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永清  汪志良  杨柯 《陶瓷学报》2012,33(2):153-156
以ZrOCl2·8H2O为主要原料,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了ZrO2纳米粉体。研究了醇-水溶液加热温度、醇的种类、醇水比、分散剂和煅烧温度等对纳米ZrO2粉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以乙醇为醇溶剂和醇水比为5:1,并加入4.0wt%PEG200作为分散剂,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5nm且分散良好的纳米ZrO2粉体。合成粉体在900℃煅烧后为纯的四方相ZrO2。  相似文献   

2.
以MnCl2为原料,聚乙烯醇(PVA)为稳定剂,利用PVA介导沉淀法制备Mn3O4纳米粒子(PVA/Mn3O4),进一步将冻干的PVA/Mn3O4复合物炭化制备了超小尺寸的Mn3O4-C催化剂。使用XRD、XPS、TEM、BET表征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发现PVA能够有效减小Mn3O4在制备过程中的聚集和长大。无PVA介导沉淀法制备的Mn3O4-P平均粒径为(38.8±9.3)nm。加入PVA后,制备过程中PVA分子链间的Mn3O4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3.2±0.8)nm,经过Ar保护炭化处理后,平均粒径为(4.5±1.2)nm的Mn3O4纳米粒子被均匀固定在碳基底上。制备的Mn3O4<...  相似文献   

3.
以四苯基硼化钠和尿素作为原料,通过热聚合法,利用热诱导前驱体发生缩聚反应,合成硼掺杂石墨相氮化碳(CNB)。然后,将ZrO2与CNB混合均匀,通过煅烧法制备了不同ZrO2含量的复合光催化剂ZrO2-CNB。以甲基橙作为降解目标化合物,探究了ZrO2-CNB的紫外光催化性能,并通过加入各种自由基清除剂,考察了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光催化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活性物种。研究表明:在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ZrO2-CNB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75%的ZrO2的ZrO2-CNB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紫外光催化性能;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当用紫外光照射反应体系80 min时,以其为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体系对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85%。ZrO2-CNB光催化反应机制表明,h+和·OH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体系中起到显著作用,特别是h+在光催化降解反应过程中起到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超声场对醇/水反应体系制备纳米CeO2粉体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辐射条件下,以Ce(NO3)3.6H2O和六亚甲基四胺(HMT)为原料,使用醇/水反应体系制备了纳米CeO2粉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平衡发射极晶体管(BET)对制备的纳米CeO2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超声功率以及醇/水反应体系对纳米CeO2粉体粒径和团聚情况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使用醇/水反应体系以及适当的超声辐射均有利于制备出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的纳米CeO2粉体,但过高的超声功率则易导致颗粒间的团聚;而且超声辐射能够显著加快反应速度。制备出的CeO2粉体的平均粒径小于10 nm,粒度分布窄,单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5.
