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境恶化和土地资源供需平衡两大现实问题为背景,针对当前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存在的误区,在分析GIA与约束性CA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的GIA-CA空间模型。该模型将生态保护的传统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控制的模式,以城市存量土地质的生态分级和量的有限供给作为空间增长模拟的宏观约束条件,从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达到控制城市蔓延和引导城市在适宜发展区域增长的目标。最后,杭州的实证研究证明,以GIA-CA模型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能够破解当前城市蔓延相关问题,从而保障了健康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泉州长期依赖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空间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挤压,生态空间逐年减少并破碎化且管控乏力。从国内外生态空间管控实践经验看,强调合理利用生态空间,通过提供生态产品,可以彰显生态价值、提升生态体验,进而促进生态共识,是解决生态空间管控矛盾冲突,实现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GIS空间技术,构建了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规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憩资源安全4种关键性单一生态过程的安全格局,并整合叠加形成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为城镇增长的阻力因子,并结合城镇中心吸引力、道路吸引力、邻域开发强度等动力因子,利用最小阻力模型对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进行模拟预测,进而划定了城镇增长的刚性边界与弹性边界。结果表明:首先,高、中、低三种安全水平下,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逐级下降,适宜的建设用地规模依次为108.69km~2、135.43km~2、153.72km~2;其次,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指明了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基本生态系统服务的底线安全格局,有效地限制了城市无序蔓延,并引导城市呈组团式紧凑发展。 相似文献
5.
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环节,建立多维多级空间管控体系是实现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修复和“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立足黄土高原地区,以旬邑三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结合的分区划定方法,提出了“流域—片区—单元”3个层级的管控单元,建立了基于“区划—网络—布点”3个维度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模式,对其生态区划、生态廊道以及村庄分类3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管控策略。研究可为旬邑三水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提高其生态空间管控的科学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7.
该文以武汉市蔡甸新农地区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新思路。蔡甸新农地区位于武汉市六大生态绿楔之一的后官湖生态绿楔的南部,规划针对这一属性特征,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入手,对基地生态要素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模式进行构建,并由此最终确立了蔡甸新农地区合理的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武汉市蔡甸新农地区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新思路。蔡甸新农地区位于武汉市六大生态绿楔之一的后官湖生态绿楔的南部,规划针对这一属性特征,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入手,对基地生态要素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模式进行构建,并由此最终确立了蔡甸新农地区合理的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优化被
视为降低城市CO2浓度的有效途径。为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格局和其对CO2浓度的影响关系,尝试构建了低碳目标
下耦合优先尺度与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的城市生态用地规划优
化综合研究框架,并以哈尔滨市为例,提取与计算了2000—
2020年城市生态用地与CO2浓度的多年空间分布数据。基于
多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与CO2浓度相关性变化,识别研究二者
影响关系的优先尺度为10km。在优先尺度下,通过划分城市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类型单元、筛选特征指数,明确高碳汇单元
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与阈值范围,并以此提出了城
市生态用地合理发展与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低碳
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提出东西方复合视角下的田园山水城市概念,其核心内涵包括:生态约束下的城市增长管理、田园山水景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杭州市为例,基于RS、GIS技术,运用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方法,分析杭州市田、园、山、水要素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水平良好,田园山水要素充沛且分布范围广泛;田园山水要素地域不均等性突出,表现在东西部和行政区域差异。最后,在分析政策现状及问题基础上,认为当前空间政策制定应当重视构建田园山水要素体系以实现杭州市“双屏夹带”,水网纵横,田城交融的理想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3.
吴亚男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21,(8):40-41
城市双修是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造成部分以山水为特色的城市面临生态环境破坏、山水格局不显、城市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而提出的.文章通过探讨城市修补突出生态建设引导,强调城市山水格局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探索山水格局的修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些城市的风貌在现代城镇化进程中正在逐渐失去地域文化特色的问题,分析了淮安市生态文旅区如何在保护自然文化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城市风貌管控,通过对淮安市生态文旅区城市风貌管控体系的研究,明确了建立生态新城的城市特色风貌管控体系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探讨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山水城市自然边界空间是最有潜力通过设计引导来塑造成为体现城市山水格局特色的空间载体与精华地区,有待引起足够的关注。如今正值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视角下的变革创新阶段,更加注重包括城市山水格局在内的魅力空间体系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梳理新时期城市山水格局中自然边界空间的设计要点,包括全域全要素的综合价值挖掘,兼顾安全、功能与景观的设计策略以及格局到立体的管控要素传导。以深汕合作区系列项目为实证,分类、分要素地梳理并提出对山边、海边、河边、田边的具体设计策略及管控措施,包括划定控制线、模式单元以及特色策略开发区等,并从城市设计反馈到上层次规划、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希望对接指导实施建设,也为其他山水城市的规划设计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背景下应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矛盾的重要规划途径。相比于生态保护红线的静态性,生态安全格局更具动态性,更注重维护生态空间的整体结构和复杂系统。因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功能。本研究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不同敏感性等级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包含一级生态刚性边界、二级生态刚性边界和生态弹性边界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措施,从而为南京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功能的维护,以及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研究对于我国控制城市蔓延及其导致的各种城市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划定UGB,能更加合理准确的预测城市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更好的控制城市蔓延。 相似文献
18.
19.
20.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途径,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时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厘清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特点,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格局优化、干扰分析、预案研究等空间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