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拉尼是才华横溢的建筑师,所代表的理性主义在当时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二战后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通过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进行相对客观的认识从而对他有所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将展开对特拉尼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建筑创作与理性主义总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潮流中,对建筑的规划布局、形体空间、结构选型、构造材料的理性分析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对形体生成、功能空间、结构形式等几个方面的理性主义设计思路的分析,并从理性主义设计的绿色生态目标的角度,对湖州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体育场的建筑方案设计进行解析,总结出理性主义建筑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盼 《建筑与文化》2020,(4):168-169
建筑类型学出现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是一门用于建筑物、建造环境物理结构形式或其他特征分析和分类的对比研究学科。文章通过对两位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理论先驱穆拉托利和阿尔多·罗西的建筑学类型学理论思想和建筑方案分析,进而对意大利学派建筑类型学研究的成因和发展过程进行简要的介绍。对于西方建筑类型和类型学的讨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建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建筑空间的基本形式,同样可以增强我们发现不同文化、地域特征影响下的建筑物和建造环境之间具有类型学共性所呈现的潜在联系性的能力,能够给予当今建筑师一个分析、认识和设计所建环境的全新角度。  相似文献   

4.
乔军  陈静 《安徽建筑》2012,19(1):59-61
通过对朱塞佩.特拉尼的法西斯大厦的平面、立面、剖面以及空间形态、结构体系的分析与理解,总结出法西斯大厦所反映出来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揭示出法西斯大厦双层皮肤下所具有的透明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归纳论述了建筑类型学理论发展的历程,指出从广义的范围来讲,只要在设计中涉及“原型”概念或者说可分析出其“原型”特征的,都应属于建筑类型学研究的范围。由于选择“原型”的来源角度不同,概括起来,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的建筑类型学,与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的建筑类型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通过对两位著名建筑师——朱赛普·特拉尼和阿尔多·罗西的作品分析,寻找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新理性主义建筑风格之间的过渡和联系,探讨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中西合璧建筑为研究对象,对该类建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从西方文化辐射的程度、设计与建造意识、官方意志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其建筑式样的原因,指出中西合璧建筑兼具中西建筑特色,是中西两种建筑形态特征的形式复合体。  相似文献   

8.
蒋佳瑶 《建筑学报》2022,(11):104-111
分析二战以后意大利所面临的严峻社会现状及机遇,选择威尼斯、博洛尼亚和乌尔比诺3个示范性案例,深入解析穆拉托里的城市形态类型学理论、切尔维拉提的整体性保护方案以及德卡洛在历史城镇景观中的现代建筑设计。总结意大利战后城市遗产保护经验对当今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在包豪斯时期,德国的现代家具就已经和它的现代建筑一样闻名于世了。密斯、格罗庇乌斯、布劳耶等现代主义大师,在设计建筑和室内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去设计家具。他们当时设计的一些现代主义家具,在今天仍然是经典。模块化、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材料和部件的设计、通用化的接口设计、对结构和构造细部的高度关注,这些基于工业化时代的设计指导思想在德国设计中传承,不仅体现在家具设计中,也体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当信息化时代到来后,德国家具设计也开始关注并积极适应着信息时代的要求:灵活、可变、结合多媒体设备。  相似文献   

10.
自1920年以来,我国建筑师学习西方现代建筑的历程,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形式主流到技术主流的过程。从那时起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0多年中,建筑师基本上是以风格为准则来选择和运用建筑技术,技术的运用是服务于建筑是否美观,而技术本身没有被作为研究和探索的对象。这一现象被北京大学张永和教授称为"美术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建筑师开始逐渐关注技术本身的问题,并引入了一些西方重要的技术理念,如技术逻辑主义、真实性、建造还原主义等。这一阶段可称之为建筑技术理性主义的引入阶段,  相似文献   

11.
12.
简要回顾了2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并对现代艺术与建筑运动对其景观演进的影响做了简要的探讨与分析,指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性景观和园林。  相似文献   

13.
魏丽丽 《建筑师》2005,(5):61-66
一直以来学界对于赖特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地位存在两种不同认识。主流观点认同赖特属于现代建筑派。由于赖特一生建筑创作数量巨大、风格多变,职业生涯漫长,建筑理论独树一帜,的确很难与之以确切定位。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赖特的诸多文献资料,在背景、建筑创作手法、城市规划及思想理论等几方面比较了赖特与欧洲现代建筑先驱的区别,对赖特与现代建筑运动的关系提出了与主流观点不同的见解即赖特不属于现代建筑派。此观点意不在于将赖特逐出现代建筑运动,而是着意指出赖特成功的深层原因,希望给现代的建筑创作和建筑师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亚非  程路遥 《四川建筑》2003,23(Z1):81-84
极少主义是国外重要的设计流派之一,其主题是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性的反映事物的本质.从极少主义的产生,极少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体系,极少主义建筑的创作原则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对极少主义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海波 《四川建筑》2006,26(5):22-24
抓住现代理性规划发展的时间线索,将其理论发展变化划分为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极至时期和反思及修正时期四个阶段,理清了现代理性规划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阐述了现代理性规划发展和演变规律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特有的城市脉络和精神特征下,通过适宜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尺度,表达建筑内在的场所精神和文脉传承,用建筑记录和表达城市,并且承载更多城市脉络展示与传承的责任。结合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运动中心的设计分析,从“对话城市、栖居山水、消隐融合、灵活转译”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筑与城市的平衡之道,对如何将建筑真正融入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韩逸冰  赵吉夫 《华中建筑》2020,38(3):113-117
为了研究意大利古旧建筑博物馆保护、修复及更新改造手段,选择都灵历史中心区的瓦伦蒂诺城堡、安托内利尖塔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修建都灵理工大学建筑校区、国家电影博物馆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及设计思想,解析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历史阶段的古旧建筑在其传承、修复以及现代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的修缮手段,包括外立面到内部结构的修复手法、传统与现代的衔接方式、空间调整的规划处理等。研究表明:传统是建筑升华的基础,延续并发展是建筑升华的方向;意大利古旧历史建筑修复及更新的实质并不在于立面上风格与符号语言的单纯相似,而在于其内部与时俱进的现代性以及对原有建筑品性的尊重性。  相似文献   

18.
19.
在现代建筑运动史上,特拉尼(GiUSePPe Terragni)的作品总是让人们困惑不解。在他的作品中,古典建筑传统和高度抽象的形式语言共存一体。这种状态让我们对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的认识产生混乱。此外,特拉尼作品与当时政治气候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又让那些在政治与建筑之间进行简单连线的观点陷入困境。在1930年代,一方面,特拉尼同时期的理性主义同伴们批判他以牺牲规则性为代价而创新,另一方面,现代建筑运动的批评家们又对其作品中明显的古典建筑情怀感到困惑。在特拉尼的作品引起国际范围关注的初期,对其作品的分析常常受到现代主义建筑教条的约束,而其作品与古典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有时在他的作品中甚至明显能看到模仿的痕迹),又常常完全被忽略。  相似文献   

20.
张映乐 《新建筑》2022,(1):32-37
意大利建筑师弗朗切斯科·韦内齐亚于1981—1987年间设计建造的吉贝利纳新城博物馆展示了在新建城市与本土语境关系断裂的背景下对于建筑连续性意义的探索.文章从形式、意义和运动三个方面分析新城博物馆所包含连续性的多重内容、空间诠释和表述逻辑.在此基础上说明对于本土性特殊意义和超越本土性普遍意义的共同探索是建筑在时空流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