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FMFQ型磨粉机2B齿辊磨损过程的表面形貌、剥刮率、电流和磨下物温度进行测量,齿形磨损80d后,钝面磨损深度为0.32㎜,锋面为0.21 mm,剥刮率下降4.77%,电流增加3.0 A,磨下物温度差升高4.2℃,且明显存在函数关系。当齿辊磨损至不完整度为9.854%时,各项综合指标达到极点,即面粉厂在该工况下最优化使用这台磨粉机能够接受的剥刮率最小值、电耗最大值和物料温度差的最大值。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磨粉机齿辊磨损过程及相关参数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磨粉机在皮磨系统研磨物料粒度与齿型参数的关系,确定邦德理论更适用磨粉机功耗关系研究。将粒径等参数带入邦德公式可知,功耗的影响因素与齿型、物料特性、磨辊速度、辊长、轧距、研磨时间和研磨前后的颗粒粒径有关。以Ⅰ~Ⅰ皮磨系统为研究对象,取轧距分别为0.8、0.6、0.4、0.2 mm,并做适当简化,运用Matlab绘出皮磨系统的功耗与齿深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功耗随着齿辊磨损而逐渐增大。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功耗变化急剧增大。由于功耗是评判磨辊是否需要拉丝或更换的重要指标,根据邦德定理从理论角度建立磨粉机功耗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齿辊磨损寿命与能耗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宏斌 《西部粮油科技》2006,31(5):15-15,19
ⅠB磨辊剥刮率的大小及ⅠB磨辊的齿角、齿数、斜度、排列、转数等技术参数对小麦出粉率和动耗有直接影响;不同粉路、不同原粮、清理流程、工艺操作、重筛设置等诸多因素对ⅠB磨辊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小麦出粉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磨辊磨损量-时间关系曲线,定性分析了无量纲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以单颗粒小麦粉为研究对象,依据摩擦学基本原理,分别求出磨粉机磨辊研磨时受到的辊间压力、滑移量和滚动量,推导出磨辊转动N转的磨损量。再以布勒MDDK1000/250磨粉机Ⅰ皮工艺部位的齿辊为研究对象,建立齿辊齿型参数的齿深与磨辊表面磨损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分别以磨损总量、锋角和钝角为自变量,齿深磨损量为因变量,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磨辊耐磨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讨不同制粉方法对剥刮率的影响,阐述了磨辊技术特性、不同速比、不同快辊圆周速度与剥刮率相关性,分析剥刮率与磨下物数量、灰分高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磨辊是面粉厂的主要设备构件之一。制粉工艺要求皮磨应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的麦渣和麦心 ,为此齿辊必须具备适当的齿深和齿槽面积 ;而磨粉机的性能要用心磨的取粉率来衡量 ,心磨光辊须具备许多不同高度的峰和谷的粗糙面。磨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取粉率的高低 ,而磨辊质量的差异不仅在于磨辊粗糙面和磨齿的加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磨辊制造材料的优劣。很多面粉厂都是利用现代磨辊材料的研发来提高磨粉机的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本文对磨辊的发展以及目前正在使用的创新性材料的研究进行简要追溯 ,旨在引起国内磨辊制造厂家对开发新型磨辊材料…  相似文献   

7.
以中强筋小麦为原料,调节磨粉机磨辊轧距以得到不同的预皮磨剥刮率,研究预皮磨不同轧距处理对小麦表面杂质、出粉率及面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皮磨剥刮率随着轧距的减小显著升高;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预皮磨轧距的减小,小麦容重、表面呕吐毒素和微生物显著降低,预皮磨磨后筛下细物料的水分含量、白度逐渐增大,灰分含量、呕吐毒素、微生物逐渐减小,预皮磨对小麦籽粒达到了清理的效果;与未经预皮磨处理的小麦相比,随着轧距的减小,磨后麸皮中大片状麸皮占比和总出粉率先升高后降低,小麦粉的灰分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白度先升高后降低,湿面筋含量升高,破损淀粉含量降低,预皮磨的轧距在2.4 mm 时可以在提高出粉率的同时改善小麦及小麦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生产中对八辊磨粉机1皮,2皮进行研磨试验,通过流量的变化及1皮与2皮轧距的组合,测得不同工况下的研磨剥剥刮率,取粉率,耗用电流,研磨物料粒度分布及分级的物料的灰分,研究在原料,磨粉机技术参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流量,轧距对研磨效果的影响,为八辊粉机的使用和操作,及小麦制粉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皮磨剥刮率、制粉效果和八辊磨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皮磨剥刮率的作用和调节范围;不同粒度小麦和不同出粉率的皮磨剥刮率的变化以及累计剥刮率和累计灰分。讨论了剥刮率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八辊磨粉机用于Ⅰ皮、Ⅱ皮的研磨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八辊磨粉机Ⅰ皮,Ⅱ皮在不同流量、不同轧距下的研磨试验,寻求在原料相对稳定情况下,Ⅰ皮、Ⅱ皮流量,轧距,剥刮率,取粉率及动耗之间的相对关系,为面粉厂八辊磨粉机的使用,操作以及小麦制粉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磨辊磨损是使磨粉机失效的重要原因。磨辊磨损受诸多因素影响,结合国内外对磨粉机磨辊磨损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小麦软颗粒致使磨辊磨损的机理,分别从磨料特性、磨辊特性以及工作条件指出磨辊磨损的影响因素,并对减磨技术进行阐述,为研究磨粉机磨辊磨损和减磨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麦制粉工艺的终极目标是多产出优质面粉,以满市场需求。分析传统小麦制粉工艺,认为其发展的瓶颈是"麦皮进入心磨"和"胚芽提取率太低"。重要原因是辊式磨粉机功能有缺欠(齿辊剥刮功能欠佳并产出大量带皮细小胚乳,光辊耗能高、效率低、温升高且破损淀粉值高),提胚技术不佳和清粉机使用方法欠妥。研发的高速挤切粉碎机能有效阻止麦皮进入心磨、提高胚芽提取率,与辊式磨粉机配合使用构成较为完善、创新的小麦制粉工艺。  相似文献   