以锆英石、硼酸和炭黑为原料,在流通氩气气氛中于1 500℃煅烧制备ZrB2-ZrO2-SiC复合粉体,研究了保温时间(分别为3、6和9 h)和添加剂AlF3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和2.5%)对合成产物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锆英石在流通氩气气氛中于1 500℃碳热还原可制备ZrB2-ZrO2-SiC复合粉体;ZrB2、ZrO2呈粒状,SiC呈纤维状。2)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ZrB2的量逐渐增多,m-ZrO2和SiC的量均逐渐减少,非氧化物ZrB2、SiC、ZrC的总量逐渐增多。3)与未添加AlF3的试样相比,添加0.5%(w)AlF3的试样中m-ZrO2量显著减少,ZrB2的量显著增多,SiC的量有所减少;但随着AlF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雾共沉淀法结合还原气氛处理制备了Tb2O3超细纳米粉体,探究了碳酸氢铵沉淀剂浓度对前驱体物相、粉体微观形貌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淀剂浓度会显著影响纳米粉体的微观形态、均匀性和烧结活性。沉淀剂浓度过低会导致沉淀物晶粒过度生长,造成粉体粒径增大和不均匀性;沉淀剂浓度过高会造成不良的软团聚。最佳沉淀剂浓度为1.5 mol/L,该条件下可获得平均粒径约为52.45 nm的超细Tb2O3均匀粉体,粒径分布范围为30~80 nm。粉体经1 400℃的保护气氛烧结和热等静压处理后制得的Tb2O3透明陶瓷在1 064 nm波长下Tb2O3透明陶瓷线性透过率为76.11%。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ZrO2载体,进一步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负载量的Ni/ZrO2催化剂。通过XRD、N2物理吸附、H2-TPR和H2-TPD等表征手段对Ni/ZrO2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活性金属Ni物种的状态,并计算了Ni粒子的大小。随着Ni负载量的增加,Ni/Zr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金属Ni的分散度逐渐减小,Ni粒子尺寸逐渐增大,低温H2脱附峰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当Ni负载量为10.2%(质量分数)时,Ni/ZrO2催化剂上ZrO2晶粒的平均尺寸和Ni粒子的尺寸大小均接近30nm。进一步考察了Ni/ZrO2催化剂在甲烷分步水蒸气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负载量在一定范围内的Ni/ZrO2催化剂对于甲烷分步水蒸气重整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Ni负载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甲烷的转化。当Ni负载量为10.2%时,载体ZrO2粒子和金属Ni粒子尺寸匹配,Ni/Zr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甲烷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及热分解法合成了不同负载量的Ni2P/ZrO2催化剂,通过XRD、TEM和氮气吸脱附等多种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并通过对苯酚的加氢处理来研究载体对Ni2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2P分散负载在ZrO2的表面,ZrO2载体降低了Ni2P的粒径,有效防止了Ni2P的聚集,显著提高了Ni2P对苯酚加氢脱氧的活性。在相同催化条件下,10%-Ni2P/ZrO2呈现出最佳催化活性。以10%-Ni2P/ZrO2为代表考察催化反应最优条件,在反应温度300℃、初始氢气压5MPa下反应2h,苯酚转化率达到90.8%,环己烷选择性达到91.7%。  相似文献   

9.
费兆阳  李磊  成超  楼家伟  汤吉海  陈献  崔咪芬  乔旭 《化工学报》2018,69(12):5081-508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ZrO2/CeO2·(xZr/Ce)和CeO2/ZrO2·(yCe/Zr)两组催化剂。并采用XRD、Raman、N2-Sorption、TEM和H2-TPR等手段对xZr/Ce和yCe/Zr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结合HCl催化氧化活性研究CeO2与ZrO2在反应体系中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eO2表面掺杂适量的Zr4+可以增加xZr/Ce表面氧空位浓度,提高其HCl氧化反应活性;但当CeO2表面掺杂过量的Zr4+,Zr元素会以ZrO2的形式存在于xZr/Ce表面,覆盖氧空位,降低了xZr/Ce的反应活性。对于yCe/Zr催化剂,ZrO2表面高分散的CeO2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但ZrO2表层负载的CeO2对催化活性的贡献具有阈值,当CeO2负载量超过10%后,额外增加的铈物种对催化活性已无显著促进作用;对比发现xZr/Ce的氧空位主要来自于铈锆固溶体,yCe/Zr的氧空位主要来自于高分散的CeO2,由铈锆固溶体产生的氧空位对活性提升更有利;与纯组分CeO2相比,xZr/Ce与yCe/Zr两组催化剂在苛刻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测试中均表现出高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八水合氧氯化锆为锆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蔗糖为碳源,采用液相先驱体转化结合溶胶凝胶法合成ZrC-SiC纳米复合粉体.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有机锆先驱体的官能团,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Si/Zr摩尔比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锆先驱体具有链状或网状结构;1450℃烧成并保温2 h,Si/Zr摩尔比0.28时复合粉体中仍存在未反应的m-ZrO2相,Si/Zr摩尔比增加至1.11、2.56、5.88、23.17时均合成了纯相ZrC-SiC纳米复合粉体;随着Si/Zr摩尔比的增加,复合粉体粒径变化不大;Si/Zr摩尔比为2.56时平均粒径仅90 nm,且元素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1.
