5种,占11.03%;醇类2种,含量为0.68%;其他物质共3种,占总量的0.77%。含量较高的单一化合物主要有:壬醛(18.45%)、异佛尔酮(7.7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7.50%)、庚醛(7.13%)、己醛(6.33%)、辛醛(6.31%)、乙酸正丁酯(3.65%)、甲苯(3.29%)、癸醛(2.81%)、十二烷(2.21%)等。总体上,醛类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影响较大,其他如酯类、烃类等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麒麟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了成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麒麟菜挥发性成分中共检出58种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17种,含量最高为54.10%;烃类化合物27种(其中芳香烃类8种),含量为23.19%(其中芳香烃类物质含量为10.66%);酯类化合物4种,占总量的11.68%;酮类化合物5种,占11.03%;醇类2种,含量为0.68%;其他物质共3种,占总量的0.77%。含量较高的单一化合物主要有:壬醛(18.45%)、异佛尔酮(7.7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7.50%)、庚醛(7.13%)、己醛(6.33%)、辛醛(6.31%)、乙酸正丁酯(3.65%)、甲苯(3.29%)、癸醛(2.81%)、十二烷(2.21%)等。总体上,醛类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影响较大,其他如酯类、烃类等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甘肃主产冬瓜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6种物质。结果显示,冬瓜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烯、烷烃、醇类物质。其中醛类物质共15种,烯烃类18种,烷烃类7种,醇类11种,各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6.66%、6.78%、5.54%、5.44%。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比分析紫糯配粉与普通馒头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紫糯配粉与普通馒头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馒头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物质共检测出61种。紫糯配粉馒头与普通馒头检测出25种共有成分;紫糯配粉面团与普通发酵面团分别检测出30和2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3种共有成分中含量较高的物质;紫糯配粉与普通小麦面粉检测出22种共有成分。紫糯配粉特殊香气的来源应为紫糯配粉中高含量的特有物质苊烯、正辛醇、正己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甘肃主产冬瓜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6种物质。结果显示,冬瓜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烯、烷烃、醇类物质。其中醛类物质共15种,烯烃类18种,烷烃类7种,醇类11种,各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6.66%、6.78%、5.54%、5.44%。 相似文献
14.
苦瓜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甘肃主产苦瓜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83 种成分。结果显示,苦瓜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烯烃类、烷烃类化合物。其中醛类物质共18 种、醇类15 种、烯烃类11 种、烷烃类8 种,各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37.46%、37.16%、7.02%、2.92%。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测定了荔枝果醋中的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34种物质,包括酸类、醇类、醛酮类、酯类、烃类化合物以及少量其它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法进行分析可知:主要成分为醋酸(61.6%)、乙酸乙酯(7.91%)、3-羟基-2-丁酮(6.44%)、乙酸异戊酯(2.97%)、乙酸苯乙酯(2.8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25%)、(2R,3R)-(-)-2,3-丁二醇(2.09%)、醋酸异丁酯(1.74%)、2,3-丁二醇(1.61%)、辛酸乙酯(1.42%)、乙酸-2-甲基丁酯(1.37%)、乙醇(1.25%).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鉴定了鳜鱼肌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试验筛选了固相微萃取纤维头,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操作条件;用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纤维头,于80℃下鳜鱼肌肉样品顶空吸附40min,250℃下解析5min,采用GC-MS对解析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鳜鱼肌肉共鉴别出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是醛、醇、酮类化合物,根据分析出的挥发性成分的风味特征可知对鳜鱼肌肉挥发性风味贡献较大的物质有己醛、庚醛、壬醛、1-辛烯-3-醇、2,5-辛二酮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类分析。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油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微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等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固相萃取头30/50 μm DVB/CAR/PDMS,萃取温度60 ℃,萃取时间60 min,解吸时间3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GC-MS鉴定出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少量酸、酯类物质及杂环类等多种组分,其中烃类含量最高; 3-辛酮、苯乙酮、苯乙醛、苯乙醇、以及十九烷 、二十一烷等烷烃类化合物仅在霉变油菜籽中检出。结论 该方法可较好区分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类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油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微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等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固相萃取头30/50μmDVB/CAR/PDMS、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解吸时间3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GC-MS鉴定出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少量酸、酯类物质及杂环类等多种组分,其中烃类含量最高;3-辛酮、苯乙酮、苯乙醛、苯乙醇、以及十九烷、二十一烷等烷烃类化合物仅在霉变油菜籽中检出。结论该方法可较好地区分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 相似文献
20.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粉挥发性成分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对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小麦粉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对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进行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粉挥发性成分的最佳分析条件为,萃取头DVB/CAR/PDMS;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60 min;解析时间3 min。经鉴定分析小麦粉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有烃类、醛类、酮类、醇类、有机酸及杂环类等多种成分。原样和储后2个月样中最高的是烃类和醛类,其次为醇类、酮类。储藏2个月后,变化较明显的挥发性物质有己醛、苯甲醛、辛醛2、-壬醛、己醇、十二烷、十六烷和十八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