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芬  孙薇  蒋丹 《建筑与文化》2016,(11):209-211
近年来,哈仙岛乡村建设不断加快,随着经济转型,渔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但在这个过程中,渔民住居在功能适应、文化传承、节能节地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住居品质与效能低下、文化遗失且形态粗陋、高能耗及土地浪费等问题。文章以海岛渔村住居模式为切入点,基于田野考察成果,围绕渔民的生活、生产模式及其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提炼海岛乡村住居模式及其营建技术类型,推演出适应性的海岛渔村住居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
娄彩荣 《山西建筑》2010,36(30):7-9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从住宅类型、居住面积和居住环境三个方面对苏北地区农村的住居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北农村现有的住居特点是以院落式瓦房或平房为主要住宅类型,对于未来的需求是希望能居住在院落式2层~3层的独立楼房,但是更多的需求则是对住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乡村规划的"无根"现象,通过分析现状乡村住居单元组合模式及其与传统之间的差异,建议从院落空间的引入、外部空间设计的活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适度松绑三方面来构建新型乡村住居单元组合模式,提出了"回归乡村、回归院落"的乡村住居空间设计策略,以此来尝试建构顺应乡村特色的乡村住居空间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草原地区实地调研,运用住居学的方法分析该地区传统住居形成的原因,研究生产与住居、地域环境与住居的关系,生活与居住空间的内部秩序,住居形式的变化等问题,探索传统住居观在现代牧民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言分区是地域文化及自然环境纵横向时空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住居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其形态与方言分区密切关联.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地域,打破行政区划,结合文化地理和方言分区探讨乡村住居形态.基于建筑类型学,从平面、立面、材料、装饰4个层面识别、提取住居形态类型;通过叠合、类比、图解分析,发掘住居基型和形态演变关联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住居特征是关于某区域住宅实体和居住状况的综合表达.文章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方式,初步梳理了上海乡村建设用地、人口密度、村级组织设施和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等指标的发展脉络,从家庭规模、建成年代、结构类型、住宅层数、住宅来源、住宅类型及厨卫设施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尝试呈现上海乡村住居特征,研究有助于揭示大都市乡村人居发...  相似文献   

7.
对平民自建住居现象和当前濒危形势进行概述,以吉林乾安平民自建住居为案例,展示调研成果及亲身居住生活体验,分析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平民自建住居的多重气质,归纳平民自建住居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尝试总结出平民自建住居文化对提升当前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品质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代南京的规划和住居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华中建筑》2003,21(2):92-95
以《首都计画》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民国时期南京的城市规划和住居形态特征,为中国近代住居学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徐淑宁  王竹 《华中建筑》2004,22(1):26-28
当前的住居设计面临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建筑的节能、保温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等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受生物膜的启发,试图引用生物膜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住居界面的问题,探索一种“绿色住居界面”的理念与设计方法,力求以最高的生态利用效率和最低的环境负荷来实现健康舒适的住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张宏 《华中建筑》2000,18(4):116-120
该文简述了中国古代娼妓业的发展,及其对城市住居空间布局和形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促进住居城市学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6):19-25
作为对汉族住居文化有形塑功能的一种理念,风水理论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博大庞杂的内容体系,并且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住居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侗族为例,借助广义风水论的观点,从聚落和民居两个层面,深刻阐释了风水五行哲学和阴阳八卦学说在侗族住居文化中的表征方式和传递媒介。研究发现,汉族的风水理念对侗族住居文化确实影响巨大,并且经历长期采借与融合之后,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侗族住居文化,成为侗族聚落与民居营造的指导原则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住居学相关论著的研读,对其研究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先哲们的研究成果和有价值的观点,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先驱性研究的视角进行了整理,提炼和探讨了其研究手法和路径,并通过论文检索对近两年住居学研究方向和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乡村住居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要求,当地居民和集体开始自行对建筑进行改造,导致传统民居文化与风貌被破坏。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素图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建筑结构与材料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得出轻型木结构对建筑进行结构改造的策略,并结合当地建筑文化,对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改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受文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住居空间秩序被日本建筑史学家大河直躬称为住居"文化框架",这种空间秩序是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集合,是影响住居形态重要的内在法则。本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传统蒙古包住居功能中蕴含的文化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住居保护功能、住居生活功能、住居文化功能的现代转译,在延续传统蒙古族住居文化的同时满足定居后牧民对住居功能日趋多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住居学的角度,将住居的组成要素对甘南传统藏族住居空间形态的影响及其当代变异导致的住居空间形态演 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运用住居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住居形式从住居生活功能到住居文化功能的发 展中,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证甘南藏族住居空间形态演变的物质基础和规律。为更进一步探索甘南藏族 民居的发展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刘芳超 《建筑节能》2015,(3):65-68,72
为降低住居能耗,改善居住条件,以吉林乾安为例,结合东北地区小城镇居民生活的实际情况,依次从整体设计、外围护结构、自然产耗循环和天然绿化、太阳能的利用及相关热能节约等层面,多角度探索了自建住居的节能策略,以提高住居环境的舒适度,通过探索居民文化中关于节能策略的智慧,为建设节能减排的新型城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广义居住与狭义居住--居住的原点及其相关概念与住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住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阐释了居住的原点、广义居住和狭义居住的概念 ,初步建立了住居城市学的研究框架 ,对促进适合中国国情的住居学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住区环境在当今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话题,从住区中的“人、文”两个方面出发,初探建造和谐人本化的住区,以此来寻找逝去的住居。  相似文献   

19.
保障性住居建筑既是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又存在居多规划设计的盲区,往往忽视了住居空间及其环境的品质。本文以长沙某安置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做实证,从规划布局、社区邻里、户外场所等方面论述保障性住居社区营造舒适优雅住居空间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中,住居的发展面临空间局限的矛盾,导致城市密度加大与传统村落撤退。向垂直集群化转变的住居既可还原“家”的记忆,又适应土地紧缩的内在需求。文章通过对未来生活图景的想象,结合SI体系,提出工业化建造背景下的垂直聚落未来住居设计概念,探究住居向垂直集群化转变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