低温水热合成四方相纳米二氧化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硝酸锆作原料,180℃下水热反应18h制得二氧化锆纳米粉体.用XRD、TEM等对所制备粉体作了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锆直接水热反应,在不同pH条件下,均得到单斜相和四方相混合的ZrO2粉体.当反应料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丙三醇时,控制一定pH,硝酸锆180℃水热反应可直接得到单纯四方相ZrO2粉体,粉体颗粒的粒径在10nm左右.丙三醇的加入还使粉体的粒径更加均匀.对比同样条件下未加入丙三醇的实验表明,丙三醇在实现低温水热合成四方相二氧化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含Y2O3和ZrO2的钠铝硅玻璃体系,研究了玻璃组分中Al2O3/Na2O摩尔比值(MAN)与SiO2/Al2O3摩尔比值(MSA)对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AN<1时,玻璃经热处理后表面析出钠霞石晶体;当MAN≥1时,玻璃热处理后析出钇锆酸盐纳米晶体,且此时微晶玻璃仍然具有不小于90%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对于固定MAN的玻璃,调整其MSA也能实现钇锆酸盐纳米晶的析出,且析出晶体尺寸随MSA增加而减小。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微晶玻璃样品中纳米晶体尺寸增大,维氏硬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13.
选用了7种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碳材料,分别为活性炭-1 (比表面积1779m2/g)、活性炭-2 (比表面积970m2/g)、多孔纳米炭-1 (平均孔径14nm)、多孔纳米炭-2 (平均孔径85nm)、多孔纳米炭-3 (平均孔径4.7nm,掺氮)、多孔纳米炭-4 (平均孔径4.1nm,不掺氮)和纳米碳纤维。在对比这7种不同的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脱硫性能的基础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脱硫温度、反应空速等因素对碳材料吸附脱除S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材料吸附脱除SO2的性能受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脱硫温度和反应空速的综合影响。不同的碳材料中,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对材料的脱硫性能影响很大,以微孔结构为主的碳材料SO2去除率较高,以介孔结构为主的碳材料脱硫容量较高;随着脱硫温度升高,碳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降低;随着反应空速降低,碳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升高。本研究中,多孔纳米炭NCP-10的吸附脱除SO2性能最好,能在室温下保持100%的...  相似文献   

14.
以纯度大于99.9%(质量分数)的高纯ZrO2和SiO2为原料,少量TiO2为添加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纯锆英石(ZrSiO4)粉料。研究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高纯锆英石合成效率的影响,发现粒度小于50 μm的原料粉末经1 500 ℃反应48 h后,ZrSiO4相的含量可以达到95.77%(质量分数)。将合成的高纯锆英石粉料球磨并冷等静压成型后,在1 550 ℃高温烧结成高纯致密锆英石砖。高纯致密锆英石中杂质Fe的含量仅为29 μg/g,Cu的含量小于1 μg/g,是普通商用致密锆英石的1/10;对磷酸盐玻璃静态光吸收损耗的影响仅为普通致密锆英石材料的1/3。将这种高纯致密锆英石材料用于激光玻璃窑炉,有助于降低玻璃对1 053 nm激光的损耗,提升激光玻璃的激光性能。  相似文献   

15.
