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岩 《安徽建筑》2007,14(3):19-20
美与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文章分析了建筑艺术“美”与“丑”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关系,提出科学、客观的认识建筑艺术“美”和“丑”的相对性,使美与丑都为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及塑造优美的建筑服务。  相似文献   

2.
建筑艺术“美”、“丑”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筑美与丑的基本现象、相互转化以及“丑”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建筑美学中这一独特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竞赛     
《建筑与文化》2016,(6):15-15
本次竞赛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继“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之后与万达集团主办,并联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等单位,在城市文化发展的商业文化领域的一次国际性竞赛。  相似文献   

4.
萧默 《新建筑》2007,(3):59-62
从“建筑艺术”的文化性和中外文化的不同,论述了中国建筑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土壤之上,慎言与西方的“接轨”;从建筑的双重性和建筑艺术的层级性、公众性,论述了“建筑艺术”只是指称建筑中的“艺术性”,“建筑”作为整体,不可能是纯艺术,仍应以满足包括功能在内的物质性为其首要的追求,慎言“艺术”。  相似文献   

5.
建筑作为特定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审视自身、审视时代、审视自然的载体。通过建筑,建筑师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原风景”对自己作品的影响,提出“使人愉悦的场所”是设计工作必须经常返回的原点;美术家看到各个时代的“具体化的时代相”,希望“当代的建筑是真正为多数人的建筑”;哲学家看到自然、风土与艺术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启示建筑师创造“有生命力的‘方盒子’”。  相似文献   

6.
寻找现代文化建筑与中国传统艺术文脉的契合正是宁波市鄞州区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构思的切入点。设计通过形似“弦琴”来延续中国传统的艺术之脉,通过形体的通透玲珑来展现当代文化艺术的时代朝气,通过合理、紧凑、巧妙的空间组合来达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建筑师力图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神韵。  相似文献   

7.
王蕾  黄婷媛  张志祥 《城市建筑》2022,(16):122-124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具有“孤岛型”特征的兴蒙蒙古族乡的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兴蒙蒙古族的历史渊源,研究兴蒙蒙古族传统建筑的保护策略。通过分析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与装饰艺术,得出以“模仿与借取”为当地传统建筑保护的主要思路,以“文化+教育”“文化+商业”“文化+艺术”作为传统建筑保护的策略,以此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此次交流活动的主题是“建筑的城市文化表现与创新”。目的是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高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总结现有建筑成果,探索城市建设领域的文化品位,树立重视文化延续的规划理念,推崇展现艺术创意的建筑表现,塑造体现生态环境的景观空间,倡导运用节能、环保、先进的建筑技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倡议书     
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 中国成都 2000年8月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聚 集在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参加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 讨论会,深入而广泛地探讨“建筑与文化”问题,达成共识并倡议如 下。 一、建筑与文化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已不止于建筑学的单 一专业领域,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永恒课题。因此,对于建筑与文化的 研究,应当更多地受到人文科学、技术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并 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向前推进。 二、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建筑物质财…  相似文献   

10.
倡议书     
《建筑》2000,(12)
20 0 0年 8月 2 2日至 2 5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 ,参加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 ,深入而广泛地探讨“建筑与文化”问题 ,达成共识并倡议如下。1 .建筑与文化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已不止于建筑学的单一专业领域 ,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永恒课题。因此 ,对于建筑与文化的研究 ,应当更多地受到人文科学、技术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向前推进。2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新艺术”运动引领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是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现代建筑则是对于失去批判和反思能力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反击,并试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找到现代建筑新的发展方向。虽然二者产生的时间、背景、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精神的突破和思想的革新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现代建筑的这两次飞跃推动了建筑设计不断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艺术”运动与后现代建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特征对于当代建筑设计都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诺 《华中建筑》1997,15(3):24-25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曹诺1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在一般人看来,“建筑”与“艺术”一个是工程学科,一个是艺术学科,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建筑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专业特点,又产生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建筑文化”等等这些学科交叉融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期主题为“时代建筑20年”和“国际化与本土化: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本期杂志的出版适逢《时代建筑》创刊20周年志庆之际。在“时代建筑20年”专栏里,我们首先把《时代建筑》置于近代以来中国建筑杂志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背景中,从而引出了对中国建筑杂志整体上的学术性研究和理性分析。蒋妙菲的“建筑杂志在中国”一文即提供了这样的视角。两任主编罗小  相似文献   

14.
包豪斯思想对于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包豪斯注重时代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精神内涵,深刻影响了同济建筑教育思想的生根和发展。随着老一代建筑教育家的不断耕耘,注重空间设计、融合在地文化与新技术工艺的思路,启发了同济建筑建构教育体系的延伸与发展。十余年来,随着数字化设计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促进了同济包豪斯思想与数字技术文化的融合,并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色。文章通过系统介绍近年来开展的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模块建设、书籍编撰出版、期刊论文发表,建设“数字未来”全球线上、线下一体学习平台,以及建筑实践探索等持续性的、系列化、立体化的行动,完整论述了同济大学对建筑包豪斯思想的传承、探索与发展,指出了在继承同济学派注重空间建构特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同济建筑教育思想与实验探索正在与时俱进、持续关注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下,设计科学与文化艺术融合的时代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世界建筑》2004,(5):18-21
世界建筑师对话中国(二);盖里设计安大略美术馆扩建工程;“中国建筑艺术与文化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未来电影院;时代沃纳中心开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1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艺术的哲学在过去100年时间里,中国建筑发展从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到叙事宏大的“十大建筑”,再到丰富多元的现代建筑,反映的是国人从仰望西方,到文化自觉,再到时代自信的气息。所以说,建筑是社会时代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风向、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手段与目的关系的思考古已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对自身生活的关注,这种思考变得更为突出,并跃居文化的前台。文章通过对当前建筑活动中手段与目的关系异化现象的剖析,来揭示存在于当今建筑创作中的非正常意识,从而唤醒当代建筑活动中的“人本”意识,为时代创作出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人文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18.
彭晋媛 《福建建筑》2002,(B10):12-13
中华传统文化“礼乐复合”,艺术形式与伦理规范共鸣,追求艺术的韵律与社会的秩序对照呼应。因而,传统建筑通过空间领域的划分来规导人际行为,建筑空间与行为习俗共识,形成“内外有别”的空间格局,传统建筑通过具有标示功能的符号体系来表达人际关系,建筑形式与伦理秩序共语,形成“家国同构”的建筑关联。  相似文献   

19.
安毅 《城乡建设》2016,(4):46-47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态的体现,具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意识、经济形态、民族心理等.我国建筑现代设计受到西方建筑设计很大影响,建筑专家经过反思和讨论总结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要对舶来的西方文化进行全面的解读,不能对西方的建筑设计进行盲目的抄袭,在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本土建筑文化的发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明确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在这种研究讨论下,重新推出发展“新中式”建筑艺术成为建筑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文章在阐述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内涵和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以天人长安塔为例对建筑设计领域的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现象和艺术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Studio Zhu Pei朱锫建筑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由朱锫于2005年在北京成立。事务所的研究和实验性作品致力于当代建筑、艺术和文化领域,秉承艺术、实验的创作态度,不断探索将作品深深扎根于特定自然和文化的根源与革命性创新思维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朱锫的实验性教学和实践,事务所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哲学—“自然建筑”。一方面是一种建造文化的诗学,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这两个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回应。代表作品包括: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寿县文化艺术中心、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