13.
选用六种国产小麦,郑麦366、郑麦7698、济麦17、济麦20、西农979和藁优9415,在不同皮磨剥刮率组合下进行研磨,分析并研究磨下物粒度分布情况,探索合适的皮磨剥刮率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为给磨粉机的操作和高方平筛筛网的配置提供参考意见,研究IB、ⅡB、ⅢB剥刮率的变化与其磨下物料粒度分布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IB、ⅡB、ⅢB随着剥刮率的上升变化,大麸片(4.0mm筛上物)、中麸片(3.0mm筛上物)、小麸片(2.0mm筛上物)、麦渣(72Z筛上物)、粗麦心(CQ21筛上物)和底格筛上物(CQ21筛下物),各皮磨系统物料粒度比例与粒度分布变化有所不同,生产过程中可根据研磨效果和物料的流量分配,合理选择剥刮率组合和筛网配置。  相似文献   

15.
磨粉机齿辊等离子弧表面淬火硬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磨粉机齿辊工作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磨损问题,应用等离子弧束对辊齿表面进行淬火处理,增强辊齿耐磨性,以提高制粉效率.对磨辊表面的硬化层深度、表面硬度以及沿硬化层深度方向显微硬度分布状况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磨辊齿经等离子弧表面淬火后硬化层的厚度约为0.3 mm,硬度值可达到850 HV.  相似文献   

16.
磨粉机是制粉过程的心脏,而其正确的维修保养对可获利润率至关重要. 从制粉技术的观点来看,磨辊在持续运转的基础上完成预期任务的能力,是最佳发挥研磨谷物潜力的关键.皮磨磨辊的任务是均匀地剥开麦粒并刮下胚乳,或在最后一道皮磨从夫皮上精细地将细小的胚乳刮净.  相似文献   

17.
液压磨粉机以它的油污重、操作性能差等诸多不利因素而逐渐被气压磨粉机所淘汰。但许多粉厂因资金紧张而无力更换。这里介绍一些低投入的改进办法,供大家参考。1调整皮磨喂料辊表面技术特性传统喂料辊均为梯形齿槽,并且齿沟较浅,对于大块麸片,喂料很不理想,建议参照无锡布勒M DDK型气压磨粉机喂料辊参数,用心磨上的螺纹喂料辊在铣床上对表面进行刮铣,制成后的喂料辊齿似狼牙状,带料有力,喂料均匀。需注意的是喂料辊更换后,在接料时,注意手的安全。并需调节喂料辊转速,使物料准确进入研磨区。2更换辊轴铜套为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辊式磨粉机I皮磨小麦制粉操作参数,降低制粉能耗。方法: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对轧距、喂料量、转速及转速比等关键制粉因素设计Box-Behnken试验,探究操作参数与制粉功率的关系。结果:对齿辊破碎功率影响的显著性排名依次为:转速比、轧距、喂料量、转速比二次项、轧距二次项、轧距和转速比交互、喂料量和转速比交互、轧距和喂料量交互。根据I皮磨粉机出粉要求不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较细出粉时轧距为0.67 mm、喂料量803.60 kg/(cm·d)、快辊转速537.68 r/min、转速比2.64。较粗出粉时得到低功耗的最佳轧距为0.79 mm、喂料量803.83 kg/(cm·d)、快辊转速576.08 r/min、转速比2.23。结论:仿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建立的离散元制粉模型可用于小麦制粉时的功率预测。  相似文献   

19.
磨粉机为面粉厂的主要加工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剥开麦粒及从麦皮上剥下胚乳并将胚乳碾磨成面粉。其主要工作部件为一对具有速差且相向转动的磨辊,磨辊表面具有一定的技术特性,两辊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磨粉机工作时使物料在辊间受到挤压、剪切及剥刮的作用。MQ·8型磨粉机是根据商业部一九七四年在无锡召开的制粉设备选型、定型、标准化会  相似文献   

20.
在小麦制粉过程中,皮磨系统应尽量将麸片上的胚乳刮下,送入相应的心、渣、尾磨,研磨成粉,同时,又要尽可能的保持麸片完整,以期减少麸星混入粉中,影响面粉质量.刮净麸片,就是提高皮磨的剥刮率,降低麸含粉.但是提高剥刮率和保持麸片的完整是相互矛盾的.提高剥刮率往往会造成麸皮进一步破碎,而保持麸片完整,又可能降低剥刮率,麸含粉较高.如何将二者做到最佳呢?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皮磨系统的研磨过程(本地粉厂均采用前路均衡出粉法,皮磨系统一般为四皮一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