Al2O3陶瓷膜在过滤染料废水过程中容易被染料大分子堵塞,导致Al2O3陶瓷膜水通量下降。以钛酸丁酯、异丙醇铝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H)4-AlOOH复合溶胶,经450 ℃烧成获得TiO2-Al2O3复合粉体。以SEM、纳米粒度/电位仪作为主要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Ti(OH)4和AlOOH摩尔比对复合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而探究TiO2-Al2O3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H)4和AlOOH摩尔比为0~0.4时,随着Ti(OH)4和AlOOH摩尔比的增大,胶粒的平均粒径从67.5 nm减小到34.0 nm,Ti(OH)4-AlOOH复合溶胶的电位从43 mV升高至53 mV。当Ti(OH)4和AlOOH摩尔比为0.4时,复合粉体对结晶紫的去除率高达79.3%,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到了0.018 min-1。TiO2-Al2O3复合粉体制备的陶瓷膜能有效降解表面沉积的大分子,解决了陶瓷膜堵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ZrOCl2.8H2O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利用常压水热工艺制备出纳米氧化锆粉体,系统研究了氧氯化锆浓度、pH、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晶型、粒度的影响,得出制备氧化锆纳米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氧化锆样品为纳米氧化锆粉体,且粒度较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7 nm。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不同铈含量的ZrO2催化剂,用于光热协同催化CO2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实验发现,光热催化的DMC产率明显高于热催化,且Ce0.25Zr0.75O2具有最高DMC产率3.084mmol/g,是纯ZrO2的1.9倍。XRD和TEM分析表明:Ce原子掺入ZrO2晶格形成铈锆固溶体同时增加其表面氧空位浓度,提高吸附CO2能力;固溶体的纳米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和介孔结构丰富,有利于CO2扩散。能带结构和光吸收光谱表明:铈锆固溶体光响应范围拓宽且有效利用率提高;氧空位辅助窄带隙特征可促使光生载流子有效分离,允许更多光生电子和空穴参与CO2及甲醇的活化,加之固溶体表面酸碱位点的协同作用,最终实现高效率高选择性合成DMC。最后,提出了铈锆固溶体光热催化CO2与甲醇合成DMC的反应机理,为光协同热催化合成DMC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凝聚态炸药的尺寸效应对炸药稳定性和感度的影响机制,采用DFTB和DFT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链长度含能材料N4、N8和N10的纳米颗粒、单分子和晶体的能量及电子特性。结果表明,粒径0.6nm的N4、N8和N10纳米颗粒的额外能为99.18、95.90和93.56kJ/mol,粒径3.0nm的N4、N8和N10纳米颗粒的额外能为40.39、34.20和29.20kJ/mol,表明其额外能随粒径或氮链长度增加而减小;粒径1.2nm的N4、N8和N10纳米颗粒的表面能为108.35、101.44和98.36mJ/m2,粒径1.4nm的N4、N8和N10纳米颗粒的表面能为115.08、102.22和93.48mJ/m2,表...  相似文献   

19.
何秋梅  鲁忠臣  曾美琴 《化工进展》2018,37(10):3958-3965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运用XRD、SEM等方法研究CeO2-ZrO2-Al2O3复合催化材料分别在不同球磨时间、不同成分含量、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球磨工艺路线下的组织结构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①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各组元晶粒细化效果越来越明显,球磨30h,CeO2晶粒约20nm,颗粒约200nm,但复合粉末一直未发生机械合金化。②经30h球磨的复合粉体,在100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高温下有少量的ZrO2溶入CeO2中形成固溶体,CeO2-ZrO2和Al2O3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稳定效应,而在1000℃以上相结构变化明显。③质量分数为18%的CeO2和6%的ZrO2的复合粉体颗粒比较细小,分布比较均匀,对γ-Al2O3的稳定化效果比较理想。④采用先将CeO2和ZrO2球磨30h,再添加Al2O3并继续球磨30h的高能球磨工艺,可制备出含大量CeO2-ZrO2固溶体的复合粉体,CeO2-ZrO2γ-Al2O3相互改性作用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20.
氟化盐可用于核燃料钍基熔盐堆冷却剂,以降低核燃料泄露造成生态灾害的危险,四氟化锆因其性能稳定,是该领域应用最多的氟化盐之一。本文以ZrO2与HF为原料,考察了二者投料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结果表明,m(ZrO2)∶m(HF)=1∶1.8,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5 min,可制备纯度最高的ZrF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