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儿童室内活动空间的多元化设计尚处于探索阶段,针对儿童多元发展需求的设计较少.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下,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蒙空间的设计为例,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活动空间的应用,提出空间设计3方面的导向:以儿童为中心的主动行为,以儿童游戏活动体验项目为中心的引导行为,以儿童感官为因素的探索行为,促进儿童...  相似文献   

2.
袁丹丹  何晓川 《四川建筑》2013,(5):41-42,47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设计思想的发展,街道空间的生态性设计愈加得到重视.论文通过对川西平原地域生态环境的研究,从街道与气候、街道与水、街道与绿化种植三方面进行了生态环境层面的街道空间设计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校园外部空间是中小学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舒适的外部空间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以微气候舒适度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郑州航空港国际育人学校的规划布局、建筑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细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有利于提高校园外部空间舒适度的措施及应用方法,营造舒适宜人的校园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4.
5.
以范·德·拉恩的比例理论为例,对建筑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建筑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从自然规律中提取若干可以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或者"法则";为了获得这些法则,人们通常采用的是隐喻和分类,类比和还原等基本策略;在最指实的地方,往往可以得到一种禅宗所说的"顿悟",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真正的建筑理论都不是以神秘主义为直接目标的.  相似文献   

6.
张若诗 《新建筑》2022,(5):106-111
从20世纪60年代由个人计算机开启的第一次数字革命、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被3D打印技术与大数据推动的第二次数字革命,“数字化生存”(digital being)已成为深入时代骨髓的特征,虚实共生的建筑设计研究也成为个中常态。而目前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多聚焦于技术及其衍生的设计逻辑,鲜有对数字化建筑的理论溯源,更缺少对数字技术与建成环境貌合神离问题的本源再探。文章以人与建成环境的情感关联为线索,选取在数字建筑发生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先驱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理查德·伍尔曼、塞德里克·普莱斯,分别从源自感知的生命描述者、源自认知的信息组织者、源自行为的交互引发者三方面梳理他们对数字化建筑的理论实践探索,并将其置于数字建筑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中,再思数字化生存中建筑与建筑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营销成了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如何使农产品顺利销售出去,为农民实现收入增加是实现农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目前农产品营销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从4P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黔西南州农产品营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营销策略创新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计算时代下,传统的产业空间无法承载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需求。如何解决空间对效能的束缚,助力产业迭代,实现城市创新资源的活化利用成为焦点问题。以阐述创新型产业及其空间的特征为基础,据此建构“ECS”模型,分析后提出基于适应性理论的创新型空间设计策略,以长沙市“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为例,解析创新型产业空间的内在属性、功能结构、运行机制。最后,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层面,为以长沙为代表的创新型城市转型升级下空间设计的适应性策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在聚集与扩散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国际门户型航空枢纽触发形成了城市新型空间形态——空港都市区,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要素。本文以广州白云机场空港都市区为研究对象,以通过空间优化使整个区域保持合理、高效的发展状态为目标,借用扎根理论以及Nvivo质性分析软件,通过对相关企业与专家访谈内容的编码和分析得出空港都市区空间发展趋势模型,并通过矩阵分析建构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出了老旧街区的概念。面对老旧街区改造这一新类型,文章以青岛锦园街区为例,基于共生理论探索了以物质共生为基础、以产生共生为途径、以人群共生为目标的更新模式。老旧街区的提出和更新模式的探索,对于打造区域形象、提升片区活力、改善小区居住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居住小区联动式更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瑾  耿谦  王艳 《规划师》2012,28(4):58-64
长期以来,我国高新区实行以工业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空间问题,高新区已无法承载区域格局变动和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要求。同时,随着区域格局的变动,在新的发展形势、产业需求和政策引导下,城市发展和产业更新对高新区的要求和定位不断提升。基于此,在总结我国高新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探讨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的内涵、特点及规划要求,具体解析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高新区的政策机制、法律机制等动力机制,并对济南高新区东区的规划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霞  赵雪  廖子翔 《工业建筑》2023,(12):45-53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工业遗存正经历着多元化改造,这一转变标志着城市更新由增量向存量转变。本研究以可供性理论为基础,从物质空间可供性、功能特征可供性、场所氛围可供性和社交活动可供性4个维度,构建工业遗存社区化更新的可供性理论模型;同时,对武汉市现有工业遗存的周边环境进行兴趣点(POI)分析,总结社区化更新的不同模式工业遗存影响半径内的功能特征与活力度;通过案例研究与实地调研,对武汉市工业遗存社区化改造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在物质空间、功能特征、场所氛围以及社交活动方面的可供性表征,分析工业遗存在社区化更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从4个维度提出工业遗存社区化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费文君  王梦  杨霞 《华中建筑》2020,38(1):38-41
酒店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其外部空间作为连接酒店内外的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当受到重视。该文以酒店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酒店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基于完整性视角下从布局形态、功能秩序、空间秩序、空间围合这四个角度划分、安排空间,并且以D/H值(D:建筑间距,H: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作为空间尺度的定值依据。最后将此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句容市锦隆花园酒店中,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以期营造积极的酒店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学校适应,是学龄期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以往的学校建筑,特别是小学建筑,由于种种原因,设计者往往忽略儿童的心理需求,造成使用后问题较多,不利于儿童适应环境,影响儿童心理的塑造。文章以青岛大枣园小学为例探究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校园空间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南屿三岐小学为例,探讨了基于场地所处的环境以及场地自身条件下如何处理学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及校园内部空间的营造。提出平台+乐园的设计概念,并进一步对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竖向设计、平面布局、造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小学建筑在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老工业住区兴起于建国初期的“一五”“二五”时期,随着城市功能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与更新的大规模推进,老工业住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配套产物,呈现出设施环境破旧、历史风貌受损、老年人成为主要居住群体等问题。本文基于住区再生理论,以工业历史风貌保护和住区活力再生为目标,以洛阳涧西老工业住区二号街坊改造为例,探求老工业住区再生的更新策略,从而做到真正的保留工业文化记忆,提高退休职工养老居住环境,同时为老工业住区的活力再生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林蔚然 《新建筑》2016,(4):105-109
在理论层面,介绍了场所的理论渊源,简单概括挪威理论学家诺伯舒兹提出的建筑现象学理论,阐明了场所精神是对场所本质的表达,方向感与认同感是其最为基本的两个内涵。在实践层面,充分探讨中学校园的场所精神,总结出三种典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三江口高级中学设计实践,探索如何藉由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多层次的空间模式及多方向的行走路径等设计策略营造出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  相似文献   

20.
周雨婷  马琪 《城市住宅》2021,28(4):175-177
预设性养老自2017年提出,目前其相关理论和实例研究还较少.以昆明恒大金碧天下小区联排别墅空间设计为切入点,探讨用户在适老阶段居住空间的相关需求,结合现代养老理念、空间环境和产品设计等相关内容,提出预设性养老住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