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对苯二甲酸-1,3-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用FT-IR,1H-NMR,DSC,TGA,水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FT-IR和1H-NMR分析表明合成得到的共聚物为预期产物;DSC分析显示,共聚聚酯随着1,3-丁二醇在共聚物中比例的增大,熔点(Tm)逐渐降低,由158.24℃下降至104.19℃,玻璃化温度(Tg)逐渐升高,由4.86℃升至24.56℃,合成得到的共聚酯趋向于无定形态;TGA分析表明1,3-丁二醇在共聚酯中比例增大会使聚酯的热稳定性下降,但合成得到的共聚酯依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大于310℃,不需要在反应过程中添加热稳定剂;水降解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随1,3-丁二醇比例的增加,降解速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生物可降解材料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的合成工艺技术及基本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BST的研究现状和产业化现状.PBST的合成工艺主要是酯交换法和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原料成本高、副产物分离较难、合成的PBST相对分子质量低;直接酯化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PBST,副产物只有...  相似文献   

3.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i-Mg复合催化剂,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对合成PTT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50℃焙烧的Ti-Mg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550 mg/L(基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酯化温度235℃,酯化时间180 min,缩聚反应温度260℃,缩聚时间140 min,磷酸三苯酯用量为150 mg/L(基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时,合成的PTT产品的特性粘度达到0.913 8 dL/g,b值为2.38,端羧基含量为17.24 mmol/kg。分别采用XRD和SEM表征催化剂,发现催化剂表面呈现光滑且规整的六角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BST熔体为切力变稀型流体,黏流活化能较低,具有较好的成纤性能。同时,讨论了相对分子质量、剪切速率、温度对PBST熔体流动曲线、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等的影响,为生物可降解性PBST纤维的生产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i-Mg复合催化剂,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对合成PTT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50℃焙烧的Ti-Mg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550 mg/L(基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酯化温度235℃,酯化时间180 min,缩聚反应温度260℃,缩聚时间140 min,磷酸三苯酯用量为150 mg/L(基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时,合成的PTT产品的特性粘度达到0.913 8 dL/g,b值为2.38,端羧基含量为17.24 mmol/kg。分别采用XRD和SEM表征催化剂,发现催化剂表面呈现光滑且规整的六角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用热失重法对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共聚酯的热降解行为和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及Friedman 3种方法对比计算了PBST共聚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降解活化能,并对PBST共聚酯的热老化寿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共聚酯的热稳定性随BT含量增加而增强,不同组分的PBST共聚酯热降解均为1级反应,分解活化能E均随BT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的合成方法及原料生产方法,介绍了PTT的结构与物理机械性能、结晶性能、热性能和流变性能,认为发展PTT应优先发展环氧乙烷法生产1,3-丙二醇。  相似文献   

8.
张丽 《化学工业》2008,26(4):15-23
对该产业链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1,4-环已烷二甲醇(CHDM)、对苯二甲醇二甲酯和对苯二甲酸的生产技术、用途、市场供求关系进行了介绍与评论,并对我国PCT产业链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克权 《合成纤维》2001,30(6):12-16
综述了1,3-丙二醇和PTT的合成方法、技术路线,并回顾了1,3-丙二醇和PTT的产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乳酸/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LA/PBAT)共混物、PLA/PBAT/扩链剂(ADR)共混物和不同工艺条件时(不同螺杆转速、不同温度)的PLA/PBAT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并对其冲击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PLA/PBAT配比为85/15时共混物呈现出韧性断面,同时冲击强度也明显增加,说明PBAT的加入大大改善了PLA的脆性;扩链剂ADR的加入,进一步改善了共混物的韧性,在ADR用量为0.6%时,冲击强度提高了320%;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PLA/PBAT(85/15)共混物的韧性提高,在螺杆转速为80r/min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11.25kJ/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